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幾年,隨著育兒知識的科普,很多父母應該都了解過共情的重要性,也都在育兒中踐行過這一育兒方法。

但是,有時候難免有些跑偏。

比如,一個媽媽最近就遇到了一個小插曲。

她兒子即將6歲。這個假期報了個興趣班,還是孩子自己主動要求去上的。

可沒多久,孩子就開始鬧情緒。

媽媽問:怎麼了?

兒子答:因為某某老師太討厭了。自己只是因為急著上廁所、跑得快了點,就被某某老師嚴肅批評了,還罰站了。

聽完兒子的話,這位媽媽就開始共情兒子:

“你一定很委屈吧……這個老師也真是的,不問問清楚就批評你……blablabla。”

媽媽說完這些話後,小男孩就愈發覺得委屈,對培訓班的牴觸情緒似乎更濃了,乾脆詢問媽媽:“我今天可以不去上課了嗎?”

這個時候,媽媽才覺得有些不對勁。

自己怎麼勸著勸著孩子還更來勁了呢。不是說共情就能緩解孩子的壞情緒嗎?

共情本沒錯。

當孩子有情緒,我們可以去對孩子的情緒感受表示理解,但是這個媽媽做錯的地方在於,她過度和孩子一起去自怨自艾,並且憤憤地去指責老師的不是。

有時候,老師的確應該做得更好。

但是隻要這個老師的行為沒有越過界限,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其實應該去引導孩子對老師有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同時儘量去做好自己。

當然,家長也可以同時去跟老師加強溝通,多以支援配合的態度去跟老師交流。

當我們做到了這些,孩子和老師的互動才會轉入良性迴圈。

跳出這個事情本身,我們額外再說說共情這個方法。

一般來說,孩子小的時候承受挫敗的能力弱一些,所以需要我們更多的共情,更及時的迴應。但是,孩子越大,他們的內心其實也是會更加強大的。

我們真的不需要總是立刻、過度地去共情孩子。

前兩天,我剛看了一期TED演講,名為《如何培養一個能夠克服焦慮的孩子》,就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演講者上來就告訴我們,她從小就是個比較膽小和敏感的人。怕閃電,怕下大雨,怕看醫生,怕打針……打疫苗要幾個人拉住她才行。

即將升高中那年,她轉學了。

她很擔心自己會不適應新環境。結果,怕什麼就來什麼。

第一節課上,她的說話口音就被老師和同學笑話了。

也是從第一天開始,糟糕的感受就一直纏繞著她。

她回到家,哭著告訴父母一切,明確表示,她想要重新回到原來的城市(紐約)讀書,哪怕去修女院都行。

父母聽了女兒的話,表示:他們會去跟紐約的教父商量(進修女院的事)。但在此期間,女孩必須要堅持去上學。因為只有良好的出勤記錄,後面轉學才會少一些麻煩。

女孩一邊耐受著轉學帶來的不良感受,一邊等待父母兌現承諾。

父母似乎也一直在跟紐約那邊的教父通過信件聯絡、溝通女孩回紐約的事,時不時還會轉達來自“主教”的口信——

就這樣過了幾周後,某一天,女孩跟一個女同學成為了好朋友。在好朋友的幫助下,她結交了更多的小夥伴。

這時候,她早已經把回紐約的事拋到爪哇國了。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這對父母當時的確迴應了女兒的情緒,但他們的共情也僅止於此。

在對事情有了一定了解後,他們沒有去批判新老師和新同學,也沒有立即付諸行動,乾脆出於心疼女兒就趕緊幫她去轉學。

他們只是演了一場戲(假裝幫她安排轉學事宜),藉此幫助女兒緩解情緒上的焦慮,但同時該做的事,仍然要求女兒去做了。

事後,幡然醒悟的女兒問過父母:

“我那麼害怕打針,你們為什麼還要帶我去?我那麼害怕被嘲笑,可你們卻編了那麼多的故事騙我去上課?”

父母回答說:“我們每次看到你的樣子都很心疼,但我們知道,那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我們冒著讓你難過的風險,希望等你慢慢習慣後,能夠逐漸適應這些狀況。你必須打疫苗。你必須去上學。”

我相信,在女兒煎熬的那段日子裡,這對父母也一定不好過。

但他們在經過客觀評判後認定,女兒的情況是可以不那麼著急解決的;那個糟糕的局面,是女兒能夠通過自我調節克服的。

真的是一對非常厲害的父母。

他們顯然明白,共情只是一個環節。更重要的是,父母最後一定要啟發孩子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以此為結束。

也就是說,父母需要幫孩子從受害者的角色裡跳出來。

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會遇到各種具有挑戰性的人或事,讓孩子學會怎樣應對才是幫TA強大。

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也需要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你不必一直像對待一個小寶寶一樣對待他們。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文章,主要想表達的。

如果孩子已然受到父母過度共情的影響了,該怎麼辦?

說個我認識的朋友的親身經歷吧。

朋友曾經最擅長用的就是共情。

兒子但凡有情緒,她立刻就會迴應他、安慰他。

可是,後面她就發現了問題。

比如,聚會的時候,一群孩子一起沒玩多一會兒,就聽見她兒子哇地哭開了。

朋友趕緊飛奔過去,心疼地把兒子抱住。

小男孩哭得愈發響亮了。

他臉上有道紅印子,問題並不大,可孩子卻委屈極了。

顯然,在朋友非常及時周到的次次迴應下,孩子學會了:一點疼痛都是不可忍受的。一發生傷害,就要有人安慰才行。

就這樣,他變得越來越依賴媽媽,自己的勇氣和調適能力卻沒能真正建立起來。

該怎麼調整這種局面呢?

在孩子下一回哭泣時,不那麼著急地趕過去。

抱孩子在懷裡時,故作鎮靜地說一句:你很疼呀,不過很快就沒事了寶貝,這只是個很小的傷。

說完就結束安慰。

過多的安慰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多被傷害的情緒,卻沒有機會把關注收回到自身,去處理自己的問題。

總而言之,請不要把共情當做育兒的全部。

共情只是一個單純的小環節,所以請不要加入不必要的評判,以及不要自己也失了分寸,陷入孩子的情緒漩渦裡。

共情結束後,我們仍然要引導孩子積極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特別是一個5、6歲以後的小孩,馬上要進入學齡期了,就需要試著去強化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

比如,有時候我家孩子鬧情緒,過分抱怨的時候,我就會嚴肅指出來,我們對他的要求是什麼,作為一個人,以及作為一個家庭的一份子,需要承擔一些什麼。

這些我都會講出來。

有時候孩子自己沉浸在一時的情緒裡,需要大人幫他清醒過來,回到正軌上來。

孩子當然任何時候都可以有負面情緒,但他們更需要學會的是,怎樣從負面情緒的泥水中抽身出來,回到岸上,繼續走他們該走的路。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不給看動畫片就不睡覺”,孩子開始和你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