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急診,遇到一個剛出生1個月的小嬰兒,孩子母親抱著來到診室。
我問,孩子怎麼不舒服?
答,沒有怎麼不舒服,昨天去打預防針,體檢的醫生說要給她剪舌繫帶,不然長大講話會結巴。
我又問,為什麼體檢醫生覺得孩子舌繫帶過短?要剪?
答,沒有為什麼,他說每個孩子都要儘早剪,不然長大了再剪要打麻醉。
其實我是挺震驚的,都什麼年代了,還要常規給孩子剪舌繫帶?
我給孩子母親跟奶奶說,我們現在不主張剪舌繫帶,理由巴拉巴拉講一堆,孩子奶奶堅決不信,說,他們那一輩都是這樣過來的,長大講話就很順暢,要不是現在人講究衛生,我們在家找個赤腳醫生一剪刀就搞定了。
見沒法溝通,我退一步,說你們可以再去找口腔科再諮詢下好吧。
回到家後,我查閱了相關的文獻資料。
《嬰幼兒舌繫帶過短的臨床診療新進展》中指出:語音異常或無症狀的舌繫帶過短,均不能作為嬰幼兒舌繫帶手術指徵;應將伴有哺乳困難或創傷性潰瘍等功能障礙的舌繫帶形態異常,作為手術指徵。
所以如果具有下列2種情況才建議剪舌繫帶:第一種情況是嬰兒剛出生時,在正常哺乳過程中,嬰兒的上頜牙齦、頰部黏膜與舌一起和產婦乳暈形成緊密的吸附,通過舌尖的上下襬動在口腔內形成負壓幫助乳汁順利流入口腔。
舌繫帶過短的患兒由於舌活動的限制,常導致這一過程不能順利完成,經過醫生檢查確認因舌繫帶短而造成的哺乳困難,建議考慮早期手術。
第二種情況是孩子在下頜乳牙剛剛萌出時,過短的舌繫帶與新萌乳牙反覆摩擦造成的創傷性潰瘍,建議考慮早期手術。
除此之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 歲左右時,大約有 50% 左右的孩子存在舌繫帶過短問題。在無任何干預措施的情況下,6 歲左右這一比例下降到 6~7%。絕大多數情況下,舌繫帶都可以自行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至於孩子發音不清,原因很多。
比如語言中樞未發育成熟,頜骨發育不足、口脣肌肉力量不足,牙齒排列不整齊等等。這些和舌繫帶都沒有關係。
正確對待舌繫帶問題,別讓孩子莫名其妙挨一剪刀。
即使真的有問題,也需要帶到醫院找專業醫生處理。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