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性啟蒙的重要性,那麼我們首先就要加強自身的性知識學習,只要家長對性知識有足夠的認知,才能做到正確引導孩子,保護孩子。

以下是性教育中的十大誤區,希望家長能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避免。

誤區一:性教育是媽媽的事

性教育不應該只有媽媽或爸爸,其中一人負責。爸爸媽媽統一認知,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

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通過觀察,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及相處模式,瞭解男人和女人的行為方式,穿著打扮等。

誤區二:性教育是學校的事

家長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平時細心觀察,當孩子對性有關的問題出現時,是最好的教育時機。而學校由於學時不夠等諸多原因,在進行性教育時往往沒有家長進行的通暢。如果總是想把性教育推給學校,那就是家長在推卸責任。

誤區三:男孩誤區

家長往往會認為,自家是男孩子,就抱有僥倖心理,從而忽視孩子的性教育。無論什麼教育,從不分男女,且男孩在遭受性侵時,更容易受傷。我們不僅要給男孩子教育,還要教育男孩要學會尊重他人,萬不可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從而成為加害人。

誤區四:用代詞來稱呼生殖器官

很多家長不願意用科學名稱來稱呼生殖器官,往往是使用一些代詞。有一個媽媽,她總是用娃娃這個詞來教女兒來認識生殖器官,她女兒在學校遭受了老師的性侵害。回家後,女孩跟家裡人說,我的娃娃疼,老師摸了我的娃娃。但是家裡人並沒有反應過來,以為女兒說的就是真的娃娃。所以忽略了這件事,直到很久以後,才發現遭受了嚴重的性侵害,已經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誤區五:陌生人誤區

家長常常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而事實是超過80%的兒童性侵害案件發生在熟人身上,家人、老師、親戚、教練、信任的熟人、有權威的體面人。所以不僅要防陌生人更要防熟人。

如果孩子跟你說熟人對他做出奇怪的舉動時,千萬不要忽視,或者以為是孩子的臆想,家長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驗證,杜絕任何可能發生的危險。

誤區六:性教育越早,發生性行為越早

這可能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談性的原因之一。其實孩子對性越瞭解,淡化了孩子對性的好奇,越能避免了孩子的盲目嘗試。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駐華代表處代表希瑞·泰麗雅女士說:“並不是閉口不談性,青少年就不會發生性行為。中國和很多國家的實際情況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們不是對性瞭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誤區七:保護好隱私部位即可

在教育孩子時僅僅說小內褲和小背心覆蓋的範圍不可以觸碰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教孩子會拒絕所有讓他感覺到不舒服的擁抱、撫摸、親吻等觸碰身體的行為,或者對方讓你看他的隱私部位,要大聲說“不可以,我會告訴我爸爸媽媽的”。

誤區八:性侵兒童的都是成年人

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我們往往只跟孩子說,成年人才會做壞事。但據數據來看,未成年人犯罪近年來呈現低齡化、惡性化趨勢,兒童性侵害案件中,有許多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對低齡兒童做出侵犯。

誤區九: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開始了,性教育不僅僅是性行為的教育。從孩子出生我們就已經有意識的不讓別人看到他們的生殖器官,在孩子好奇詢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應該耐心的科學的解答。性教育應該包含性別教育、生理衛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性道德、價值觀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在生活中不斷教給孩子。

誤區十:不會發生在自家身上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乖巧懂事,周圍環境也很好,而且我們看到網上曝出的案件一年也就幾百起,不會發生在自家身上。

我們所看到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有被隱瞞起來的,又不敢出聲的,還有些比較敏感的,更有的孩子未受過性教育無法判斷自己是否被侵犯的,這些發生在隱秘角落的數據都無法統計在內。

最後再嘮叨一下:你覺得進行性教育太早了,而壞人永遠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活著》:向死而生,無懼苦難,才是活著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