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長期帶孩子跑步的家長,肯定都會有這樣的體驗:

孩子在跑步初期,他可能跑200米左右,就累得喘氣,要停下來歇一會兒。但是家長在邊上慢慢鼓勵他,讓他一點點去挑戰他的耐力。

經過一定週期的跑步運動後,孩子慢慢能跑的路程越來越長,輕輕鬆鬆跑800米。孩子能有這麼大的變化,其實就是堅持,不斷挑戰自己的潛能。

無論是身體的機能還是我們的大腦,在不斷的學習和挑戰中會激發更多能力和可塑性,這都是因為把身體一個機能重複鍛鍊開發的結果。

從神經角度來說,任何反射活動都會涉及到“中樞抑制”,中樞內總是既有興奮活動,又有抑制活動,興奮的部分,便是感知注意力集中的部分。

突觸作為神經元之間連線的關鍵部位,在神經系統正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調節控制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環境對“神經突觸”發育的影響。

02

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挑選了同一窩老鼠,分別餵養在3種環境,測試環境對老鼠大腦發育的影響。

第一組:標準環境

3只老鼠被關在鐵籠子裡一起餵養,空間足夠大,總有適量的水和食物。

第二組:貧乏環境

老鼠被單個地隔離起來,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裡,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

第三組:豐富環境

老鼠們一起被關在一個大而寬敞,光線充足、裝置齊全的籠子裡,內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

經過幾個月的環境“培養”後,馬克羅森茨威格發現,處於“豐富環境”中的老鼠最“貪玩”,處於“貧乏環境”中的老鼠最“老實”。

之後,他們將老鼠的大腦摘出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豐富環境”中生活的老鼠比在“貧乏環境”的老鼠神經突觸大50%。

什麼是突觸?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絡的部位,也是資訊傳遞的關鍵部位。突觸的數量決定孩子的智力和記憶。

突觸越多,就好像大腦的網路佈線越多,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絡越多,訊號傳遞的線路、速度都會快很多。

突觸越多,人就反應越快、思維活躍,記憶力和專注力更好。

馬克·羅森茨威格的老鼠實驗表明:環境越豐富、體驗越充分、刺激越多,大腦突觸的發育就越好。

03

在美國一個名為《人造天才》視訊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葛林諾教授想了解不同的刺激對智力的影響有何不同,他也做了一個老鼠實驗。

第一組 懶惰老鼠 養在一般實驗室的籠子裡籠子裡的生活雖然很舒適但很無聊。

第二組 健身房老鼠 一天運動兩次,每次20分鐘。

他將一群老鼠養在一般實驗室的籠子裡,籠子裡的生活雖然很舒適很無聊,這些老鼠叫做“懶惰老鼠”,第二個籠子則放置了障礙跑道,裡面的老鼠稱為“健身房老鼠”,他們一天的運動兩次,每次20分鐘。

實驗結果顯示:“健身房老鼠”的大腦比較健康,血液供應也比較好。且它們的腦細胞比懶惰老鼠和多出25%。也就是說,運動+腦力激盪,會創造出更加健康、聰明的老鼠。

04

神經網路發達的三個主要特徵是:神經粗、連結多、密集編織成網。

當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就會發展出一個新的神經鍵。如果這個神經鍵被反覆使用,就會長得粗壯。

在幫助孩子提升神經突觸發育,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兩點來進行提升:

充分體驗,促進神經突觸發育

在輔助孩子指定學習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安排適當是自由時間,給孩子組織一定的戶外運動,通過不同遊戲運動設定,增加孩子的遊戲體驗,提升孩子大腦神經突觸發育。

實時監測腦波資料,精準反饋用腦情況

在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也可以採用同樣的原理對大腦進行鍛鍊。

經國際認可——腦電生物反饋訓練。

競思腦電訓練就是通過科學儀器對孩子的腦波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當發現孩子學習或做事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足時,分心,緊張等腦波資料往往會有比較大的波動,相關神經活躍度減弱。

在這種情況下,腦電訓練在第一時間就能準確反饋孩子的用腦情況,並做出相應的提示,讓孩子專注力重新回到任務當中提升專注力。

通過一定週期的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轉移能力會有所提升,養成高效用腦習慣,能夠快速集中注意力完成眼前的任務。

家長不妨留言說說,當孩子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任務、雜亂的資訊,他們能夠快速判斷自己最應該去做的目標是什麼嗎?會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無法集中注意力做最主要的事情?

175

跑步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學鋼琴被人看不起?中產孩子興趣班排名曝光,德國興趣班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