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長眼中,2歲孩子是最惹人愛的時候,剛剛會說話,剛剛會表達,剛剛有了小大人的模樣,這時候的孩子看起來天真浪漫。但在這個階段孩子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因為各種原因總是喜歡發脾氣。而面對孩子發脾氣這些事情,家長又無所是從,這麼小的孩子難道要暴力去壓制他們?還是說要大吼大叫,才能夠聽話呢?但凡家中有2歲的孩子,很容易被別人知道,那是為什麼呢?因為,2歲的孩子經常會在家裡大哭大鬧,甚至還學會了摔東西。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進入2歲以後脾氣越來越大了。每天東翻翻西翻翻,而且喜歡爬高爬低,什麼都要,什麼都拿,不給就哭,而且會摔東西,有的時候還會打人,遇到這種情況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作為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這才能夠弄清楚2歲的孩子應該如何去管教。
兩歲的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第一,自我成長。
2歲是孩子自我意識萌醒的階段,這時候開始了他的探索世界的行為。在2歲以前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受到了思維的限制,無法分清自我和外界,而且大多數的行為都來自於別人的關照,更多的是父母的關懷與照顧,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進入萌芽階段,開始清楚了自己和外界的區別,這時候孩子更多的是想探索世界,了解外界。所以,孩子開始花大量的時間去接近不同的事物。在這期間最明顯的是孩子睡眠時間開始縮短,會出現睡五分鐘,可以玩兩個小時的狀況,孩子可以用小東西發出各種聲音,而且還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世界。比如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嘴舔玩具,可能用手摔拿東西不停地抓取不,停的淘氣,這些行為在父母的眼中都是不可取的,然而在阻止孩子這些行為的時候,孩子很可能會發脾氣。也是因為自我意識的逐漸形成,孩子開始試探自己在這個家中的位置,開始找到以自我為主的一些行為。
第二,孩子還沒有形成是非觀。
兩歲的孩子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但又缺少對是非觀價值觀的形成,在這時開始了以“我”為單位的稱呼。孩子開始反抗,大人開始學會了說“不”,開始形成了故意欺負大人的行為。這時候很多孩子開始學會了自我選擇,比如早上吃什麼,白天要穿什麼衣服,參加什麼樣的場合,孩子開始從自我的世界中去做判斷。一個具有獨立社會形象的個體出現。但這時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就是孩子,一個需要被保護的人,是一個需要有看護人的寶貝。所以,這時父母感受到的更多是富含來自孩子的挑釁,而這時其實才需要給正確的引導。
第三,來自於模仿。
孩子更多的教育來自於模仿父母,這也是人類的本性。尤其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接觸最多的便是爸爸媽媽,所以,模仿父母的行為,語言,動作,技能,這些都都是他所要完成的基本技能。比如一個一直用奶瓶喝水的孩子,會好奇父母為什麼用水杯喝水,開始拒絕用奶瓶,直接選擇用水杯喝水的感覺。而父母在這時為了避免孩子發生意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判斷事情,拒絕給孩子換玻璃杯,害怕孩子被熱水燙到。阻止孩子這種行為,變成為了孩子挑戰父母的一個藉口。這種孩子探索性發展的行為,在父母能夠保護好的前提下,應該讓孩子多去嘗試和體驗。
當了解一個兩歲的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時,就應該知道孩子行為背後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面對孩子有不好情緒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要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
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解決?第一,先解決出現情緒問題。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引導孩子,描述他的情緒,這時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是傷心,生氣,還是害怕,在孩子的內心表述不一定完整,父母要通過對孩子情緒的判斷來達到對情緒的梳理和定義。慢慢的學會做到分析孩子的情緒,為什麼會出現孩子這種發脾氣的行為,讓孩子講出事情的始末,避免和父母之間發生誤會。在詢問的過程中找到孩子生氣的原因,並進行解決。最後要幫助孩子去反思情緒,是不是發脾氣就可以解決問題,並不是。而是通過解決問題能夠讓心情變得順暢。所以,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控制好情緒情緒這一個問題,解決好再去處理後面的問題。安撫孩子才是首要的解決的問題。表示對孩子的感受表示認同,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學會接受孩子的情緒交匯,此時應該如何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修復,在釋放的同時,把情緒表達出來。
美國生物化學家費雷澤認為,人在悲傷時不哭相當於慢性自殺。
所以,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哭泣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得以釋放,這才能讓他慢慢平復下來。
第二,學會冷處理。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根據自己對兒童的研究和理解,把兒童的道德認知劃分為四個有序階段。其中三歲以前的孩子處於前道德階段,還沒有道德觀念,指能直接的接受行為的結果,不懂得規則對社會行為的約束力,他們不顧規則,他們行為易衝動,感情氾濫,道德認知不守恆,所以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即使孩子有發脾氣的狀況和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孩子更沒有心思去把大人的道理聽完,作為家長這時要學會冷靜的處理。適當性的可以做一些讓步,只要控制好父母的底線。不要讓孩子得寸進尺,就能夠幫助孩子慢慢的去解決。
第三,轉移注意力並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一直大哭大鬧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所以,兩歲孩子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一件事情上的注意時間也是有限的,不會太長,家長可以用其他的問題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解決發脾氣的問題,這個方法對於兩歲的孩子非常管用。
家長不要試圖想著讓兩歲的孩子一定道歉,一定學會道德規範,在這個階段還不能夠完全地要求孩子做到這些,但在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小事情的引導和對錯誤的體驗讓孩子感受其結果。
兩歲的孩子會哭鬧,兩歲的孩子會磨人,兩歲的孩子會淘氣,這些都屬於這個年齡階段該有的行為,如果兩歲的孩子喜歡發脾氣甚至還打人,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制止,這時一定要有父母的底線,不能夠讓孩子的隨便作鬧。即使是在公共場合,家長也要迅速帶孩子離開喧鬧的場所,防止孩子再次動手打人的行為。孩子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理性的頭腦,學會分析好事情的原委,不要去跟著孩子一起胡鬧,更不要因為孩子之間的碰撞而選擇庇護過分的庇護自己家孩子。在問題之間一定要有輕有重,如果真的是自己孩子的問題,要學會給別人道歉。也許每個孩子打人情況不同,背景也不同,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各種原因的,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
在平時學會加強對孩子的教育,避免孩子出現發脾氣亂打人的情況。雖然還是能夠控制好情緒,能夠早點學會成長,家長一定要循序漸進的讓孩子理解社會規則,可以從文明用語教起,讓孩子懂禮貌,講文明。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這才能讓孩子在未來不容易,因為不會因為脾氣而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