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人的身體內必須的養分之一,但是關於寶寶要不要吃鹽,是新一代科學育兒的媽媽經常跟老一輩發生分歧的觀點。
新媽媽們通常都知道,1歲以內的寶寶是不應該吃鹽的,但在老人們的眼裡,多吃鹽長力氣,寶寶如果不吃鹽的話,哪有力氣呢?
鹽是日常飲食中所必須的調味品,它可以讓我們的飯菜口味變得更加豐富有味。
大人吃鹽沒多大影響,但是對於小寶寶的健康卻有著嚴重的健康危害!
俄羅斯的一位保姆因為僱主家的2歲男孩,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哭鬧,感到惱火,就把50g鹽全部倒進孩子吃的粥裡面,並逼著孩子吃下去。
在吃進這些粥之後,男孩很快就沒有了知覺,並且在送醫搶救之後不治而亡。
經過細緻檢查之後,警方的結論是孩子死於鹽中毒!
當然了,以上的案例也不是單個,想這樣孩子吃鹽過量致死的也不再少數。
3個月大女嬰緗緗,只是伯母在奶粉中加了4次鹽,就因高鈉血癥死亡。
煙臺市民李女士總覺得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手腳好像缺乏力氣,在她與鄰居聊起此事時,鄰居阿姨說不能只給孩子吃白粥,要給寶寶吃鹽才有力氣。誤信“吃鹽長力氣”的李女士開始往孩子的粥里加鹽,卻萬萬沒想到親手斷送了8個月孩子的性命。
之所以發生這樣讓人痛心的事情,就是因為媽媽給寶寶的粥里加入了過量的鹽,寶寶由於攝入鹽太多,導致高血鈉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01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 版)》指出:成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應不超過2000mg(相當於5g食鹽),7~24月齡嬰幼兒的鈉的攝入應不超過350~700mg/d,相當於0.9~1.8g鹽。7~24月齡的嬰幼兒的腎臟、肝臟等各種器官還未發育成熟,過量攝入鈉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
1g鹽=400mg 鈉,因此,寶寶1歲以前鈉的攝取,完全可以從母乳、配方奶以及自然食物中獲取,如果額外給寶寶吃鹽,給寶寶帶來的危害真不少。
易挑食、偏食
過早加鹽會使寶寶對食物本身的味覺感知發生偏差,以後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對調料、新增劑的口味產生依賴,易挑食、偏食。
腎臟負擔大
咱們吃的鹽都是經過腎臟處理,會隨著尿液排出。
但1歲內的寶寶腎臟功能還比較弱,無法處理過量的鹽。
過早接觸食鹽或重口味飲食,不僅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造成腎臟功能紊亂,還可能增加日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使寶寶容易感冒
過多攝入鹽分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從而使細菌和病毒存在於上呼吸道;
高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細菌,使病菌乘機“興風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高鹽還可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如上所述,1歲內的寶寶完全可以從奶和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鈉,額外新增的食鹽只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危害。
對於腎臟功能成熟的大人來說,攝入的食鹽,正常情況下是多食多排,少食少排。
但對於寶Bora說,腎臟發育不完善,並不能像大人那樣吃多少排多少,如果過早新增食鹽,且長期食用過量(味重),會造成寶寶腎臟功能紊亂,嚴重者會導致不可逆的腎衰竭。
此外,過早新增食鹽等調味品會增加日後高血壓風險。
高血壓流行病學研究調查證實,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的患病率均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
02
那麼寶寶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吃鹽呢?
1歲以下的寶寶,絕不額外加鹽!
1歲以下寶寶每天喝的奶+輔食,這些東西都是含有鈉元素的,每天350mg的鈉攝入量,只靠喝奶和食材中天然就含有的鈉元素就足夠了,所以完全不需要再額外新增鹽。
1歲以上,能晚加就晚加!
中國最新的膳食指南建議:1歲以後,孩子可以逐漸嘗試清淡的家庭飲食。
注意!是清淡的家庭飲食,所以不是過了生日這一天,寶BMW上就可以和咱們大人吃一樣的飯了!
具體哪一天開始吃,還是要根據每個寶寶和每個家庭不同的情況而定!小編的建議是:咱們能晚加就晚加!
03
吃鹽的問題一直是孩子養育中比較大的爭議點,老人們很難理解寶寶不用吃鹽的理念,年輕家長們接受觀點但表示很難做到。
小編想給大家的意見是一開始就要吃清淡,由家長來主導寶寶的口味,好不好吃,是寶寶說了算,不用靠你那吃過香、喝過辣的重口味來判斷。
在這兒也要提醒各位寶媽,親朋好友聚會啥的,不要因為拉不下面子而不拒絕親友給孩子的餵食,小朋友吃過鹹的有味兒的,不接受清淡食物的現象很常見。
自己的娃自己做主,也可以分享家人朋友們看看,不給孩子吃鹽,是對孩子的愛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