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孩子、以及我們多數成年人最擅長什麼?我們大可以自嘲一句:
最擅長放棄!
比如個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而且還是孩子一開始自己喜歡,求著爸媽給報的,結果也堅持不了多久就不願意繼續了。
比如我們大人花了“鉅款”報了健身房,但始終沒去幾次,金錢付之東流,唯有肥肉不離不棄。
為什麼人這麼“擅長”半途而廢?
為什麼我下了決心,卻老是難以堅持呢?
你可能會總結說:因為咱缺乏毅力。
沒錯,堅毅確實是非常優異的品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毅力的人。
可是,相比我們的美好願望,現實還是有點骨感的。
一位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 (Angela Duckworth)專門研究了“堅毅”這個品質,她震驚地發現:
我們對毅力知之甚少!培養毅力的方法,以及對毅力的科學理解,是非常貧乏的。
什麼是毅力?心理學上的毅力被定義為“一種積極的,非認知的特徵,其基於個人對特定長期目標或最終狀態的熱情,以及實現其目標的強大動力。”
杜克沃斯做過幾年教師的工作,她發現智力的高低並不是好學生和差學生之間唯一的區別。一些成績很好的學生IQ分數並不高,而一些非常聰明的孩子,成績反而不那麼盡如人意。
那麼,什麼才是孩子具備高效的學習能力的關鍵呢?
杜克沃斯發現:
“對於孩子們來說,盡全力,比智力、技能甚至成績更重要。”
智商相對來說是固定的,但毅力卻是每個人都能發展的技能。
有些孩子彷彿自然比其他孩子更有毅力,這是為什麼呢?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毅力呢? 該做些什麼才能教授給孩子們真正的職業道德? 該怎樣調動孩子長期的積極性呢?老實說,並沒有一蹴而就的、特別靈驗的“訣竅”。
但我們確實可以做很多事情、從各個方面來幫助孩子培養出堅毅的品質。
具體來說,有下面這些維度:
一、建立“成長型思維”?目前為止,能夠確定的,在孩子身上培養堅韌品質最有效的方法 叫“成長型思維模式。”
什麼叫“成長型思維”?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提出過一個觀點, 他相信人的學習能力是可變的, 它隨著你的努力程度而變化。
也就是說,人的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而相比之下,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卻相信他們的智力和才能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於是,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由此可見,建立“成長型思維”大有裨益。
可是,這樣的思維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孩子的成長心態是通過我們成年人為孩子營造的語言和行為環境來塑造的。
也就是說,為了鼓勵孩子的成長心態,我們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傳送給孩子的資訊。
比如,誇讚孩子的時候,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聰明看上去是天生的,如果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那麼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那些有挑戰的任務自然不願意接受了。
但如果我們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孩子也自然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二、讓孩子找到激情很多年幼的孩子並沒有激情。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追求自己的興趣,這會很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毅力。
比如,一個小男孩覺得玩泥巴很有意思,他能忘記零食、忘記動畫片,持之以恆地玩一兩個小時的泥巴,完全不像平時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的樣子。
但如果爸爸媽媽並沒有尊重孩子的興趣,而是時刻“幫”孩子選擇要做的事情和活動,那孩子很可能感受不到和爸媽之間的親密連線,也不會為了獲得成功而努力工作。
因此,從長遠來看,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激情是必要的。
三、讓孩子嘗試“舒適區”之外的活動我們很容易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不擅長某個領域,或缺乏某個技能,那是因為我沒那個天賦。
這種信念會導致的問題是:
如果我不能立即成功,我就會快速放棄。
要是這樣,還談何毅力?
