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這是曾經思考過無數次卻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這期,分享來自昱昱樺木老師的文章《以愛之名,雲澤生命》,也許,這裡能找到答案......
01
生命是什麼?是徐志摩撐著著小舟在金色夕陽下《再別康橋》的詩情畫意,還是老舍張燈結綵慶祝《北京春節》的溫馨?是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樂觀,還是李易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惆悵?古往今來,無論文人騷客們的對生命的思索如何輾轉變換,悠悠千年歲月沉澱下最璀璨的思悟:唯有愛,是生命永恆的主題。翻開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一股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陽光頑皮的灑在一行字上,對我說要懂得欣賞生命的多姿,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享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作為一名老師,每時每刻,我都盡情徜徉在孩子們鮮活的生命海洋中,我們共同沐浴在美好的陽光下,成長在校園這片淨土上。漸漸的我懂得,唯有愛,才能潤澤生命。
02
我所在的班級裡有一位特殊的孩子。她叫沈炎圓,今年11歲,正值花季的孩子,本應在校園裡和夥伴們一起沐浴知識的陽光,在歡聲笑語中成長。可是,無情的病魔卻纏上了她,讓這個原本快樂陽光的姑娘飽受病痛的折磨。2022年5月14日,她被確認為急性淋巴白血病。這個病除了經頻繁地進行化療以外,還需要花費高昂的醫療費用,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母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已經負債累累,是看見日漸好轉女兒,卻又不忍心放棄。醫生說,只要堅持接受治治療,孩子是可以康復的。但鉅額的醫療費用成了眼前的大難題。
03
那一刻,我不僅是是塑造孩子靈魂的工程師,也是潤澤生命的踐行者。愛,是為小圓籌集善款;是手把手教小騫寫的毛筆字,是獎勵孩子們的甜甜的糖果,是送給家境貧寒的小琪那一件乾淨的白襯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生命之花因為教育事業而綻放光華。正是因為與愛同頻,與生命共振,讓我更加深地領會到愛的力量,生命中因為有了愛的參與,便多了幾分顏色,多了幾分絢爛的微光,在驕陽下綻放!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曾說,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並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於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是應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我對孩子們的愛,將感染他們愛我們的家鄉,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閣樓寄語這篇《以愛之名,潤澤生命》讓編者思考良久,也許教育的最終是教會孩子珍惜生命、敬愛生命?又或許,是讓這份愛伴隨著他們一路的成長?就像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祝小朋友早日康復,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做那純潔無憂的片片雲,擁有明亮湛藍的天空~- END -封面 / 網絡作者 / 昱昱樺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