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的女兒麗麗今年7歲,剛進入小學不久的麗麗在放學後,非常喜歡去學校門口的文具店裡閒逛。
除了五花八門的文具,麗麗還對文具店裡附帶賣的一些貼紙、盲盒等很感興趣。
這天,麗麗又在文具店裡左瞧右看,正巧看見同班同學木木在買一隻她喜歡了很久的盲盒。
經過詢問,麗麗得知木木竟然有自己的零花錢,而且這些零花錢她可以隨意支配,麗麗聽後羨慕極了,回家吵著鬧著要媽媽給自己零花錢。
可小張覺得孩子這麼小,給零花錢她只會亂花,所以果斷了拒絕了麗麗的要求,麗麗為此悶悶不樂,上課也提不起精神。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零花錢對於家長們來說已經毫無壓力。
但很多家長都會以“孩子有錢就亂花”、“零花錢影響學習”等為由,拒絕給孩子零花錢,或者只是象徵性地給到很少。
而事實上,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通過一些其他手段去為自己爭取利益。
例如我們小的時候,很多人都有悄悄從抽屜或者大人的錢包裡拿錢的經歷。
孩子從小沒有零花錢,長大了會怎樣?多數難逃這3種結局!
1、容易自卑
孩子之間是有攀比心的,如果一個從小沒有零花錢的孩子看見周圍的同學都有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理所當然就會心生羨慕。
漸漸地,他們就會對父母感到不滿,認為父母不願意給自己零花錢是因為不夠愛自己或者是對自己不滿意,從而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甚至萌生出自卑的心理。
相對而言,那些從小就有零花錢的孩子,會在心理上佔據一定的優勢,父母的信任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
2、沒有財商
當孩子需要零花錢的時候,如果父母適當地滿足並且能夠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那麼對培養孩子的財商和金錢觀都是十分有利的。
而那些從小就很難接觸到“錢”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對於金錢的態度往往很偏激。例如報復性消費或者是瘋狂攢錢。
這兩種極端都與兒時父母的金錢觀輸入息息相關。
3、小偷小摸
當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如果他們對一個東西特別感興趣時,往往就會想方設法地去得到,很多人兒時悄悄去偷家長的錢就是最經典的例證。
“偷”這種行為一旦越過了家庭,到了社會上就是非常嚴重的品質問題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教育及糾正,孩子將來長大會非常容易走上歧途。
由此可見,有零花錢和沒零花錢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說到這裡,也會有很多家長表示困惑:給零花雖然有必要,但孩子多大給零花錢合適,給多少,給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家長在孩子幾歲時給零花錢最合適?
兒童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表示在孩子6-7歲時,家長就應該適當地給他們零花錢了,因為這個年齡是孩子開始萌生出自我需求的時候,家長應當適當滿足。
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當定時定期地給孩子零花錢(例如保持在一個星期給一次的頻率,而且每次的金錢都要有固定金額)。
如果孩子一開口要,父母就立馬給,則會很容易讓孩子對零花錢帶著過多的期待,造成孩子對零花錢沒有規劃,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需注意事項1、給零花錢的金額
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時,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給予不同的金額,零花錢過多或者過少對孩子的成長都沒有好處。
零花錢太多容易造成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認為父母賺錢很容易,所以花起來也很“闊綽”。而零花錢太少則會讓孩子形成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2、灌輸一點理財觀念
擁有一個良好的理財觀是對孩子終身受用的,所以當家長在付完孩子的零花錢後,可以適當地給他們一些正確的理財建議。
比如這些錢可以分為幾部分,當月拿到零花錢後可以不用全部花完,攢一些留到下個月,就可以買一件特別想要的東西等。
3、給孩子自由的權力
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有了錢後就會“亂消費”,所以雖然給了孩子零花錢,但依然要讓他們向自己報備這些錢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這種過分干預會讓孩子失去對零花錢自由支配的舒適感,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買的東西不能讓家長滿意,他們則會想方設法地去撒謊和哄騙家長。
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當家長決定給孩子零花錢後,就不要過分干預孩子對於金錢的支配,要給予他們一些信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將零花錢用到了不正確的地方,例如用錢買菸、進行網路打賞等,父母就要及時干預,削減或是暫停零花錢的給予。
兜媽寄語
隨著孩子心智的發展,他們對物質的需求也漸漸增多。
如果家長總以孩子太“小”為由而避免他們接觸金錢,這樣既不利於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形成,還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感。
在兜媽看來,家長應當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變化,適當地給予他們一些零花錢,並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觀察和調整。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