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在微博看到一則奇葩新聞——又雙叒叕有家長吐槽老師給學生科普性知識。

這名老師只不過給學生們講了懷孕的生理過程,就被家長威脅揚言要告到校長那去。

不過,家長的“憤怒”迅速引來了網友的群嘲——9歲還不能聽“這些事情”,難道等著讓強姦犯和戀童癖來教嗎?

每次提到普及性教育這個話題,很多人都跟這位家長一樣,把“性”視為洪水猛獸、影響孩子身心成長的惡魔。

彷彿他們都是捏著鼻子、忍著噁心才完成了造人活動。

這類家長總以為性教育沒有必要,等孩子們長大了自然可以“水到渠成”。

但實際上,沒有正規的性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們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通過各種不靠譜途徑“自學成才”,而別有用心之人則在陰暗的角落伺機而動。

早有研究表明,兒童在3-5歲時就開始有明確的性別意識,因此大人不能再將他們視為“無性生物”,性教育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說到這裡, 不得不提到“童話大王”鄭淵潔。

最近,他因為在一檔節目裡談及自己如何給兒子科普性知識而登上了熱搜。

在教育領域,“小學畢業生”鄭老師可是非主流教育的代表人物,他曾親自編寫教材,讓兒子鄭亞旗脫離九年義務教育,在家完成了私塾學業。

而讓鄭淵潔大膽談教育的節目,便是最近悄悄上線的——《告訴世界我可以》。

這是一檔以兒童成長為主題的綜藝,採用場外真人秀和演播室觀察結合的形式,每期邀請幾位明星嘉賓,與專業的心理學教授一起,觀察不同家庭中的萌娃成長故事。

頭兩期的明星嘉賓,便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與他的兒子鄭亞旗,以及麻辣段子手傅首爾。

比如談到何為單親家庭,傅首爾直言不諱——

並不是離婚家庭就叫單親家庭,當一方的付出和陪伴完全佔主導,另一方是缺失的,這就叫單親家庭。

已為人父的鄭亞旗也應聲附和——好多沒有離婚的家庭,都是“喪偶式”生養。

比如談到未成年人性教育這個話題,鄭淵潔嚴肅說到——

我們常說要保住孩子的好奇心,但只有一件事不能讓孩子好奇,就是性。父母不能讓孩子在十八歲之前去“探索”這件事,而是應該一步到位地告訴給他們。

引發這幾位嘉賓金句頻出的,是一位帶著4歲女兒騎行去拉薩的90後單親爸爸阿鈄。

因為今年的疫情,阿鈄的生死觀忽然有了質的改變,萌生了帶著女兒去拉薩的想法。

在徵得女兒同意後,父女倆就踏上了朝聖之旅。

阿鈄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女兒看遍世界,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

網友們都被父女倆的神奇旅程所打動,他們的故事也一度全網瘋傳。

然而熱度過去後,阿鈄還要面臨一個事實——女兒開始意識到,自己出生在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身邊沒有媽媽的陪伴。

每當外出遊玩,她都會偷偷看那些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小朋友,轉頭就對阿鈄更加依賴起來。

這種依賴貫穿了生活的每個環節,也讓阿鈄產生了身為人父的困擾,如何跟女兒解釋單親家庭,如何讓她有明確的性別意識,這些都只能小心翼翼地進行試探。

在觀察拍攝中,阿鈄通過玩遊戲的方式,逐步告訴女兒,她也有一個愛她的媽媽,而且“媽媽是我們的共同朋友”。

之後又跟女兒提出分床睡,間接地讓她形成一種性別意識。

總得來說,阿鈄在育兒過程中的幾次嘗試,都是相對正確的選擇。

不讓孩子受到父母婚姻的負面影響,不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對性別的困惑,才是每個父母應有的技能。

