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並非犯錯了的人都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且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原諒自己犯錯,但是一旦別人犯錯誤的時候,就不會再有這耐心了。

吃晚飯的時候四歲的孩子拿著玩具一直不肯放。媽媽叫了幾遍他都不迴應。媽媽覺得非要和他發火他才能夠聽懂,便氣喘吁吁地把兒子玩具搶走了。這下可讓兒子生氣了,哭喊著要把玩具拿回來。媽媽特別生氣的把兒子一頓說,但是說完他之後又看著他那可憐的樣子。擔心自己說的太過嚴重,讓孩子的幼小心靈受到創傷。

不少媽媽都有類似的困擾,孩子犯錯的時候,當我們批評他的時候,我們又擔心會讓孩子受到傷害。但是不批評,他又不會長記性。這該怎麼辦呢?

有些家長建議直接懲罰孩子,但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

泰戈爾曾經說過,“上帝對人說,我醫治你,所以要傷害你。因為我愛你,所以有必要懲罰你。”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吧。

一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覺得自己用懲罰的方式是愛孩子,想通過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自己犯錯的原因,並且希望孩子能夠改正他這個壞毛病。

“說幾次啦,叫你吃飯的時候不要玩手機。今天就罰你不準帶手機去學校。”在飯桌上媽媽高聲的呵斥孩子。但是手機本來是方便孩子與家長進行聯絡的,媽媽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是否有違當初購買手機的初衷呢?

“告訴你不要把東西亂丟,你現在越來越像爸爸了。東西丟到哪裡都是,把自己的房間弄得像豬窩一樣,要不要再給你買一袋兒豬飼料呀!”早上整理房間的媽媽頭疼的大喊道。

雖說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批評少不了,但是批評孩子的時候還貶低了孩子的父親。這種方式往往能夠讓孩子也以同等的態度去對待父親。同時過度的貶低孩子,往往使得一些孩子對自己有較差的評價。而一旦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較低,他們便很難有自信心去完成一些任務,所以打擊孩子的方式真的不適合那些內向害羞的學生。

家長該如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

舒天丹說:“教育孩子就像養花一樣,精心灌溉才能成功。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養好一盆花。不懂得養花的人就要向他人學習。”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自我提升教育技巧,也要引導孩子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漸學會反思。

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就像一棵小樹一樣,需要不斷地幫助他們修剪枝丫,他才能夠長得更加繁茂和美麗。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孩子出現一些較大的差錯的時候,家長肯定十分憤怒,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免自己發脾氣,使得孩子的情緒也被點燃。管住自己的情緒後,家長可以這樣和孩子對話。

“剛剛那件事情你能告訴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嗎?這種方法真的是對的嗎?既然你認為它不正確,那麼該如何修正它呢?”和孩子講話之後家長要在一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描述,不要打斷孩子。

如果我們的孩子堅決認為他們沒有錯誤。那麼我們可以這樣引導他。“現在事情發生的結果是你想看到的嗎?你覺得這是你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嗎?”

“既然不是的話,你可以總結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看一下哪個步驟使得結果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通過提問的方式慢慢引導孩子逐漸回憶經過,並且讓他們自己去總結。孩子自己總結經驗能夠讓他們更加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正確“剪枝”行為,才不會傷害到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便需要不斷地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更加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努力。”確實想要更好的與孩子溝通,家長首先就要提高教育技巧。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關注孩子的情緒。

批評孩子的場合需注意。

在街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當著眾人面指責孩子的家長。調查顯示,往往長期在眾人面前受家長指責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較其孩子會更加薄弱。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針對這件事情來討論,而不是過分的強調孩子的過錯,而需要關注於哪個環節使得結果出現了錯誤?同時家長不要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孩子講話,因為這種方式會使得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批評孩子的時間需注意。

試想一下我們剛剛到公司,就被老闆一頓痛罵,一整天的工作心情一定會很差吧。同等情形我們切換到家中。早上孩子吃飯慢悠悠的,一點都沒有時間觀念。這時候媽媽對孩子說,“吃個飯慢的要死,不知道我們等一下都要上班嗎?誰有時間來等你呀?還不快點吃。”家長這種表達方式不但影響孩子食慾,還會讓孩子一整天都帶著這種壞心情來上學。不利於他的身體發育,也更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有的時候孩子犯錯,家長在旁邊批評。他們之所以不服氣,是因為他們並不是故意要犯錯誤的。面對孩子的無心之舉,我們要給孩子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因為只有讓孩子全盤講出事情的經過,才能讓我們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著名教育學家曾指出,批評是一種負強化,如果用錯了方式,只是家在在一味的發洩情緒,而孩子卻並不知道哪裡錯了,而且還受到了懲罰。所以想要讓孩子少犯錯,不應該一味的懲罰孩子,家長首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做到這四點,不用擔心錯過孩子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