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導語:中國父母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在孩子們小的時候,父母期盼著小傢伙們快點長大,等到孩子們長大了,父母們又期盼著他們早點娶妻生子。

尤其是在時下,年輕群體晚婚晚育的情況較為普遍,心急的中國父母們,不得不把“催婚”提上日程。

那麼,同樣是“不著急結婚”,究竟是兒子不娶妻讓父母著急,還是女兒不嫁人更讓父母著急呢?

鄰居王阿姨今年55歲了,前段時間她剛辦完自己的退休手續。退休後的生活輕鬆自在,這讓王阿姨十分愜意。

不過,想到子女們的“人生大事”都還沒有完成,王阿姨還是有些“心焦”,尤其是在和親戚們閒聊後,這種“心焦”的情緒更為強烈了。

不過,相較於催婚女兒,王阿姨更加在意沒結婚的兒子。王阿姨生的是龍鳳胎,兩個孩子同齡,按說子女不結婚,父母應該一樣心急才對,可是王阿姨卻不這麼認為,為此親戚們中有人質疑她太“重男輕女”了。

在和鄰居們聊天的時候,王阿姨解釋說,“我之所以更在意兒子不結婚是因為男孩只有成家之後才會懂得擔當,不然總是一個人的話太自由散漫了。

而且我不相信女大不中留的鬼話,晚婚總比早離強,雖然我催婚,但是女兒不出嫁我也養得起!”

王阿姨的一番話很快就贏得了其他“媽媽們”的雙手贊成。今年剛滿30歲的寶媽瑩瑩附和說,“我家女兒雖然才5歲,但是我也想過將來她結婚晚的問題。

雖然考慮到那時候,我年紀大了,也許不能親自幫忙帶孩子了,但我也還是希望女兒能夠多挑一挑,不要因為年齡到了就湊合。”

比王阿姨年輕幾歲的陳阿姨也接茬說,“我家也是一兒一女,我愁的也是兒子娶不著媳婦。

現在男多女少,女孩不愁嫁,男孩才應該發愁找不到媳婦兒。所以女孩眼光高點沒啥毛病,男孩子就別瞎挑了!”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男權思想較為普遍,這使得男性在家庭關係中佔據著一定的主導地位。

但是隨著男女社會地位日趨平等,“大男子主義”的價值觀在婚姻關係以及家庭生活中愈發被排斥。

與此同時,女性對於婚姻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更多的年輕女性開始追求高質量的婚姻而不願意輕易“將就”。

所以,父母們與其在孩子長大後擔心其娶不到媳婦,不如從小就將其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信、尊重女性、擁有正確家庭觀的高情商男孩。

當然,想要實現這樣的教育成果,父母自身也要為孩子做好榜樣示範。如果父母感情深厚,彼此懂得理解包容,那麼相信在這樣穩定的、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男孩,他們將來定然會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在子女的婚姻大事沒有塵埃落地時,為人父母的自然會有幾分心急。不過是從如今的社會形勢發展來看,父母們對待子女婚戀問題上的看法也有了明顯的改變。

在早前,父母總擔心女兒年齡大了“不好找對象”,而兒子年齡大了卻還是個“香餑餑”,所以在婚戀問題上,愁女兒嫁人的心思要比愁兒子娶妻的心思更重。

不過,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逐漸被摒棄,女性獨立思想的崛起,更多的父母相信女兒即便晚結婚也可以過得很好,而這也就使得他們在女兒的婚嫁問題上繃緊的那根神經有所放鬆。

並且,出於對女兒的心疼,甘心“養閨女一輩子”做女兒背後靠山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與此同時,男女比例失衡造就的男多女少的情況也使得父母們更加焦慮兒子的婚戀問題。

比如說,兒子不夠優秀的話,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婚戀競爭中落敗於人,畢竟在男多女少的社會背景下,年輕男孩“打光棍”的情況也並非不可能。

1、婚姻質量比婚姻形式更重要

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即便是與子女最為親密的父母也無法感同身受地理解子女在婚姻關係中的真實處境。看重婚姻質量,這遠比在意婚姻的形式、早晚更為重要。父母們應該有“好飯不怕晚”的淡定和自信,讓子女們可以在婚姻選擇中不急不躁。

2、不要因為年齡焦慮而給子女施加壓力

有不少父母對於子女的年齡焦慮要勝於子女自身,但是顯然,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剩男剩女”的稱謂已經過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摒棄年齡焦慮。

當年齡不再是婚姻的門檻時,年齡焦慮就會顯得沒必要。父母看得開,孩子才更有選擇的空間和底氣。

3、不替子女做選擇,做子女堅實的家庭後盾

在婚戀問題上,父母們一定要收好自己的掌控欲,不替子女做選擇才是子女獲得幸福婚姻的基本。

父母的人生經驗固然可貴,但是同樣的人生不該被複刻到子女身上。相反的,願意尊重子女的選擇,並且努力成為子女堅實的家庭後盾,讓他們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中仍然可以有放鬆的棲息之所的父母才最明智。

子女的婚戀問題應該由他們自己面對和選擇,父母的“催婚”有些時候反倒成了他們追求內心之選的阻礙。所以真正為子女著想的父母不會給子女過多的壓力,他們自己會為子女做好美滿婚姻生活的示範。

結語:

婚姻本就是一個嚴肅而謹慎的選擇,而婚姻的真諦更是千人千面。父母無法左右子女的想法,同時也最好不要輕易干涉他們的選擇。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狗身受重傷躲在洞中,悽慘的叫聲引起了男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