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時候我有一個夢想,就是開一個小賣部,裡面放滿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從早吃到晚,自己吃夠了,再邀請小夥伴來吃。
後來,上了小學我才知道,這個夢想是全班同學的,除了班裡的小胖,因為他家就是開小賣部的。
小時候懷揣著小賣部夢想的我們,當媽了之後,怎麼就對零食這麼深惡痛絕,如臨大敵了呢?
其實,不難理解,畢竟現在零食種類不僅全得讓你眼花繚亂嘗都嘗不過來,有的還不健康,添加了各種色素、味精、防腐劑等。
而且,了解了零食的配料表和生產過程後,作為親媽的我們又怎麼忍心給孩子吃這些東西。
不過,一味的禁止孩子吃零食真的是對的嗎?
小孩子對零食到底有多熱愛?
在一個綜藝節目裡,董潔的兒子因為媽媽“偷吃”了自己的零食,鬧起彆扭來:
“那可是我最愛吃的!可你全給我吃了!”
滿腹委屈的他,甚至到最後憋不住,大哭起來。
董潔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連忙道歉:
“我不知道這樣東西在你心目中那麼重要。對不起,我不知道沒有它你會那麼傷心。”
是啊,小孩的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小到沒有了心愛的零食,就覺得天都塌下來了。
孩子天生是有好奇心的,越反對,越阻止,越是好奇。經常吃不到,還會對某種零食產生特殊的情結。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這大概就是心理學上的「匱乏感」吧。
喜歡吃零食,是一個小孩子再正常不過的慾望。
正常的需求被壓抑,引發長大後各種奇奇怪怪的行為和表現。
慾望只能“疏”不能“堵”。
適當地滿足,父母和孩子才能皆大歡喜。
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零食呢?
丟擲生理需求不說,愛吃零食是一個孩子在正常不過的慾望。但你越是反對,他們對花花綠綠的零食越是好奇,越是阻止,他們就越是躍躍欲試。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匱乏感”,是說,一旦內心某種慾望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尋求別的方式來補償。
小時候,我們越是壓抑孩子想吃零食的需求,長大後這種需求就會被無限放大,變成一種無法戒掉的慾望。
對於成年人,一頓美食也足以撫平生活中的苦痛。
對於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不懂什麼叫權衡利弊,不懂什麼叫克己自律,只想要滿足當下的願望。
而他們的願望可以很大,大到去外太空和外星人捉迷藏;他們的願望也可以很小,小到僅僅一顆糖果,一小塊蛋糕就可以滿足。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替孩子權衡健康和需求之間的平衡,既滿足孩子想吃零食的慾望,又保證孩子的營養需求,保證孩子的健康。
面對孩子對零食的需求
家長應該怎麼做
在吃零食這件事上,被父母用心對待的孩子,他們的感覺是被愛的。
① 嚴防死守,不如主動提供
一位媽媽分享了一個吃零食的策略。
每次兒子想吃零食,她就會準備好一個那種分格的小餐盤。
一半裝常備的健康零食,比如堅果和水果;另一半裝可以偶爾嘗試的,比如兩顆巧克力和一塊夾心餅乾;如果不夠再加上一瓶優酪乳。
主動提供的方法,可以減少孩子接觸外面“不健康”零食的機會。
如果孩子在外出時看到某樣想吃的零食,大部分情況下,她都會平靜地買下。
在吃零食這件事上,她從不和孩子較勁。
奇怪的是,慢慢地孩子也沒了好奇心,哪怕家裡堆了很多零食,也不會主動去吃。
反而鄰居家的小孩子,在家裡吃不到零食,每次來她家都會主動說:阿姨,我可以吃這個零食嗎?
這位媽媽說,一個平時對零食有滿足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吃,才不會特別眼饞。
② 不限制吃,但會限量
零食遭到普遍“吐槽”的,主要就是它的高鹽、高糖、高飽和脂肪。
處於身體發育期的孩子,零食的攝入量一定要注意控制。
有網友說,吃零食方面,他家採用的是「80/20法則」:
保證孩子日常飲食中80%的食物都是營養豐富的,然後適當給他一些“不營養”的食物。
既保證了孩子健康成長,又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
其實除了下面非常不健康的零食,只要控制好量,孩子什麼都可以吃!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剛曝光的辣條,路邊攤上的烤腸等等;還有那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品;一切沒有生產日期、成分說明,印刷模糊,包裝粗糙的食品。……
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和他們商量:
“很好吃吧?”
“就吃這麼多。”
“少喝一點點。”
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孩子,也會更願意聽取我們的建議。
零食能治癒的不僅僅是童年
上週同事在分奶糖,我本來拒絕那麼長胖的東西。
但她這句話打動了我:有時候工作太累了,心裡太苦了,需要點糖。
誠然,我們大人有時候還需要零食的治癒,更何況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呢?
沒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當小孩子的時候,回想一下,童年的幸福時光,是不是好多都和零食有關?
主持人李艾曾說過:
小時候家裡窮,但媽媽還每週豪氣地給我買一包杏脯肉解饞。
後來,40年過去了,每次回想起來,那些和媽媽一起搶零嘴的時光,都構成了我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
愛孩子,就是看見並尊重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滿懷期待地接過你遞給他的零食,小心翼翼咬了一小口:媽媽,真好吃!
你看著他心滿意足的神情,那一刻,他好像擁有全世界。
永遠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這就是童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