認為自己“天賦不足”,這明顯不是“成長型思維”。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嘗試並繼續進行一些可能具備挑戰性的活動,鼓勵他們嘗試新的、有難度的事情,讓孩子有個機會來證明自己可以戰勝困難,讓孩子真正體驗一次:堅持一下確實可以做到。
讓孩子在體會到“這項任務不容易”的時候,也讓孩子知道學習新技能需要時間,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情緒、控制想放棄的衝動,一點點接近成功。
但要注意的是,這個“有難度的挑戰性活動”,需要好好把握一下難度的適中性。
因為難度要是太低了,孩子做起來完全沒興趣,自然不會有動力;而要是難度太高了,會讓孩子非常焦慮,更沒動力,而是直接放棄了。
來看個直觀的圖片:
因此,難度落在挑戰區中的任務,才是特別適合孩子的。
這也是維果茨基提出的著名的“最近發展區”概念(ZPD)。
最近發展區:四、讓孩子體驗“沮喪”孩子現在已經擁有的能力,和孩子幾乎能夠、卻又不足以獨立完成,需要通過成人或者更有經驗的同伴幫助才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
從我們內心來說,父母都不願意看到孩子的難過、悲傷、沮喪。一旦看到孩子在困難中掙扎,就恨不能趕緊跳出來“拯救”孩子。
但事實是,冒險、掙扎確實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方式。適當地經歷一些成長過程中自然出現的悲傷和沮喪,正是孩子發展出“順應力”的機會。
順應力強的孩子,即便身處逆境,也能降低或消除對艱難環境的反應,能夠更能快地克服困難,並快速恢復過來。
如果孩子從未有過在困難中走出來並獲得成功的經歷,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對自己應對挑戰的能力充滿信心。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經歷了糟糕的一段時間而輕言放棄。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有一次,看見一位媽媽帶3歲的寶Bora早教中心上課。
因為寶寶3歲了,可以開始嘗試離開媽媽獨立上課了,這是寶寶第一次單獨進教室,而媽媽在教室外面等著。
寶寶很不習慣,進教室沒多久就大哭起來,教室裡的老師趕緊把寶寶抱在懷裡安慰她。
教室外的媽媽聽見哭聲,非常擔心,很想進去把寶寶接出來,暫時不上這節課了。
但教室外有老師趕緊勸媽媽再等等,相信教室裡的寶寶和老師,再給寶寶一點時間適應。
結果是,教室裡的一位老師一直把寶寶抱在懷裡安慰了半個多小時,媽媽也在外面揪心了半個多小時,漸漸的,寶寶不哭了,還慢慢融入了教室裡的活動。
課程結束後,教室裡的老師出來跟媽媽說:
“我知道您肯定很擔心寶寶,我在教室裡堅持,也非常感謝您在教室外堅持。我之所以沒因為寶寶一哭,就讓她回到媽媽懷裡,是因為我希望寶寶以後想起這段經歷,印象中的自己是‘我可以’、‘我做到了’;而不是‘我不行’、‘我沒有做到’。
很幸運,今天我們一起努力,給孩子留下的是一段段充滿自信的經歷。”
這位媽媽聽著聽著,眼圈都紅了。
孩子們需要克服不適感,這是學習新事物的自然過程,如果儘早放棄,那麼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努力之後會帶來怎樣偉大的事情。
那麼,是否不論怎麼樣,都要讓孩子繼續所有的活動?
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或避免為了錯誤的選擇浪費太多時間,一種折中的辦法是,在一個階段結束之前,儘量要求完成。但一個階段結束後,如果孩子選擇不再繼續,可以視情況而允許。
最重要並不是結果,而是經歷和克服這樣的不適感。
五、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完美成長型思維注重過程遠遠大於追求完美。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做什麼樣的努力以及調整才能“達成目標”,而不是做到完美。
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難免犯錯,但任何錯誤都是通往精熟之路的一部分。不要因為害怕犯錯而停下腳步。
而現實中恰恰有很多孩子因為害怕犯錯,害怕不完美而直接放棄。這也和爸爸媽媽對待錯誤的態度息息相關。
如果爸爸媽媽談論錯誤的時候,也是懷著積極的態度,那麼孩子才能自然地將錯誤視為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談論自己的失敗,這有助於讓孩子理解“失敗是可以的”。也可以和家人坦誠地說出“自己難以接受的事情”。公開分享自己心裡的沮喪、掙扎,以及後來擺脫困境的方法。
孩子學習“堅韌”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望向父母。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很多事情,比如你想要他們做什麼,你希望他們怎麼做。
但真正對孩子起作用的教訓是:“爸媽自己是怎麼做的”。
我們自己面對某些挑戰的時候,也會望而生畏,也會掙扎,也會失敗,也會彷徨痛苦,然後最終反彈,盡力完成目標。
這個過程相當於給孩子建力了一個模型,向孩子真實地展示了“失敗其實不可畏懼”。
我們無法控制孩子的行為,卻可以通過自然的互動過程來指導孩子的行為。
我們要鼓勵孩子“堅毅”,但在此之前,我們自己要首先實踐“堅毅”。
我們自己要體驗堅持之後的成功,同時要學會面對失敗和錯誤,要從這些失敗中汲取經驗重新再來。
我們只有自己變得更有毅力 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