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盒 媽 來 了

2020/9/2 Wed.

焦點 | 育兒 | 片刻 | WeLive | 好物

“我不敢說苦,因為我覺得女兒比我更苦。”

\\ /

孩子的成長路上,究竟都需要些什麼?孩子們需要好的教育資源、需要科學的教育方式、需要掌握一些特長。但是要說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什麼,我在下面這位單親爸爸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李幫勇,是一個很普通的單親爸爸。2012年,他隻身前往嘉興打工,在打工的過程中和同事相戀、結婚、生子。但是在一次工作意外中,他不慎傷到了自己的手,造成了5級傷殘。可就在這個時候,2017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拋下了他和當時只有6個月大的孩子梓涵,去年3月,李幫勇因為一邊抱著孩子,一邊送外賣,受到了當地很多市民的關注。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小梓涵的幼兒園沒有開設暑假班,炎炎夏日,李幫勇沒有能託付孩子的地方,只能繼續帶著孩子出來一起送外賣。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了,他也會求助一些相識的商家,把姑娘放在店鋪裡,拜託他們幫著照看一下孩子。“我也知道天氣熱、不安全,但是沒有辦法,為了生計只能這樣了。”

但是好在,他的事情很快就被當地的派出所民警了解到了。在和領導通報了一下之後,領導也大開綠燈,允許外賣小哥李幫勇每天把孩子送到派出所,由民警幫助照看孩子,忙完之後再回來接孩子。每天李幫勇把孩子送過來,民警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小梓涵的。”

小梓涵一開始很怕生,不敢和警察叔叔阿姨說話,但是民警們通過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小梓涵慢慢放下心防。直到有一天,在睡覺的時候,小梓涵對爸爸說:“我好喜歡這些叔叔阿姨。”

這些叔叔阿姨做了什麼?他們也沒做什麼特殊的事。只是每天安排一位女民警或者輔警,陪小梓涵看書、玩玩具,只是每天幫小梓涵扎辮子、幫她挑魚刺,只是鼓勵民警家屬帶孩子來派出所,陪小梓涵玩。

他們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的就是多陪伴小梓涵,讓她能在相對來說冰冷的派出所,感受到愛。因為對一個孩子來說,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愛。

其實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對於這位單親爸爸來說,如果不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放在家裡,會不會更好一點呢?至少孩子不用承受外面的日晒雨淋,不用在高溫環境下陪著爸爸工作。但是如果把孩子單獨放在家裡,孩子會產生很嚴重的分離焦慮,輕則孩子在家大哭大鬧,嚴重的很多孩子會通過爬窗等方式出門找家長。8月20日,常州的一位媽媽,趁小女兒午睡的時候,出門接兒子。結果女兒醒了之後沒看到媽媽,爬出窗外,坐到了防盜窗臺上。還好鄰居及時發現,穩住了小姑娘,等消防員來了之後,救下了小姑娘。

所以我一直在給大家宣傳一個非常不接地氣的理念,那就是不管多忙,都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我知道很多家人工作很忙,顧不上看孩子,可對於孩子,特別是3歲前的孩子來說,陪伴真的太太太太重要了。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依戀」。意思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絡或聯結。這種聯結,就是孩子未來內心安全感、對親人的信任感的來源。心理學家建議,在孩子三歲前一定要建立和孩子的依戀關係。

而建立這種關係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陪伴。當孩子難過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出現在孩子身邊,他就會認定,父母身上的味道會讓他更放心,從而慢慢建立安全感。當孩子開心的時候,父母也在孩子身邊,他們也會認定,父母會和他們一起分享喜悅,從而慢慢建立信任感。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通過陪伴,和孩子之間建立依戀關係。

對於這一點,前文提到的單親爸爸李幫勇做的真的太棒了,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家,所以無論再難,都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就像周迅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主演的微電影《女兒》中的原型,武漢單親媽媽李少雲一樣。

雖然明知道開計程車帶著孩子會影響收入,但是為了陪伴孩子,她還是毅然決然地把孩子帶在身邊,陪伴孩子成長。

雖然為了孩子,他們付出了很多,工作效率不如同行,收入也會相應減少,但是他們卻給到了孩子最需要的營養:陪伴。

其實對於8090後來說,我們小時候父母並不太注重這些心理上的營養。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更加註重的是我們是否吃飽穿暖,學習有沒有落下。但是當時我們有很多玩伴,有時候心裡不舒服了,有人去傾訴。

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他們和同齡人玩耍的時間明顯減少了,特別是城市中的孩子,因為社會比較複雜,人多車多,作為父母我們不放心讓孩子單獨下去玩。所以現在的孩子們雖然娛樂裝置多了,但是玩伴卻變少了,很多時候很多想法他們無處傾訴。這也就導致了為什麼近一段時間,因為壓力大自殺、離家出走的孩子變得特別多。這就更需要我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和孩子建立起牢靠的依戀關係,並且一直堅持下去。我們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最能依靠的大樹。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肚子不痛,卻先破水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