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的本身即可見問題之存在,好像是在暗示二者不能兼得一樣。難道,不可以既擁有優秀,也擁有幸福?是的,本來優秀與幸福可以並行,但為了優秀而犧牲幸福的確是不少人實存的狀況。為了擁有看得見的優秀,我們已犧牲了看不見的幸福。所謂幸福看不見,是因為幸福只關乎個人的內在感受。而優秀,是比出來的,既然是與他人作比較而得出,那麼當然是看得見的。
如果是自己為了優秀而犧牲幸福,是你自己的個人選擇,那麼與人無尤,可今天想要談的不是自己個人的自主選擇,而是父母為了讓孩子得到所謂的優秀與只顧及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以犧牲孩子的幸福作為了代價。這個才是命案。
從何說起?就從孩子的敏感期說起。
孩子成長的敏感期中,其中一個很常見的,是口的敏感期,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老愛把手指放在口腔裡吸吮,再大一點,玩具與及能拿得上手的物品,都往口裡塞。這個時候,有一些家長,會把孩子的手拔下來,甚至有人,會在孩子的手指上塗辣椒油,以禁止孩子把手放在口裡吸吮。其實這是一件多麼不人道的事!嬰幼兒的感官發育還不完善,他在這個時候能與外界連線的感官沒有幾個,眼睛看的範圍也極有限,剛出生的前面幾個月看到的圖片都是黑白的,他只能透過手與嘴脣來探索世界,與外界連線。嘴脣的面板很細嫩,能比較敏銳地感知到物件的特質,或冷或熱,或硬或軟,等等。
而另一個敏感期,孫瑞雪認為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自我意識敏感期。1到2歲,是嬰幼兒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其主要表現是常說“我的”與“不”。很多對此不太了解的家長,會誤以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幹,或者以成年人的道德觀來看待孩子對一些物品比如玩具說“我的”,不給別的小朋友玩,這種現象是孩子自私,不愛分享。這個時候的孩子只是用“我的”與“不”來識別出他和別人是有差別的。父母要鼓勵與尊重孩子的意願,可跟他說,是的,這東西是你的,那個東西是媽媽的,那個什麼什麼又是那個小朋友的,你可以按你的意願來處理屬於你的東西,不過,你可以跟媽媽(或某個小朋友)交換來玩哦。
以物權歸屬來鼓勵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同時也鼓勵他可以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當一個人並不擁有某件物品時,他又如何能夠去分享他並不擁有的呢?當孩子說些沒有意義的“不”時,只需要帶著他去做該做的,並儘量避開與他的對抗,只說出正面的指令就是。
有一個孩子在六歲的時候,他爸爸買了一輛小單車給他,有一次,另一個小朋友想拿去玩,爸爸並沒有詢問孩子的意願,直接讓那個孩子拿去玩,這本來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只是那借去的孩子不小心把單車弄丟了,爸爸知道後,卻沒把這當成一件事,反而很客氣地跟那個借單車孩子的父母說,沒關係沒關係,壓根也沒跟自己孩子提起這回事。
這個孩子長大後,自信心非常低落,無論做什麼都沒動力,直到後來得憂鬱症,他尋求諮詢師幫助,與諮詢師對話過程中,說起這回事,單車丟失後,他從那個時候起一直認為自己不配得到作何美好的事物,從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自信心,與在小的時候在他身邊所能擁有的物品,與其家長的認可是密切相關的。
6歲前的孩子學習模式都是無意識的,對周圍資訊的吸收,無過濾,無理性,你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你給他黑暗,他接收黑暗,你給他光明,他接收的也是光明。所以若想讓孩子擁有積極與自信的心態,前提是,你要先看到自己哪部分在黑暗中,在消極中,這些黑暗與消極是如何破壞與打擊孩子的,從而去改正、扭轉,才能把光明的、積極的、有建設性的、鼓勵的,給予到心靈單純的孩子。若在孩子心裡栽培一顆樹苗的種子,不要驚訝於他可能會還你一座森林。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其思想主導的,而思維模式決定了一個人人生的格局與出路,思想的啟蒙,正好比是在孩子單純的心靈土壤中,播撒出了一顆細小的種子。
蒙臺梭利一直認為,兒童智慧發展的動機不來自於外界的刺激,而是來自兒童的內在。每一個人天生就有一種自我內在滿足的傾向,這是人性所然,好比水的特性,總要往低處流一樣。不給一個人得到內在的滿足,長大後,或防禦,偽裝自己的渴望,以免受傷,於是親密關係難以建立與發生。或從外界抓取,想要填滿慾望的鴻溝,卻永遠也得不著滿足,越發抓取,周而復始,徒剩關係的緊繃,永劫不復。又或是,自我無法得到滿足的渴望,希望藉著下一代的生命來得著延續,用他人獨立之生命來實現自我未競之意志。有聽說過嗎?
