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現代大部分普通人缺失的一種品性,而那些站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都擁有自律這一品性,明確的知道自己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這就是自律的明顯特點,如,小朋友放學回到家先完成課堂作業,然後預習第二天的課程,最後再選擇放鬆玩耍一小時,這一小時結束了之後,就會乖乖的再去幹其他事情,而不是一直吵鬧要求繼續玩耍...
自律的小孩子學習成績往往名列前茅,長大後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也非常明確,正如康德說過的,自律即自由。用犧牲懶惰、拖延的自律來換得未來的人生自由。
好習慣是需要從小養成的,而自律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從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自律。
兒童心理專家進行研究,孩子在6歲前會經歷非常關鍵的多種敏感期,而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歲半左右出現,並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也就是說,在孩子2歲半之後就會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特有秩序,比如說,在吃飯的時候會偏愛自己的小豬餐具,如果不用他的小豬餐具,那麼他就不吃飯等現象。這段時間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階段,固定的程式和秩序帶給孩子的是安全感。
只有很好的保護秩序敏感期,那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逐步脫離這種外在固定模式,形成內在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自我管理模式,也就是所謂的自律性。
如果在秩序敏感期階段,家長對孩子一些看似執拗的行為作出強烈制止的話,會壓制子的行為和反應,破壞了孩子的內在秩序,阻礙了孩子追求完美的潛在意識,從而扼殺了孩子的自律性的發展。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保護孩子度過秩序敏感期呢?
首先,家長要有耐心,不強行制止孩子的行為處於這一時期語言發展並不完全,所以表達能力欠缺,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去思考孩子要什麼,必要的時候可以採用猜測排除法,一個一個的試,看看孩子需要什麼。
其次,儘量為孩子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環境有秩序的生活環境即有計劃並且規律的生活環境,比如說讓孩子在固定的餐椅上吃飯,有屬於自己可愛的小餐具,或是睡覺前要說晚安等。
家長為孩子創造的秩序化環境,會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也會讓孩子的本能得到尊重,並且很好的幫助孩子度過秩序敏感期。
最後,就是利用秩序敏感期為孩子建立好習慣—自律在家長引導孩子形成固定秩序的時候,需要具體到小事,比如,告訴孩子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整理,早晚要自己去刷牙等。讓一件件的小事情深入到孩子的心裡,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能對自己應該幹什麼以及什麼時候該幹什麼有了理解並遵從了。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建立自律習慣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所以那些新手媽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