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區裡有幾個寶媽正在聊自己的孩子。有的說自己的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吃,連石頭都在嘴裡反覆嚼,打了他很多次就是改不掉。也有的寶媽說,自己的孩子剛學會走路,總喜歡走凹凸不平的地方,尤其喜歡走樓梯。

這兩個寶媽話音剛落,很多寶媽彷彿有遇到了知音之感,都說自己的寶寶也是這樣。

有經驗的媽媽會告訴其他寶媽。寶寶喜歡把東西放在嘴裡,是因為寶寶的口欲期到了。過了口欲期就好了。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寶媽都開始學習專業育兒知識。希望通過更專業的方式來養育自己的孩子。雖然寶媽們了解到,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會經歷過口欲期等等一系列的敏感時期。可是真的遇到了孩子的敏感期,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其實這些家長產生煩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還並沒有深入的了解,究竟什麼是兒童敏感期。

敏感期一詞,來源於荷蘭生物學家德費裡。德費裡發現每一隻蝴蝶的幼蟲都有一種本能。雌蝴蝶會將卵產在樹枝和樹幹交接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最安全又隱祕。當幼蟲破殼而出之後,會被樹葉的反光所吸引,繼而找到自己賴以生存的食物。可是等蝴蝶長大之後,將漸漸失去對光的敏感度,這種本能也就消失了。

德費裡把幼蟲這種對光的敏感時期稱為動物的敏感期。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瑪利婭·蒙特梭利博士,受到動物敏感期的啟發,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研究和驗證。她發現嬰幼兒身上也有敏感期。尤其是在0~6歲的時候,敏感期的特徵更為明顯。

敏感期在百度詞條上的解釋是: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

敏感期就像閃電一樣,轉瞬即逝。也是大自然給孩子的禮物。是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和探索世界的黃金時期。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順利的通過一個敏感期,那麼兒童的心智發展水平,將從一個高度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如果孩子錯過了這一段學習的敏感期,那麼日後付出數倍的努力和時間,也不一定能夠達到敏感期的效果。所以家長應該掌握嬰幼兒敏感期內的成長規律。正向引導孩子,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滿足嬰幼兒的成長需要。

創辦了大陸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中,將兒童0-6歲之間會經歷的一系列敏感期很全面的展示出來。

嬰幼兒兩歲之前,不太會表達。所以他們的敏感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嬰幼兒兩歲之前容易被忽略的三大敏感期。

一、口的敏感期(口欲期)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但是當他們用口吃到了母乳或者食物以後,會有一種食物與自身融入一體的感覺。所以,她們喜歡通過吃來滿足自己的願望,也通過吃來探索自己以外的世界。這樣他們才能慢慢地了解到,原來自我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世界。

嬰兒在口欲期,會通過吃來滿足自己的飢餓感。憤怒的時候喜歡用嘴來咬。周圍的東西都喜歡抓到嘴裡。通過嘴來辨認物品特徵。直到他的手被喚醒,這個時候手的敏感期慢慢到來,口的敏感期會逐漸的褪去。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把物品放在嘴裡不乾淨,或者怕孩子吞嚥,所以會強行制止孩子擁嘴咬東西。一旦孩子錯過了口欲期,那麼這個孩子的口欲期將會延長。

有的孩子在兩歲之後,仍舊喜歡用嘴來咬各種物品。有的甚至會出現焦躁情緒,用嘴來咬人。而這些行為是兒童不可控制的。因為這種用嘴來咬物品的慾望是自發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口的敏感期,這樣他在兩歲左右就會停止用嘴來探索了。

嬰幼兒口欲期來臨時,給家長一些小介意。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大小合適的玩具留在他的身邊。把容易吞嚥的或者容易傷害到寶寶的玩具收拾起來。並且給玩具定期清洗乾淨,放在寶寶的周圍。在選擇玩具的過程中,最好選擇不同材質的玩具。讓他能夠感知到豐富多彩的世界。

二、手的敏感期

嬰幼兒的敏感期都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是在一個敏感期結束之後,另一個敏感期才容易達到最高峰值。

手的敏感期,從嬰幼兒的半歲左右開始。他們喜歡用手去抓一些粘糊糊的東西,並且喜歡反覆抓捏。有時候他們會把香蕉或者草莓等等水果直接捏碎,並且反覆在手裡不停的揉捏。有時候也會把東西放進嘴裡吐出來,在手裡揉捏之後再放進嘴裡。

可是剛開始他們的手指靈活度還不夠。所以通常是一把抓。之後,慢慢的學會用三根手指抓東西。漸漸地會過度到兩根手指抓。

我們成年人如果想把一個想法表達出來。除了用語言之外,還會喜歡用手來表達。聾啞人可以用手語來表達。而很多人做演講的時候,也會配合手部動作。所以嬰幼兒的語言系統還並不發達,所以他們也會用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個表達的過程,同時也是思考的過程。所以如果你禁止了兒童用手的敏感期,也就等於禁止了兒童思考。

當兒童八個月左右,如果有很強烈的自己吃飯的慾望。那麼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權,給孩子的手洗乾淨,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太在意她吃的多髒,把飯抓成什麼樣子。這些過程都是孩子用手來思考的過程。

三、空間敏感期

孩子兩歲之前有一段時間會很喜歡扔東西。尤其是喜歡把高處的東西往地上扔。學會走路之後,孩子還會非常喜歡爬高。甚至喜歡從高處向下跳躍。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喜歡來回挪動物品。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在建立空間意識感。孩子們通過確定自己和物品之間的的方位來確定空間關係。

千萬不要誤解孩子的行為,認為這是一些壞習慣。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懷,就應該對孩子多一些耐心。這正是孩子空間敏感期的到來。

家長不要隨意阻攔孩子。其實他們的每一段行為,都是在對世界探索。

可是有的家長疑慮,孩子對於危險是沒有危機意識的。所以當孩子爬高時,家長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會出面制止。

其實並不是這樣。國際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叫做視崖實驗。實驗中有幾個兒童在透明玻璃板上爬行。當兒童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些凹凸不平的部分。兒童都會停止爬行,或者繞過“危險”在繼續爬行。這個實驗說明了,兒童天生具有自衛意識。

如果他喜歡從高處往下跳,就在地板上放一張保護墊子。如果他喜歡爬高,家長可以在附近做好防護措施即可。不要強行的制止他們的行為。

在孩子建立空間意識感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手工給孩子製造一些樂園。比如說給孩子做一個小帳篷,或者用廢舊的紙箱給孩子做一個小房子。他們會通過狹小的空間,去認識空間以外的世界。之後慢慢的接納更大的空間。

敏感期是大自然賦予嬰幼兒的成長助力。其實是幫助孩子建立基本認知的能力。家長的作用就是輔助嬰幼兒,順利的度過他們的敏感期。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保護”他們。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所以家長應該細心觀察孩子敏感期的到來。鼓勵孩子勇敢的嘗試,自由的探索和學習。這樣他才能獨立的思考、懂得秩序。而這些能力將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媽,餵奶時您能不能別捏?”婆婆“指導”兒媳餵奶,寶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