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秋分節氣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1、Sunny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一天中白晝短於黑夜,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

2、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

3、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日平均氣溫可下降到22度左右,秋分候逐漸步入深秋季節。

二、秋分前後是最易生病的季節

1.季節交替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身體一時無法適應,就如同高原反應一般,容易發生疾病。

2.秋季空氣乾燥、晝夜溫差大,導致人體的呼吸道系統、熱平衡系統以及面板的免疫力下、無法適應,自然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3.很多人在夏季時食慾不振、偏愛冷飲,這樣導致了脾胃受損,身體中一些營養素的缺乏,這些都容易引起疾病問題。

4.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要多注意養護孩子的“肺”,秋季,也可能是個“多事之秋”,脾胃功能面臨很大挑戰。脾肺常不足是小兒的生理特點,在此秋季則更需注意養護。

三、秋季常見疾病預防

1. 降溫——呼吸疾病

秋分後天氣轉涼,若下雨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冷空氣會刺激面板,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問題。

所以在秋分時節做小兒推拿可以為孩子防秋燥的同時還起到養肺潤肺的作用,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2. 秋燥——面板乾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此時容易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面板瘙癢、乾裂、流鼻血等症狀。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注意涼躁引發的各種疾病。

秋燥傷肺,肺是人體比較柔弱的器官,它喜歡溼潤討厭乾燥,秋季特別容易受到外來邪氣的侵襲。

秋分以後天氣漸冷,氣溫會以涼燥為主,即在燥的症狀外,人體還會增加受涼的表現,如畏寒怕冷、咳痰發白等。故此時亦須注意防寒保暖、固護陽氣,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適度“秋凍"。睡覺時要蓋好被褥,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要注意固護脾胃,以防寒冷刺激引發舊患。

3. 貪涼——腸胃疾病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寒涼食物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在夏季,人們為了防暑降溫,往往生食大量瓜果、寒涼食物,損傷脾陽,脾陽不振,則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還有的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這種病毒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傳染性很強,在幼兒園、學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很容易出現大範圍的傳染。最容易發生在 6 月齡~2 歲的嬰幼兒身上。因此在此時要額外注意衛生哦!

5.蟲蟎——過敏鼻炎

秋季也是過敏高發的季節,這與秋季的氣候特點關係密切。

秋季風大,花粉、塵埃都彌散在空氣中,易引起過敏。另外,秋季溫度溼度適宜蟎蟲的繁殖,易引起過敏。

四、秋分以後孩子應注意什麼

秋分以後體內的陰陽之氣會順應自然界中陰陽的變化,陽氣逐漸收斂潛藏。在秋分時節,人體的陽氣如同一扇門剛好關到一半。這個時候,要注意勿動陽氣,勿擾亂陽氣收斂潛藏的樞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可見秋天是一個要注意養收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不宜讓孩子晚睡,同時入夜之後也不宜做劇烈運動,應安神寧志。

秋分時節要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不要再吃冷飲、熱氣上火的東西,飲食應以清淡、溫熱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葷素夾雜,可以提高營養的吸收率。可食用瘦肉、家禽、魚、奶、豆製品及蔬菜水果等。時令水果中,梨和甘蔗具有健脾、益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五、小兒節氣養生推拿之秋分

節氣前後氣溫氣壓經常升高或下降,人體容易生病,“節氣推拿”就是在節氣前後,結合小兒自身的體質特點,採用穴位推拿方式,最大限度的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對環境變化、抵禦疾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肺主治節,臨床上小兒肺系疾病居多,在季節變化之季呼吸道感染疾病尤為增多。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如果人體自我調理機制不能對應天地陰陽之變化,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

1、補脾經

2、揉板門

3、順運內八卦

4、補腎經

5、揉二馬

6、補肺經

7、摩腹

8、揉足三裡

9、捏脊

10、揉湧泉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日本小孩贏在起跑線?對比中日幼兒園,差距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