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3點10分”,不僅困擾著職場媽媽,對於家有三歲以下二寶的全職媽媽,也是一件麻煩事。每週四就是我最煩躁的一天,因為姐姐是下午“3點10分”放學,而3點10分,2歲多的二寶還正在酣睡。姐姐不能不接,不按時接,姐姐就會連環炮似地發難:
“難道我不是你們的孩子嗎?只管妹妹睡覺,不來接我放學?”
“全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我在學校大廳睡了兩覺,還沒來?”
“班主任都下來了,問我怎麼還不走?我有什麼辦法,我是撿來的孩子嗎?”
……
但是,二寶的午覺也不能不睡,不睡覺或者沒有睡足,
沒有小朋友玩,哭;
有小朋友搶玩具,哭;
不吃零食哭,哭;
不看動畫片,哭
……
總之,只要覺沒有睡好,就會變成哼哼呀呀、哭哭啼啼的磨人精。
上週四為了照顧妹妹午睡,晚接了姐姐,姐姐一直不高興,這週四早上特意千叮嚀萬囑咐,必須一定要按時接。於是,這週四下午2點30分,就開始輕聲呼喚還在睡夢中的妹妹,期待著10分鐘內能緩緩醒來,蹦蹦跳跳地去接姐姐。結果,10分鐘、20分鐘竟然只是哼哼幾聲算是迴應我,卻始終不睜開眼睛,沒有辦法,只好強硬地將妹妹拉起來,抱著去接姐姐。本想著按時接姐姐了她應該會很高興了吧,結果,因為妹妹沒睡好一直耍賴要求抱抱,就沒辦法幫姐姐背書包了,最終,姐姐還是生氣了,一直嘟囔抱怨著。
“都怪妹妹,媽媽都不能幫我被書包了”
“這個書包沉死了,我早上揹著,晚上竟然還要揹著?”
回到家就窩在沙發角落裡嗚嗚嗚地哭……
原本想要兩個娃都開心,結果是“拆了東牆卻沒補好西牆”。
對於姐姐的“無理取鬧”,我千說萬說不通的情形下,放下兩句話讓她自己冷靜思考便不再理會。
“書包到底是誰的書包?”
“上學到底是在為誰上學?”
過了一會兒,不知道是姐姐自己想明白了,還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理取鬧沒效果收手了,總之,雨過天晴跟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其實,姐姐還算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孩子,我能理解她的無理取鬧也許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但是,“書包是誰的書包”,“上學是在為誰上學”,這個道理相信孩子們都懂,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背書包,應該認真學習。
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出在哪裡了?難道不應該是言行合一嗎?先來看看每天學校門口這一幕:
早上上學: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揹著書包,旁邊跟著孩子,到了校門口把書包遞給孩子背上,進入校園;
下午放學: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孩子跑出來的一瞬,立刻迎上去,第一件事便是接過孩子身上的書包背到自己身上,同時,嘴裡還要念叨著:“才上幾年級啊,怎麼書包這麼沉,趕緊給我,別把身體壓壞了……”;
一些年紀大的老人,背不動書包,怎麼辦?沒關係,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老人背不動,買菜的手推車拉的動……總之,這個書包就是不能背在孩子身上。
難道我們家長不明白這是誰的書包,不知道學是為誰上的嗎?但是,我們做到“言行合一”了嗎?言傳身教遠勝於千言萬語,如果家長不能以身作則,何以要求孩子們?
