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公車上有一對奇怪的父母:

一個看起來不到三歲的孩子一直用手指著窗外“啊啊”個不停,寶媽看著孩子面帶微笑,眉頭卻輕輕地皺著,而一旁的寶爸卻緊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說:

“連個‘爸爸’都不會叫,真是白養這麼大了!”

聽到這話,寶媽的臉上的愁容更多了幾分。

我聽了一會才明白,原來這個孩子已經兩歲半了,但是一直不怎麼會說話,家人擔心孩子生理有缺陷,然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也沒什麼問題。

聲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孩子就是不肯開口說話,這無疑讓年輕的父母更加憂心了。

旁邊有一位阿姨在了解情況後,一直在安慰寶媽說:

“沒關係,有的小孩天生說話就晚,你和孩子的爸爸在平常多和他說說話,別讓孩子總盯著手機看,不要著急,慢慢就好了。”

01.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除了孩子最基本的健康問題,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說話問題了。

很多孩子從一歲左右就可以萌發出單個音節,繼而慢慢的說出一句完整地話,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的都能在恰當的時間段裡開口說話的,孩子說話的早晚除了取決於孩子語言功能的發育情況,更多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導。

多和孩子說話,給孩子的營造一個說話的氛圍。

把日常的生活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重點講述出來,而並不是每天沒頭沒尾的講“流水賬”。

那麼,如何做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重點的形式描述出來呢?

很簡單,就是通過說話的方式,讓孩子把你口中的語句與眼前的物體對應起來。

例如在我們剛剛學英語時,英語老師經常會先拿著物體的圖片,講一遍物體的英語名稱,然後介紹一下物體的形狀和顏色和用途。

在這種思想遷移下,讓我們能夠迅速建立起一個有關物體與名稱之間的聯絡,從而記住這個英語單詞。

同理,這樣的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對寶寶的語言啟蒙上。

比如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就可以指著碗對孩子說:

“寶寶,這個是碗,吃飯盛飯菜的碗”,這樣,在實物與聲音的結合下,孩子對一個物體有了全新的認識。

反之,如果你只是說“咱們平常都用碗吃飯”,那面對桌子上不同種類的餐具,孩子只會覺得更加疑惑,從而不願意開口。

02.

美國學者在對於生活在中高層次和較低層次的家庭的觀察研究中發現,孩子的智力發育與他每天接收的對話數量有著密切的關係。

原因是語言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突觸與神經細胞的聯結,進一步促進大腦的思考。

也就是說,父母自己先變成“話癆”,多和孩子說話,那麼孩子長期在這環境下的薰陶,也能夠成長為一個思維敏捷的“小話癆”。

很多家長反應,自己經常會和孩子說話,等到孩子到達某一個階段時,會產生語言大爆發。

例如霍思燕杜江的兒子嗯哼就是如此,嗯哼在一歲多上節目時還是隻會發出類似“爸爸”、“媽媽”、“不要”等單個音節。

但是在《爸爸去哪兒4》中,嗯哼卻變成了一個天馬行空、童言不斷地“小話癆”。

他總是會興奮地描述一件事情,然後在與身邊的人分享。

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會有相同的感受。

然而,有的家長可能會因為覺得煩而阻止孩子繼續說下去,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孩子“話癆”,但卻從側面證明孩子已經開始學著思考了。

我們知道,說話的過程中,大腦的思維是配合著語言來運轉的,這也說明,孩子說的越多,大腦接收的知識越多,接收速度也越快。

有時候,孩子說話看似毫無邏輯,家長也不要盲目的打斷他。

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最為家長,我們只需要作為一個安靜的傾聽者,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才能促進他的思考。

並且,愛說話的孩子也有極強的閱讀能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在旁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便會主動地去書中汲取知識,再轉化到自己的語言當中去。

同事曾向我說過,自己的女兒經常會自己一個分飾好幾個角色,去扮演童話書裡的角色。

現在上小學,學完作業就和玩具萬過家家,平常也不會玩手機,反而是在家讀故事書。

孩子在家長或是書中找到自己遇到的問題,從而完成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夠自主學習的孩子,你還擔心他不夠優秀嗎?

03.

語言能力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雖然說孩子說話有早有晚,但是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

多些耐心,多和孩子說說話,營造一個合適的語言氛圍,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中,找到說話的方法;

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在會說話後,會經歷一個“語言爆發期”,家長也不要覺得孩子變成了“小話癆”就嫌煩。

正向積極地迴應,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才能進一步的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

養育孩子從來都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教育應如流水,不緊不慢,緩緩滲入。

讓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習得學習思考的能力。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家長想教育好孩子,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消極行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