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楊老師,你說:“對孩子不要引導,而要跟隨。”我是搞教育的,看了很多書,越看越迷茫,有的書說不要“教導”孩子而要“引導”,你今天一說我又迷惑了。比如我一直試著不讓孩子覺得我在教育他,一般是聽他說,問他想怎麼做,如果我覺得不太對,我會引導他。可你一說跟隨他,我不知道怎麼做了。比如你知道孩子選擇是錯誤的,那我們家長怎麼去跟隨呢?

“引導”和“教導”有什麼區別呢,都是一樣的。“透過跟隨而帶領“,尤其是女人一定要學會。女人就是透過跟隨男人從而帶領男人,大部分女人之所以不能帶領自己然男人,是因為她不願意跟隨男人。

這幾天我一直在畫這個陰陽圖,各位,請問是陽魚是帶領陰魚呢,還是陰魚跟隨陽魚呢?有沒有發現不管陰魚和陽魚,都“跟隨”也都“帶領”,這才叫陰陽和合,陰陽互生,陰陽互化,這才叫道。

陰陽一和合,氣就運轉。為什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只有一個女人生活,枯陰不生,只有一個男人,獨陽不長。這個世界就是由陰陽夠成的。

所以單獨的“跟隨”是陰,單獨的“帶領”是陽,都不行。只有通過陰和陽才能運轉,這就是太極圖,是道。你的頭腦會說,怎麼又“跟隨”又“帶領”呢?跟隨就是跟隨 ,帶領就是帶領。你會發現頭腦這個二貨就理解不了。

“跟隨”與“帶領”,一陰一陽

設想一下,你的孩子想向東,你說:“不,我要引導你向西”,結果兩個人對抗。如果他向東,你說:“來,我們一起向東”,生命就是關係,關係是不是好了?這時你是不是可以跟他分享,你分享他是不是就聽了?如果他向東,你向西,你跟他分享他聽不聽?他不僅不聽,他會給你對著幹。如果你跟著他,向他分享:“其實向東向西都有各自的好處,向東向西都能到達,因為地球是圓的……”他會問:“都可以嗎?那是不是也可以向西?”

如果你說:“那不行,明明向東是錯的,怎麼能向西?”是的,那個人明知道是錯的就是不改。因為他有一個自我,任何人都渴望自由,都不希望被別人控制,都想做自己,所以有智慧的人都允許別人做自己,從而別人也允許他做自己。

所以劉邦如果沒有張良怎麼能做皇帝,張良怎麼才能讓老百姓遠離戰亂之苦呢,他跟著劉邦,他不斷的在帶領劉邦,劉邦感覺很好,因為他覺得他在帶領張良。就如姜子牙,他跟隨周文王,諸葛亮跟隨劉備……劉備覺得他是皇帝,可是你看他的抉擇,是聽誰的多?如果諸葛亮說他來當皇帝,你覺得他們還能走下去嗎?

女人要“相夫教子”,這個“相”,是丞相的“相”,宰相的“相”,妻子對於丈夫就像是軍師,是張良,是姜子牙,是諸葛亮。妻子要像宰相輔佐皇帝一樣輔佐自己的老公。

可惜現在的女人,不想像張良,都想當武則天,想當皇帝。武則天最後把天下又還給他的孩子呢?因為最後她真正的開始修身齊家了。她的師傅是神秀大師,到了晚年她了悟了生命的真相——陰就是陰,陽就是陽,陰陽顛倒,乾坤顛倒。

自古以來,男人是陽,女人是陰。陽在外,為動,陰在內,為靜,這是文化,這不是知識。按著西方的知識,男女平等,男人可以實現自我,女人也可以實現自我,男人工作,女人也可以工作,女人回家做飯,男人也應該回家做飯……這是西方的邏輯。如果知識和文化,違背了道,就會傷人很深。

透過跟隨而帶領,怎麼樣跟隨而帶領?