這就是現在的普遍現象,孩子確實親自去上學了,但他們並不一定是獨立上學。
若要孩子獨立,先要家長獨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我們想想,是不是自從有了孩子,就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吃飯,我們要喂,怕他吃不飽或者弄得一團糟;走路,最遠保持1步的距離,在他摔倒的一瞬間迅速抓起;和小朋友玩耍,我們要做“保鏢”,保證他不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同時避免他招惹別的小朋友,一旦發生矛盾,家長第一時間出面解決爭端;上幼兒園,家長的焦慮就開始了(有的家長的焦慮可能會更早,早到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排除萬難,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各種興趣班開始奔湧而來,這種狀況會一直延續;進入小學,不止興趣班,補習班也加入佇列,奧數、作文、閱讀、口語、跳繩等等一個接一個,相對而言,替娃背書包,那已經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中的小事了。
直到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為什麼孩子事事都要我們操心,“快點吃飯”、“快點寫作業”、“記得5點要去上作文課”……生怕少提醒一句,孩子就會忘記。於是,家長間交流,不免很多人發出感嘆“為什麼我家娃獨立性這麼差,簡直讓我操碎了心!”。
真的是孩子離不開我們嗎?還是,我們離不開孩子?駐足會思,也許,在“獨立”這個問題上,恐怕我們家長真的是做得太多了。不是孩子不獨立,而是家長的“依賴性”太強。不敢、不捨得放手,但只有懂得放手的家長,才會鍛煉出“獨立”的孩子。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多一份’“放縱”
每年9月份,朋友圈就會“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娃娃終於上學了。家長們一邊歡呼著解放,一邊為孩子進入新的學習階段而發自內心的感動。家長群裡更是熱鬧不已,每天探討著孩子吃什麼、玩什麼、上什麼課、老師好不好、孩子能不能適應等等。與激動的家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平靜如水的孩子們,每每問道學校的新生活,回答基本上兩個字解決——“還行”,這個時候家長群又熱鬧了,孩子在學校到底怎麼樣呢?一番推理式討論再一次展開。
姐姐的班主任是一個年輕的新老師,而新老師一些管理方法令激動的家長有些不適應了。典型的例子便是做作業。老師在學校告誡學生“學是給自己上,不是給爸爸媽媽上,作業是給自己寫,不是給爸爸媽媽和老師寫,自己的事情也自己記住、自己做”。一二年級,小朋友的玩心重,不記作業、記不住作業、也是常事,總是需要有一個過程。連續一個月,老師不在群裡說任何關於作業的事情,孩子回家有的說有作業,有的說沒有,有的說作業是A,有的說作業是B……,這下家長們不淡定了,家長群裡“怨聲載道”,
“哪個寶寶記作業記的全,能發一下嗎?”
“今天作業是什麼求分享,孩子什麼都不記得了”
“咱們班老師怎麼都把作業發到群裡啊,我們家長都不知道留了什麼作業,乾著急啊”
“別的班級都發,就咱們班不發,也不知道什麼情況,焦慮中”……
可是,“不摔跟頭怎麼知道疼”、“不經歷風雨怎能知道彩虹的美麗”。孩子寫作業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經歷忘作業、未完成作業,怎麼能知道後果的嚴重性,“聽說”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家長事事都操心,結果可能是好的,孩子每天都能順利完成作業,但是孩子仍然不記得要記作業、要寫作業,因為總有家長為他們操心這件事,他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家長的事,以後不知道作業,未完成作業也是家長的問題,久而久之,各種學習事宜都成了家長的任務,孩子的依賴性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等到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時,再想戒掉就很難了。與其藉口孩子小事事替他們操心,不如趁他們小,對他們“放縱”一把,我們就做“懶惰”的旁觀者,讓孩子自己操心自己的學習,只有經歷過跌倒、失敗、批評,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不要被焦慮左右而隨波逐流
不知從何時起,“被販賣的焦慮”在網路、大V、專家、家長群等各類群體組織中游走,且形勢愈演愈烈,自從有了孩子,焦慮就油然而生,不同階段“焦慮”不同的事情,於是心急的家長打著“一切為了孩子”的旗號,為孩子鋪路,聽說AI時代來了,就給孩子報機器人課;聽說國外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程式設計,於是也趕緊報上;聽說教改後語文比重大大增加了,就報了閱讀、作文、大語文……,總之,一個都不能落下。但是,卻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孩子是否學得過來,年齡與知識是否匹配,孩子是否感興趣等等。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各自的特長,有喜歡和討厭的事物,在學習這件事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只是有的孩子能表達清楚,有的還說不明白,作為家長,我們要經常和孩子交流,在日常溝通中了解他們對什麼感興趣,喜歡學什麼,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特點,而不是一味地根據家長的判斷和喜好去給孩子安排興趣班。前段時間熱播的《小歡喜》中,原特級教師宋倩面對學霸丁一的跳樓,手拿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照片感概道“原來高興的只有我們”。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習慣性地以過來人身份為孩子進行經驗性指導,希望他們少走彎路,卻完全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剝奪了他們獨立成長的權利。
每個人的路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也不能強求孩子走我們鋪好的路。
孩子的獨立性,便從“我選擇我喜歡的課”,“我自己背書包”開始凸顯,所以,千萬不要抹殺孩子想要獨立成長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