一個媽媽因為酷愛舞蹈,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身體受傷無法再跳,就逼著孩子學跳舞,最後,孩子不堪重負,自殺了。
有一臺灣富商,天天把自己的寶貝女兒捧上天,孩子的意願一得不到滿足,就會在地上打滾,只要孩子一鬧,這位父親就會認為是家裡的早教老師沒帶好,一年內換掉十幾個早教老師,到最後高薪也無人應聘。
這位富爸爸之所以如此寵愛孩子,是因為他小時候家裡窮,是爺爺奶奶帶大他的,他小時候對親子關係的缺失,希望在女兒身上彌補過來,以為無條件放縱孩子,無原則性滿足孩子,就是愛孩子,實際上只不過是(超乎他想象地變本加厲)以此來滿足他小時候在這方面的匱乏而已。
有些父母喜歡拿別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較,其心理機制不外乎是出於內心深處的恐懼與匱乏,因他自己的內心從小沒被滿足過,他的內心充滿了匱乏感,於是潛意識裡頭害怕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匱乏,就周圍看看,用外界的標準來給自己一個安全感與滿足感。只是,大多數人未必察覺到內心世界這些錯綜複雜的路線原來是這樣子走過來的。
那種對自我評價負面消極的影響是如何根深蒂固,我昨天算是略見一斑。昨天跟一位從事幼兒教育的老師說起我曾見到一個五歲多的女孩在看著鏡中的自己時,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漂亮啊。”當時我聽見了,沒有出聲,可是心裡卻覺得這個孩子好驕傲,好臭美,怎麼一點都不謙虛,真有點擔心她以後會不會只注重自己的打扮與外貌。這位幼教老師說,其實當孩子懂得關注自己的外貌時,不用擔心她只關注這方面,相反,當她有這樣的自信時,她會把自己其它方面都盡力做好,因為她知道其他人會關注她。我聽了後,心中倍感汗顏,如果是以前有這種想法,也罷了,時至今日,自己心中依然會抱著“認為自己長得美就是一種臭美的品德”的想法,可想而知,我們的自信是如何地在小的時候已被糟蹋。
在無我中重建自我,在負面消極裡立正向,在迷失與傷痛中,焦慮與張狂裡,依然相信愛的永恆,尋找愛與被愛的智慧連線點,這是一場革命,一場不見硝煙的革命。
標題的兩個選擇,如果讓我選,會選哪個呢?兩個也不想選,若給我願望能成真的魔法,我會盼望能夠引導孩子讓他擁有創造自我幸福,與他人幸福的能力,無論身處何方,無論心遇何境況,帶著他自身所擁有的潛能,釋放出來,成為身邊人的祝福,同時,成為他自己,成全他自己。
真正優秀的人,需要與生俱來,是花自香,是光自亮;也需要後天培養,刻意追求其卓越,也需要來自內心幸福源泉的滋養。一片葉子,在寒冬中若能成就一滴暖意——正如歐·享利《最後一片葉子》文中的那片藤葉,不也勝於在冷宮中獨放卻無人憐惜的玫瑰麼?優秀與幸福,只是他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演繹其人生的副產品,無意為之,已是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