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制定教育方針需要結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但孩子的心思就像六月的天,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小學教育很重要,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進入小學前需要具備哪些習慣?有幾種習慣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前,家長最擔憂的事情有哪些?
家有小學生的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的前半年,內心充滿期待又有點憂慮,期待的是,孩子終於長大,可以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家長們焦慮的則是, 孩子進入小學後,孩子能不能跟上教學進度?孩子做家庭作業時,自己會不會也像很多家長那樣,要面臨著輔導作業的崩潰瞬間?
曾和幾個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的家長聊過天,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的前半年,家長們主要擔心和焦慮的問題有下面幾點:
孩子心理和知識上,能不能適應小學生活?不少家長最擔心的一點就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無憂無慮,幼兒園也不教孩子認字寫字等,孩子進入一年後,能適應嗎?能跟上教學進度嗎?
另外,家長也擔心孩子進入小學後,對於全新的環境,老師和同學能不能適應,擔心孩子會不會被孤立,交不到好朋友等。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所以家長就會比較擔心孩子進入小學後,在和其他同學交往和學習中,會不會不自信,平時老師提問時不敢主動舉手,變成老師眼中的“小透明”。
朋友小芬家兒子在讀小學一年級,她兒子就屬於那種性格內向的孩子,小芬說,到現在小學下學期都快結束了,她兒子在班裡很沒有存在感,因為平時也不舉手,不太表現,成績也一般。
孩子能不能被老師認可和喜歡?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被人喜歡,在學校被老師喜歡,被同學接納,這樣也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快樂成長。
但是,在我們看到的一些現實中, 有的孩子在學校總會遭受排擠,成為老師不喜歡,同學“欺負”的對象。
孩子進入小學後能競選上班幹部嗎?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好,還希望孩子的社交能力強,希望孩子進入小學後能競選上班幹部,這樣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鍛鍊機會。
特別是那些從幼兒園時就表現突出的孩子,家長更希望孩子進入小學後能當選班幹部,更好地鍛鍊自己,但是家長心裡也沒底,不知道如何競選,不知道孩子在班裡是不是表現突出。
孩子進入小學前需要具備哪些習慣?
①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對孩子很重要,並且還必須是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些家長只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卻不管孩子閱讀時的狀態,就可能導致孩子受到負面影響。就比如,孩子閱讀的時候躺著閱讀、閱讀一些不合適的書籍等等。
②主動做家務的習慣
家務不是家長的專屬,而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包辦家務,而是要適量的分一些家務給孩子,讓孩子習慣做家務,這不但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還能夠增強孩子的個人能力。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習慣,但是卻是一個重要的習慣。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有沒有錯題本不重要。
其實,如果孩子養成了這種習慣,那麼證明孩子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興趣,因為錯題本的建立,是孩子主動吸納文化知識的表現,是孩子強烈學習慾望的表現。
④善於關心他人的習慣
這一點,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少會在意。但是,學會關心他人,養成一種關心他人的習慣,其實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善於關心他人,也代表了孩子的共情心較強、道德理念正確、懂得客觀地看待事物、擁有較強的交際能力等等。
在整個小學六年,我們大人付出多少心力,孩子就能收穫多少。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從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所學的文化知識特點、學習習慣養成、學習能力培養等方面,用凝練的文字講述生動的故事。總結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具體的家教建議,相信在閱讀完《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之後,父母和孩子都能夠輕鬆地擺脫小學階段的困惑,真正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此外還有《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本書較多著墨在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並跟他們有效溝通。作為一個過來的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作者有得心應手的時候也有手足無措的時候,所以書中發生在作者家的例子有成有敗。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作者把自己的覺察和反思也寫在了書中,以期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孩子,你要明白,你在學習上付出的所有努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你自己。你今日的刻苦努力,成就你明日的輝煌,讓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更精彩。
讀書能夠讓人變得聰慧、謙虛、有學識,最終讓你成為一個優雅且出色的人。沒有日積月累的讀書學習,就不可能有明日的輝煌。當你用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個美好的未來,當你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當你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你就能明白讀書的真正目的,也會感謝自己曾經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這些書我讀了很多遍,每一次都有新的啟發,不由得感嘆教育的重要與艱辛,當你讀完之後會發現,你教育中那些迷茫、困惑、苦難,尤其是在與孩子相處上的問題,都已經給出瞭解決辦法,有些連步驟都有了。
並且價格不貴,一頓飯的錢,你的人生有可能會被改變。
如果能與其他家長一起閱讀就更好了,共同接受智慧的薰陶,拿去送人,別人還會誇你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