我的大女兒2012年報考大學的時候,她特別想報考中國美院,但那年中國美院報的人特別多。她擔心考不上,也不能上四川美院,她天天頭疼,問“爸,我該報哪個?”我夫人說:“你也不給孩子出出主意”,我說:“我不敢”。

最後一天,下午六點要截止,她又來問我:“我如果報中國美院,考不上的話,連四川美院也上不了了; 但如果我報四川美院,我考的好了,我就會後悔一輩子了”。

我說:“我不知道啊”,但我知道此時我需要給她一個協助,需要透過跟隨而帶領。

怎麼透過跟隨而帶領?就是“多問少答”。“問”遠比“答”更有智慧,問問題的角度就體現了你智慧的程度。

當你問的時候,其實答案已經呈現了,因為“問”和“答”一個陽,一個陰。

“問”和“答”是一體的兩面,“問題”是我的手掌,“答案”就是我的手背。手掌一出來,手背自然就出現了。問題是你問不出來問題,所以你才沒有答案。

“問題即答案”,在頭腦看來,這是不合邏輯的。邏輯是你要問出一個問題,然後找那個答案才有答案。而“文化”認為,問題即是答案。問題是陽,答案是陰,有陽就有陰。答案就在問問題人的心中。

“透過跟隨而帶領”,就是跟隨他的問題,讓他找出他的答案。

所以我問我的女兒:“你到底想報中國美院還是四川美院?”這就是跟隨,問她到底在擔心什麼。而不是直接告訴她報哪個,直接告訴那是“帶領”。她說:“我想報中國美院,可是11年總共報了4萬9考生,但12年一下報了9萬多,增加了一倍。我的分數和去年的分數是一樣的,而報考的人數多了一倍,萬一今年的分數線高了,那我就上不了。”

我說:“那如果增加了一倍,分數線一定會提高嗎?”這是一個核心問題,如果我不跟她,我怎麼能問出這個問題呢,我怎麼知道那一年人報的多呢,是她告訴我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別智慧的人,就是六祖慧能。他的大師兄寫了一首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六祖慧能,一個字也不認識,說他也有一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隨大師兄,又帶領大師兄一步,從“有”帶到“空”。

真正的智慧是“透過跟隨而帶領”

我的女兒聽了這個之後,說:“那不一定。”

我問:“那你怎麼知道人數增加了,分數會不會增加呢?”

她說:“我知道了,我查一查這新增加的4萬多 主要是哪個省,如果他們今年的文科分數線增加了,那就說明增加的可能性比較高……”

她一檢視到增加的人主要在江西等三個省,他們的文科分數線都下降了,而河南的分數線還上升了。

於是她說:“我知道報什麼了……”,一個月後,她被中國美院錄取了。

她說:“爸,看我選的”

“你選的?”我心想,“爸爸不問那個問題,你還在那兒折騰吧!”

但是她覺得她厲害,我也覺得我厲害,這就是“雙贏”

如果孩子說向東,你說向西,你看就是雙輸。

如果你說:“咱們向東”,他會覺得:“你看媽媽都跟著我向東,我多厲害”,在厲害的時候再給他分享,東西都有好處,都有壞處……

這是不是聽起來不符合邏輯,是不是做起來覺得很麻煩,還得先跟後帶。頭腦這個玩意很喜歡簡單粗暴,直接有效的方法。“不行,必須跟著我向西”,他是可以跟著你向西,但關係就破壞了。有一天當他能量足夠,跟你對抗的時候,你就完蛋了。

先跟後帶,即可以帶領對方,又可以保持關係,又可以讓人家覺得自己厲害。所以一個女人是不是應該學習先跟隨一個男人,再帶領一個男人的智慧?

如果你跟隨那個男人,那個男人會覺得你們是一心的,他會心平氣和的聽你想法,他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把你的考慮進去,做出決定 。

舉個例子,我大哥家孩子要結婚,二哥說你要回家。我說我太忙不能回家,他說顧不上就不回吧。過了一禮拜,他說:“你不回去也行,老大孩子結婚,是一件大事,他肯定希望他弟弟回去,而且孩子也希望叔叔能到家,你要能回去更好了。”他也沒再說什麼,我就開始思考了:“他說的也對……我看看我的時間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如果可以就回去。”你看他已經影響我了。

先認同,再跟隨再帶領。

你在完形學到是關於反頭腦,反邏輯的文化的東西,這才是智慧,不要只是跟隨頭腦去找那個東西。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被罵哭,為啥還伸手讓媽媽抱?看完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