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一則提問,如果有來生,還來人間嗎?如我所料,絕大部分的人給的是否定的回答。大概意思都差不多,活著太苦太累,生離死別也痛苦,經歷一回就夠了。
最近三胎放開,不知那些蠢蠢欲動的父母看到做何感想。
上週父親來重慶做眼睛檢查,下週要動個白內障手術。為了我的餘生有個照應,跟他們再起爭執。父親對我只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想承擔養兒育女的責任甚為不滿,早知你這麼想,當初我和你媽也不該生你。
類似的場景我之前應該寫過。有句話我是想說但也沒有也不能說出口,如果可以選擇,不想生而為人。
我現在開始慢慢理解了,當年李叔同為何能夠狠心放棄紅塵俗世,寧願遁入空門。一個人精神世界太過豐富,緣於感覺神經太過敏感,就容易看穿看透很多東西,人生的成功不在於得到,失敗也不在於失去,父母生不生你,來不來這個世界,一點關係和意義都沒有。
接著兩個早上帶著父親在醫院穿梭,在我以往還是睡覺的時間,裡面就已經人滿為患,我們從醫院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又從這裡離開。只是為了中間多停留一會,陷自己於這裡,嘈雜不堪且身心俱憊。
我是不想這樣,也早想好了,退休之後離開之前找個安靜的歸宿。當然還是不能跟父母說,給他們添堵,給自己找罵。
到了四十,現在越發覺得,在確保衣食住行無憂的前提下,我們跟周圍發生的聯繫或許越少越好,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少認識一個男人,就沒有應酬和借錢的焦慮。少認識一個女人,就沒有愛或不愛的困擾。我想到,再生下一個不知是報恩還是報仇的小孩,餘下幾十年的一舉一動都要被他或她牽絆,還是算,有一個女兒讓我掛牽足夠了。
物質決定意識。一個人在什麼樣的境遇,相應產生什麼樣的思維。所以,我的想法只代表自己,不能一概而論。像我這樣的,還有悲觀厭世的嫌疑,反過來,身邊的同事朋友也有精神抖擻,熱愛生活的,房子、孩子、股票、基金,樂此不疲,我也覺得很好,有時還這邊羨慕他們,經歷種種,此生不白來一趟。
人生皆苦,唯有自渡。每個人自渡的方式不一樣。正如有的人是用繁華和成就,有的人也會用清淨和無為,這才構成一個大千世界。
過程各有不同,但其中的感受一定會有雷同。無非就是一個喜怒哀樂跟悲歡離合,誰都想要好的,問題是,不現實,更不可能。看開了還好,坦然面對,還享受世間繁華,什麼都不耽誤。要做到這一點,難也不難。跟很多都有關係,性格特質,經濟條件,除此以外,可能還有所謂的世界觀。
世界那麼大,我還沒怎麼去看看,世界觀也是不穩固的。愛過一些人,經歷一些事,寫過一些字,走過一些路,這輩子也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再來一回人間就沒有什麼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