這正是《告訴世界我可以》的一大特點,鏡頭捕捉到的是每個家庭最真實的親子狀態。

這種旁觀視角,可以讓每個觀眾更加客觀冷靜地去面對家庭生活中的難題。

比如片中提到的“球球一家”,就融合了一系列看似無解的“史詩級災難”。

4歲的女孩球球,是個標準的倔強一姐——她集父母寵愛於一身,經常任性耍賴,豆大的眼淚可以一秒鐘抵達戰場,讓父母很是頭疼。

而球球哭鬧的源頭之一,就是尚未開口說話的弟弟。

每當嫉妒心作祟,她都會以“我不舒服”為理由,博取父母的關注。

對於球球來說,弟弟是跟著他們一起生活的“外人”,自己才是爹媽“親生的”。

這種大寶吃二寶醋的局面,幾乎每個二胎家庭都會面臨,但並不是每個經歷過這種大場面的家長,都能應對自如。

很明顯,4歲的球球雖然語言表達能力出眾,但根本沒有做好當姐姐的準備。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球球的父母。

球球之所以認為“弟弟不是親生的”,是因為父母對兩個孩子並沒有一碗水端平。

平時一到飯點,爸爸就會單獨給球球餵飯,而弟弟則讓阿姨照顧,所以球球才會說“弟弟是姨姨的孩子”。

另外,對於球球排斥弟弟的虎狼之詞、在超市裡“不買就不走”的耍賴行為,父母都沒有及時制止和糾正。

這無形中給球球形成一種錯誤的意識——欺負弟弟、任意妄為都能得到父母的支援,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球球變得頑固任性。

面對她的無理取鬧,父母的應對方式,也讓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爸爸先是給球球扣上了“自私”、“不乖”的帽子,

之後命令球球停止哭鬧未果,就把她關進了“小黑屋”。

在這一連串的定罪和懲罰下,球球被迫與弟弟握手言和,但內心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

在這一期的家庭觀察中,球球家的故事被劇組貼了最多的“科學提示”,言簡意賅地指出父母有哪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

很多場景估計都能喚醒小夥伴的童年陰影,想起被家長唸叨“你是個大孩子了,不可以這麼自私,要讓著弟弟妹妹”……

表面上看,父母管教任性孩子的做法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片中球球的無理取鬧,正是父母一次次縱容和默許的結果。

在嘉賓鄭淵潔看來,球球家的情況解決辦法只有一個——

如果你想讓孩子改掉毛病,那就先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掉,因為孩子的毛病都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

其實在前兩期節目中,家庭觀察和嘉賓探討涉及的話題還有不少,比如如何看待孩子“膽小”的問題,挫折教育是否有必要等等。

因為教育這件事本就是動態的,沒有人天生適合做父母,但所有人都有能力在這過程中,去不斷進行自我提升,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樹立一個最生動的榜樣。

我知道每當談及教育話題,總會有人說“這事兒根本沒那麼簡單,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

但在我看來,這話恰恰是最糟糕的“過來人”經驗,是家長不願做出改變的藉口。

他們就像開頭提到的那個揚言要狀告老師的家長一樣,完全憑藉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控制和限制孩子的人生。

從這個角度看,《告訴世界我可以》的內容,其實適用於每個人。

不管你已經為人父母,或者還是個“寶寶”,都能從這些真實的家庭故事中進行一次有關成長的反思,這樣的綜藝才值得登上熱搜。

最新評論
  • 1 #

    犯罪分子永遠不會嫌女童有多小

  • 2 #

    惡魔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小的。

  • 3 #

    你嫌小孩太小普及的早,壞人不會嫌棄你家孩子小

  • 4 #

    性教育真的不管對於男孩女孩都很重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該跟孩子普及,,,就算表達不好也應讓孩子明白最基本的男女有別,,中國在性教育方面是真的。。。不咋滴。。。。

  • 5 #

    其實從聽懂話,知道男女之分的時候,就應該開始性教育了(我沒打廣告)《兒童百問百答-青春期與性》也是不錯的

  • 6 #

    只要她有一丟丟好奇,我就準備給她來個全面大科普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順產和剖宮產到底哪個好?為啥女星大都只剖不順?原因過來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