首頁>育兒>

一個孩子生下來,需要Sunny、空氣、食物、水——更需要媽媽的愛和關懷,而過多的愛往往會變成溺愛,給孩子造成傷害。正如花兒的生長離不開水的滋養,而如果水分過多,花兒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嚴重的話花兒甚至會被淹死。所以,愛是一種養料,太少不行,太多也不行,恰到好處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時候,媽媽需要藏起一半愛。

藏起一半愛,要求媽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體驗。適度放手讓孩子去行動,他就能發揮自己的能量和創造力,這才是真正的愛。

作家畢淑敏曾經做過許多年醫生,但是為了愛孩子,有一次,在兒子感冒發燒的時候,她狠了狠心,讓兒子自己去醫院看病。她在《教你生病》一文中,記述了當時的經過:

“你都這麼大了,你得學會生病。”我說。

”生病還得學嗎?我這不是已經病了嗎?”他大吃一驚。 “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學會生病以後怎麼辦。”我說。“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後怎麼辦,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電話找你。”“假如……你最終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也許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自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生病。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爸爸呢?”“那我就忍著。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兒子說。“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1分鐘是1分鐘。得了病以後,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媽媽,你的意思是讓我今天獨自到醫院去看病?”雖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聰明。“正是。”我咬咬牙,生怕自己會改變注意。“那好吧……”他扶著腦門說,不知是虛弱還是在思考。

“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後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買一個本……”我說。“什麼本?”他不解。“就是病歷本。然後到內科,先到分號臺,護士讓你到幾號診室你就到幾號,坐在門口等。查體溫的時候不要把人家的體溫表打碎。叫你化驗你就到化驗室去,先劃價,後交費。等化驗結果的時候要豎起耳朵,不要叫到你的名字沒聽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著。“媽媽,你不要說了。”兒子沙啞著嗓子說。

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我內心裡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我後悔、責怪自己,忍耐著時間慢悠悠地向前滑動。

終於,走廊上響起了熟悉的腳步聲,只是較平日有些拖沓。我立刻開了門,倚在門上。“我已經學會了看病。打了退燒針,現在我已經好多了。真是件麻煩的事。不過,也沒有什麼。”兒子驕傲地宣佈,又補充說:“你讓我記的那張紙,有的地方順序不對。”看著他,勇氣又漸漸回到心裡。我知道自己將要不斷磨鍊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鍊自己。

愛分很多種,孩子們需要的無疑是心靈的共鳴和滿足。文中的兒子並不會因為媽媽的“殘忍”而認為媽媽不愛自己,相反,這種為了鍛鍊孩子而採取的特殊方法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孩子自然能理解媽媽的一番苦心,並能在媽媽偉大的愛中更健康地成長。

對於媽媽來說,藏起一半愛比給孩子儘量多的愛睏難很多。其實媽媽給孩子愛,也是滿足自我需求的一種方式,當媽媽能夠愛孩子的時候,她是幸福的,而要她藏起一半愛,即是讓她剋制自我需求的滿足,她是不願意的,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稱職的媽媽都會選擇有所收斂,因為孩子需要媽媽給他空間來磨鍊自己的生存能力,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

所以,為了孩子自立,媽媽請藏起一半愛。但是,藏起一半愛並不是減少一半愛,而是將愛融化在對孩子的培養中,融化在孩子一點點更自立更自覺更堅強的過程中。

1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被欺負之後,家長的一句“廢物”,葬送的可能是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