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40歲的前輩,經常在我面前唸叨一句話,“置好家業、不如養好後人”!
這是農村的一句老話,前輩說這是他不識字的母親告訴他的,現在他也經常在他5歲的女兒面前唸叨。
對這句話,我深表贊同,但問題是怎麼才能養好後人。
有個親戚經常跟我抱怨,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希望我以自己上大學的例子勸勸他正在小升初的孩子,少玩點手機,多學習學習。
其實,這件事情很難。
難的不是去勸,而是難在家裡從小養成的習慣。
這個孩子還小的時候,他父母就開始教他用手機玩遊戲、拍照片、拍視訊等等,並以此為成績在親戚朋友面前誇耀自己的孩子多麼聰明。現在,覺得玩手機對孩子影響比較大了,就想給孩子改掉這個習慣,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可關鍵在於,倆口子最擅長的休閒方式就是刷小視訊,而且樂此不比,基本上每天下班回來就對著手機螢幕樂不可支,當然,他們沒有忘記要求孩子自己快去寫作業,寫完作業可以一起看搞笑小視訊。
所以,每次孩子功課做不好或者考試考不好的時候,他們就批評孩子玩手機耽誤學習,並要求以後不準再玩手機。
當我和孩子聊天,問他為什麼喜歡玩手機的時候,孩子理直氣壯地告訴我,爸媽也在玩,為什麼他不能玩?!
答案就在孩子的反問中。
再說說常唸叨“置好家業、不如養好後人”那位前輩,女兒5歲。
他想讓孩子學游泳,他就先自己學會游泳,每個週末陪著女兒在泳池裡一起遊,父女倆個一起比賽,相互學習,其樂融融。小女孩學的很快,也很好。
想培養女孩背古詩詞的習慣,他就自己每天在單位先背好一首詩,回到家自己先給女兒背一遍,然後教女兒一起背。有一次和他們一起乘車,前輩說快要立秋了,劉禹錫的《秋詞》寫的真好,說完張口就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背完,還沒等大人們說什麼,5歲的女兒說:“爸爸,我也也背一首”。
一首張籍的《秋思》一字不差——“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車裡的人紛紛叫好,小姑娘真不簡單。
其實,這個不簡單的後面,是她爸爸一直以來的榜樣指引。
哲學上講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你自己是怎麼做的,你的孩子就會學的很像很像。
在這個養生至上的年代裡,有個同齡的朋友幾乎做到了人民日報和各種醫學專家倡導的健康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吃飯八分飽,每天多喝水,晚上八點以後不再吃東西,等等。
這樣的生活習慣,讓他幾乎沒有什麼健康問題,雖然也長時間坐辦公室,但是沒有隆起的腹部、超出的體重和掉在地上的頭髮。
問他怎麼做到這些的,因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講,不熬夜、不宵夜幾乎難以忍受。
他的回答很簡單,從小就從他父親那裡學來的,20多年早就養成習慣了。因為從他記事起,他父親就是這麼做的,早睡早起,不暴飲暴食,晚上不吃東西,等等,所以他沒有見過他父親進過醫院,甚至沒見過他父親吃過藥!
這樣的印象,在他的生活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發現父親生活習慣的益處,所以不用任何外力來強制,他已經能把自己的生活習慣除錯的很好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來,在努力的奔波著,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孩子名牌不差,寧可自己兼職賺錢也要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可憐中國父母的辛苦啊。
可是如果你的孩子白天報班培養讀書習慣,晚上回家看到你在沙發上不停地刷手機;週末輔導班裡學習鋼琴書法,回家之後發現你打了一天麻將、玩了半天遊戲,你猜花了那麼多錢和孩子休息的時間去培養的習慣和興趣愛好,你的孩子會堅持多久呢?
說實話,可能短到你欲哭無淚。因為,你的刷手機和不學習在指引著孩子向你靠攏。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僅是一面鏡子,還是一面旗子,你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
身教大於言傳,給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做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