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老人們常說,孩子到了5、6歲的年紀,就到了“貓嫌狗不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熊孩子”往往格外淘氣,經常讓家長們操碎了心。尤其是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對孩子們便格外寵愛,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大部分家長都會任由孩子哭鬧或者從了孩子的心願。但,在面對孩子們無理取鬧的事情上,不同的教育方法卻有著不同的效果。

鐵蛋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就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心中的“小皇帝”,尤其到了6歲之後,更是蠻橫任性,變成了小區裡的孩子“小霸王”。為了讓鐵蛋高興,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有一天在商場裡,鐵蛋又看中了一個變形金剛玩具,但同款玩具家裡已經有3個了,每一個買回去鐵蛋都不怎麼玩,後來甚至連包裝盒都懶得拆了。

鐵蛋的媽媽告訴鐵蛋:“兒子,這個玩具家裡還有1個沒拆開的,咱們回去玩那個好不好,跟這個一模一樣。”鐵蛋媽原以為孩子會聽自己的話,沒想到鐵蛋一把甩開媽媽的手說:“不!我就要這個!”

鐵蛋媽又耐下心來給兒子解釋了幾句,沒想到兒子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大哭,一邊哭一邊大聲喊著:“我就要這個!我就要這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鐵蛋媽的臉上也一陣白一陣紅,心裡也來了勁:“我不信管不了你”,她一把拉起鐵蛋後狠狠的打了鐵蛋屁股兩下,從小嬌生慣養的鐵蛋哪受過這樣的委屈,一瞬間嚇得忘了哭,任由著媽媽帶著他回家。

當孩子總是無理取鬧時,家長們應該怎樣教育呢?

1、學會拒絕

在教育孩子時,很多人都會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藉口原諒他們犯下的錯誤,而也是因為這個理由,孩子們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哪怕他們的行為或慾望不屬於正確範圍內。這種看似“愛”的行為往往會變成孩子無理取鬧發育的溫床。面對孩子不合理條件或行為時,家長應該適當拒絕,一方面不養成孩子嬌慣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開始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控制,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

2、不要使用暴力

很多家長尤其是在公眾場合面對“熊孩子”無理取鬧時,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便用暴力手段對孩子進行壓制,殊不知這種方法只會適得其反,會在家長和孩子之間開展一場“拉鋸戰”,比比誰耐力久,誰力氣大。往往會“兩敗俱傷”,還在公眾場合產生不好的影響。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對孩子好言勸告,如果勸不管用的時候,可以採用“冷處理”,孩子們自己“表演”覺得沒趣兒的時候,自然就會停止哭鬧。

3、正確引導

在平時育兒時,家長們就要給孩子們做出正確的引導。比如定期建立願望清單,把孩子想要的東西寫進去,讓孩子通過自我表現來積分獲取,或者讓孩子力所能及的幹一些家務,來換取自己的願望實現。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不“熊”,也能夠更早的讓他們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在什麼時候成長最快?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