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次女兒手裡拿著玩具,小星星也想玩的時候,女兒都好像有種自己的東西要被偷走的感覺,跑得遠遠的,小星星越是追趕,她跑得越猛,還邊跑邊叫,做賊一般到處躲藏,無論我怎麼跟她說要學會分享,效果似乎都不明顯。

一些鄰居就開始在背後議論我女兒小氣,自私,不大方,長大後會沒朋友之類的。對此剛開始也是非常煩惱。

看了一些關於兒童心理的育兒書籍和文章後,了解到這是幼兒自我意識的萌芽期,也是成人自我意識發展成熟的一個必經階段。

而3週歲的女兒剛好處於這個階段。這一點在她的日常行為中特別明顯。那麼,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如何讓孩子們在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中,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今天我們來淺談一下這個問題,幫助跟我一樣有育兒煩惱的家長們。

————1 ————

什麼是幼兒的“自我意識”?它的表現是什麼?

心理學上認為: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自我意識是具有意識性、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等特點。

比如最近女兒經常跟弟弟比腳的大小,說她的腳比弟弟的大,站在弟弟旁邊時:總是自豪地說自己比弟弟高。在客廳玩時有時會說:這是爸爸買給我的積木,弟弟你不要玩;跟堂妹說:這是我的奶奶,不是你的;有時別人的玩具,她喜歡,也說是她的,不肯歸還給人家。每天上幼兒園時,都要強調自己背書包,因為這是屬於她的書包等等。這些都是兒童自我意識的表現行為。

————2 ————

孩子的表現自私,佔有慾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大量事實證明,兒童的“自我意識”是其成長階段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它跟自私自利不同,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幼兒,眼裡只有“我”,而沒有“你”和“他”。他們說話喜歡以我開頭,從“我”出發,很少估計別人的感受,這不能說明孩子將來會是個佔有慾極強的人,如果家長把他判定為這樣的兒童思想道德有問題,那就犯了嚴重的認識錯誤。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闡釋說,佔有慾是孩子出生第2-3年自然而然產生的,是獨立意識的一種體現。

當一群幼兒在一起玩時,我們有時會聽到孩子會說“這是我的,不給你玩”。如果這話是從自家孩子的口中說出,通常做家長的都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之類的話術。不過很多時候,這些話術對孩子們根本不管用,但了解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後,當大人聽到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孩子是在強調“我”的意識。強化“我”的作用。

不明白的會以為孩子佔有慾很強,什麼都要霸佔著,但其實這是孩子在幼兒期,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生活領域的擴大、語言表達的發展和外界教育的作用下,自我意識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展的原因。

這一點,在女兒這個學期上幼兒園後,經過老師教導,對如何表達自我需求和自我體驗有了明顯的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就像昨天給女兒洗澡時,她告訴我:媽媽,今天我在學校玩了滑滑梯,吃了麵條,中午還睡了午覺。老師說我很乖,獎勵了小紅花給我。

————3 ————

如何有效解決孩子不肯分享,佔有慾強的問題?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麗西娜提出了兒童自我意識交往發生論,利用這個觀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或許能幫到你。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麗西娜的兒童自我意識交往發生論認為:兒童自我意識發生的前提條件是兒童從個人經驗中獲得的知識與通過交往積累的關於自我評價知識協調的結合。

兒童自我意識交往發生論中指出:自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中,在個體與客觀環境,尤其是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發展情況直接關係到兒童的健康個性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採取有力措施,促進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像2-5歲處於幼兒期的孩子,家長們主要是促進孩子自我評價的發展。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學會這樣做:

1.當孩子為我們倒了杯了水時,即使我們不想喝,但也可以對她的行為作出正面的評價,讚賞她的孝順和體貼,注重其為此付出的主觀努力。

2.當孩子看電視動畫片總是靠得很近時,我們必須明確這種行為會導致近視,是錯誤的行為。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他怎麼做才正確。

3.參加集體遊戲時,對孩子的行為及時給出積極正面的評價,引導孩子學會關心和體諒他人,學會分享才能獲得更多的道理。

4.當做一件事失敗時,引導孩子自己分析原因,通過自省,發現更全面的自己,不會因為失敗而埋怨他人。

5.家長的教育應該鬆弛有度,民主而嚴格,可以選擇獎勵良好行為的方法,多鼓勵孩子做正確的事。

兒童在成長期自我意識如果受到阻礙或扭曲,常常會容易引起人格異常和人格障礙。嚴重時會導致人格分裂甚至產生雙重人格。

以下這個例子就是幼年成長期自我意識發展不健全的證明。案例:2018年,湖北隨州特大殺人案凶手熊振林,一共殺了8人。案發之前,誰也沒想到一個父親在信用社,母親是教師的人會是殺人凶手。熊振林經營著一家廢品店,他殺死的8個人中,有3個是他的僱工,殺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曾經佔過我的便宜“,而殺死情人和她的孫子是因為不肯跟他結婚,導致希望破滅,熊振林的母親原本育有3個兒子,他是母親該嫁後生的第4個兒子,他的三個哥哥都比他年長10歲以上,所以幼年時熊的成長是孤獨的,案發後,他的母親表示後悔小時侯給他的愛太少,造成他不願與人多交流,性格固執且自我。

由此可見,兒童的自我意識在小時候特別容易被家長忽略,以為孩子長大了自然懂得分辨,其實家庭對促進兒童的個性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能讓孩子們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做家長的可以讓孩子通過認識自我來分析自己的能力,通過情緒的體驗來獲得健康的情緒生活。

把兒童自我意識交往發生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正確的自我意識,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說:“媽媽,請你閉嘴”。親子溝通注意方法,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