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傳統育兒觀和科學育兒觀起了衝突該何去何從?經驗能說明一切嗎?

執筆: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現在社會,因為工作原因和生活壓力,小兩口有了孩子之後,找老人幫忙帶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因為代溝,兩代人在育兒觀念存在分歧也是很常見的問題。

而且很多老人又比較固執,對於新鮮的科學育兒知識不願意接受,於是,婆媳之間出現矛盾也就順理成章了。不光是我們普通人,就連明星們也不能免俗。

善於溝通的“天王嫂”昆凌,也曾婆婆因為育兒問題起爭執

之前在一檔節目裡,我們熟悉的“天王嫂”,周杰倫的妻子昆凌自爆,曾經為育兒問題和婆婆起過爭執。

在一眾明星裡,昆凌算是出了名的“會搞好婆媳關係”,但即便如此,她也和婆婆因為孩子的育兒問題出現過爭執,可見帶娃這件事是多麼的不容易。

昆凌曾表示,自己的孩子在2歲前是不會給她吃鹽的,3歲前也不會讓孩子碰糖。但婆婆卻不這麼認為,她會覺得食物不加鹽沒味道,自己都不喜歡吃,孩子自然更不喜歡。

然後就會固執己見,偷偷給娃的食物里加鹽甚至加糖,搞得昆凌相當無奈。

這也是不少人會遇到的問題,而當你去糾正老人時,他們往往會用一句“殺手鐗”來終結你。“哪有這麼多講究啊,當初養你們也沒這麼多事啊,一個個不也都活的好好的?”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咱們今天就來說說育兒的那些事。

科學育兒並非瞎講究

首先咱們得承認,老一輩的育兒經驗確實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但不得不說,糟粕的地方也有很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

而很多老人恰恰在這點上犯了錯誤,固執的認為自己的育兒經驗沒錯,面對兒女的“科學育兒經”就覺得是瞎講究,甚至會偷偷對著幹,到最後受傷的只能是孩子。

這些年,因為老人固執己見,用自己的方法育兒導致孩子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例,網上隨便一搜都能抓出一大把。

這些案例都足以說明,科學育兒並非“瞎講究”,老一輩的育兒經驗也確實存在不少紕漏和糟粕。

“當初也是這麼把你們養過來的,不也沒事麼?”這話本身就是悖論

老人們還喜歡反駁說,“當初都是這麼把你們養大的,不也活的好好的?”其實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問題,能活下來的自然都好好的,那些去世的、夭折的孩子也沒機會說話了不是麼。

反過來說,這種話怎麼說都是片面的,還是看資料來的實在。

據全國婦幼衛生監測系統顯示,2018年中國農村和城市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分別為10.2‰和4.4‰,相比1991年分別下降了85.7%和78.9%。

另一方面,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系統顯示,從1990年到2013年間,城市5歲以下的兒童生長遲緩率由最初的11.4%下降到4.3%,農村則由40.3%下降至11.2%。

農村和城市的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下降了62.3%和72.2%。

通過這兩組資料我們也輕鬆看出來,現在的老人在30年前帶娃的時候,5歲以下的孩子死亡率、生長髮育遲緩率都是現在的數倍之多。

並且相比之下,同期的農村情況遠比城市情況要嚴重的多,而隨著近些年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這些情況才出現大幅的好轉。

誠然,這裡面存在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營養水平、醫療水平的進步等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顯然科學育兒發揮作用,遠比其他因素來的更大更直接。

科學育兒更健康、對孩子來說更安全,這是不爭的事實。

老人帶娃其實也並不輕鬆

還有一點,老人總說以前帶娃輕鬆,沒那麼多事,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

在以前那個想吃飽都難的歲月裡,能讓孩子餓不著就已經花光了他們的所有力氣,自然不會在意帶娃累與不累的問題。

而且以前資訊閉塞,就算養孩子出了什麼事,也基本傳不出去,在周圍的圈子裡流傳一下就拉到了。

但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人們的一絲絲情緒都會被網路迅速傳開,人盡皆知。帶娃的辛苦也自然成了現在父母的痛點。

可事實上,“帶娃苦”這件事由來已久,並非只有現在的女性才因為帶娃而痛苦,這裡有個數據也能很好的說明問題。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表的論文《中國自殺報告:2002~2011》中稱:從1995年到1999年,15歲至34歲的女性公民中,每10萬人裡,大約每年有35名農村女性自殺,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從35人降低至3人,降幅超過90%。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論文中給出的)是,從2006年開始,大量的農村女性開始走出農村,外出打工,這使得她們遠離了“窩在家中帶娃一輩子的生活”,少了婆媳矛盾、育兒養老等問題,避免了自殺。

無論身處什麼時代,用心育兒是永遠不變的主題

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獲取資訊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了,無論是從網上還是書上,都能輕鬆快捷的吸收科學的育兒知識,豐富儲備,帶娃自然講究更多。

而在過去,老人們沒有網路,沒有育兒大V的年代,他們想帶好孩子自然也不容易,他們很多的知識都是一代代經驗傳授下來的,渠道單一資訊量少,自然看著沒那麼講究。

但不可否認,很多時候老人們的固執也正是其用心育兒的另一種體現方式。他們在其所認知範圍內,已經在盡全力給予孩子最好的了,我們現在當父母的也是如此。

所以說到底,兩代人因為育兒的問題起了爭執並不可怕,其實也很正常,畢竟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問題在於雙方都不應該固執己見,老人們錯在一味覺得自己的經驗是對的,認為養孩子不需要那麼矯情,而年輕的父母多半錯在對老人的育兒經驗存在偏見,容易以偏概全。

我們作父母的同時也是子女,這種時候不妨採取迂迴戰術,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老人好好溝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而不是一味地據理力爭,或者一錯當百錯,直接否認老人。

畢竟,懂科學育兒的是我們不是他們,需要我們為他們科普。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鼻子一碰就疼 還伴有臭味 醫生手電筒一照 裡面的東西已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