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以後終於可以解放雙手,解放思想,終於可以過自己獨立的人生,只要早晚接送孩子就可以了。但其實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才進入了對父母真正的考驗,這時的孩子開始有了面向社會的社會化人格,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交際圈子,每一個孩子在家中相信都是小公主,小王子,到了幼兒園真的能與人相處那麼融洽嗎?適應過程對孩子來說都是有周期的,大概在一個月之內都能夠適應好,可在孩子成長期間避免不了的會發生矛盾。而每個幼兒園當中又有一些看似比較厲害的淘孩子,總是喜歡去欺負別人,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呢?
看到孩子挨欺負,家長會有哪些做法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在幼兒園同樣如此,孩子多了自然會有爭爭吵吵的時候。孩子之間的互相傷害,父母的心裡是最難受的,但見到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很多父母也許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但父母的做法卻截然不同,大多數父母會歸納成這幾種型別?
第一種,告訴孩子今後要躲著這種愛欺負人的孩子,不要和他一起玩,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傷害。這就像很多人說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性格不投緣就不要在一起玩。父母也許會這樣教育孩子,可在孩子的世界中真的是這樣嗎?對於小孩子來說,今天爭爭吵吵,也許沒過五分鐘,轉手就可以握手言和。真正躲避傷害他的人,就可以避免類似事情發生了嗎?父母要清楚所有的問題沒有解決就等於是一個腫瘤,所以,遇到事情不要只想著讓孩子去躲避。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夠讓孩子真正的解決。
第二種,在認同孩子情感的前提下,詢問孩子的解決方案。孩子的那些有五花八門的答案,有的孩子可能出於膽小會躲避。爸爸媽媽也要給諮詢,孩子躲避危險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許有的孩子內心會非常不服,也要反抗,這樣可以嗎?當然!家長也要告訴孩子這是可以的,他欺負你,你自然可以反擊,你可以大聲的告訴他,不可以欺負我。但是這種行為一定要就此而止,不可以用暴力去欺負其他任何的朋友。父母所要引導的是鍛鍊孩子的思維意識,同時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能夠有遇到挫折的時候,有勇氣,但不是培養孩子的暴力傾向。遇到事情讓孩子能夠學會去解決,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賀的事情,雖然在這件事情當中孩子是先受傷害的那一個,但在今後孩子一定會有所長進。
第三種,父母的保護慾望爆棚。立刻帶孩子去討說法,其實這種做法是最不推崇的。對孩子來說只能變得更加膽小懦弱,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如何解決,而且在孩子當中也會打破一種相對平衡的關係。也許很多人會說,對於小孩子的矛盾,家長如果不幫助解決孩子可能處理不好。
但這是父母的解決,也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會給孩子的內心增加了懦弱的砝碼,在心理上給孩子勸慰和疏導,在背後的時候去和老師溝通。每一個父母的心情都是同樣的,當自己的孩子受欺負時都想要出手去橫加管控,更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但父母要清楚保護得了一時保護不了一世,永遠都要學會讓孩子主動去面對問題,所以,家長不如選擇第二種做法。這才能夠讓孩子面對未來社會,是避免發生更大的危險,不知道如何應對。
不想讓孩子不受欺負,家長應該如何引導?第一,不要強化淘氣孩子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家長在言語中總是會把一些愛欺負人的孩子貼上一些標籤,比如霸道,厲害。而且家長還會不斷地叮囑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玩,這些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是會在孩子的內心產生畏懼感,當面對這個孩子的時候,會認為自己就是打不過他的,或者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應該讓著他。其實在孩子的世界中很多問題非常容易解決,並沒有大人所想象的那麼複雜。所以,不要主觀上給孩子去下定義,更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受影響。
第二,讓孩子學會體驗過程。
就如同第二種媽媽的做法,讓孩子一味的忍讓包容,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軟弱,而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性格的做法,才能夠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相處模式。同時能夠培養孩子面對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不妨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第三,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孩子的世界中發生矛盾的是同齡人,所以,家長不要強加參與,要學會讓孩子通過自我的方式去保護自己,對於一個小孩子,即使真的發生矛盾,也不會出現太過危險的事情,孩子之間的內鬥。即使是暴力也是差不多的。所以,這時讓孩子自己找到反抗的手段,是大聲的呵斥對方,還是自己去和老師訴求,這些才能夠讓孩子找到保護自我的方法。提高孩子的溝通技巧和反抗手段,這也能夠有效地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第四,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不論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什麼樣的危險和處境,家長一定第一時間給予孩子情感支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最真誠的援助孩子的內心,父母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而對於很多內向的孩子也許不喜歡交流,通常會小心翼翼地觀察周圍環境,這時就很容易被欺負,家長一定要能夠有所察覺,對孩子的情感給予正確的疏通。這才能讓孩子在面對無助的時候首先想到父母,而且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站在他這裡的。這才能夠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第五,家長要知道判斷形勢。
社會是複雜的,人與人之間更是複雜的,很多時候做到知書達理的家長值得稱讚,但也要判斷髮生矛盾的另一方是什麼情況,有很多熊孩子是因為有了熊家長,所以才會這樣。對於熊家長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受其影響。更要理智的去處理問題,儘量做到理智的態度和對方去協調問題,不要左右別人的教育方式,但也不要用別人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作為父母的初衷是儘可能的保護好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同時讓孩子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在學校真的出現了被欺負的情況,家長一定先確認好事實,不要搞無謂的碰撞,更不能夠只聽孩子一面之詞,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出於保護自己或者其他原因也會有適時的錯判,所以,遇到事情不要衝動,做到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孩子,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讓孩子逐漸的強大起來,不要讓孩子成為眾人中的軟柿子,這即使在工作中也會被所有人呼來喝去。學會鍛鍊好自己的孩子的意志,磨練好孩子的品格,這樣就不能夠讓輕易讓別人欺負了。孩子之間的摩擦屬於正常現象。隨著孩子的增長,慢慢也會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