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會遇到的坎坷大小無數;
每當我們遭逢挫折和打擊時,如果親近的愛人能給予我們陪伴和守護,那將是莫大的安慰。
人生的前半段,我們和父母一起度過,後半段,多數人會和伴侶攜手此生,即便是我們的子女,也會在長大成家後離開我們,擁有自己的小家庭。
可以說,枕邊人,是我們極為親密的夥伴,因為相愛而結合,因為包容而相守,因為理解而相知;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中說:
老年人在喪偶的最初幾個月內與婚姻持續的老年人相比更可能死亡。
生命的逝去,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當身邊那個和自己有爭吵,有陪伴,有呵護的人離去時,就像身體的某個部分被掏空,讓人一時恍惚,痛不欲生。
可生活還在繼續,日子也總要往前看,當人老了,老伴又離開自己後,拒絕做這3件事,你就贏了。
拒絕深陷伴侶離世的悲傷,生活還有其他色彩
人在遭遇痛苦的時候,都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這種情緒;
曾經和自己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人,就這麼離開了,房間裡從此變得空蕩蕩的,看見牆上或抽屜裡,兩個人的合影也會潸然淚下;
走在路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甚至吵嘴的時候,都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可以與之互動的那個人,內心感到失落又迷茫,很多時候無心做任何事,像行屍走肉一般被推著向前走。
莎士比亞曾說:
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
即便是思念和流眼淚,也不能重複曾經的溫暖和親情,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對健在的至親和死去的伴侶,最好的迴應。
所以說,悲傷沉悶的日子過久了,也是時候抱著平和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新生活了;
拒絕為任何人委屈自己,生活是自己的
作家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
“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我的一位朋友對婚姻的認知是,老公的生活是他自己的,而她自己的生活是為了父母和子女。
應該說,她對婚姻的觀念,是現實中大部分人的寫照;
那就是,年輕時為父母和兄弟姐妹活著,老了為了伴侶和孩子活著,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個人存在的價值,寄託在他人身上,而對於自己,卻從未做過打算。
有人會覺得,這正是一個人重情義,愛家人的表現;
其實,適當的幫扶就夠了,過多的投入真的不必,你幫助至親,而喪失了自己的人格,放棄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實在是得不償失。
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自己幫自己建立尊嚴和價值感;
記住,你不是兄弟姐妹的“情緒垃圾桶”,不需要為他們的人生負責,也不要 “完全”替父母或子女兜底,而是尊重他們是成熟的個體。
保證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主動權,獲得平等的地位,不委曲求全,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現。
湊合過日子,人生還有夢想
如果老伴兒不在了,人生的很多時間將是一個人孤獨地度過;
沒有人陪伴,沒人聊天,時間怎樣打發都成了愁人的事。
其實,人生的悲哀和遺憾在於,始終沒有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大部分時間就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地活著;
而老伴兒的離世,恰是給了自己一個更好的藉口,讓自己湊合著過日子,吃喝用度一律從簡,然後畏懼未來,覺得人生就是如此,只等著離去的那一天。
可是,人生是說不定的江湖,抱有這份心態,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灰暗。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摩西奶奶,她80歲以前,只是美國一個普通的鄉下農婦,但80歲之後,她的畫作在紐約引起轟動,年邁的她,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逆襲之旅。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人,都被現實的殘酷,磨平了菱角,失去了強韌的心性,於是自暴自棄,乾脆把兒時的夢想塵封心底;
可生活並不會因為你的敷衍和馬虎,而對你少一點打擊和折磨;
與其沉湎於悲傷,每天應付了事,還不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追求夢想,從中獲得快樂,不枉來人世一遭。
人生不少痛苦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有我們內心足夠豐盈,才能對抗人生的無常;
當人老了,伴侶離去後,讓自己清醒地成長和生活,才是最值得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