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哈嘍大家好,我是飯飯媽~

都說當媽專治“潔癖”,此話一點也不假。在當媽之後,很多人身上的潔癖消失了,還開始研究起娃的“粑粑”,關注娃什麼時候拉“粑粑”。“粑粑”之事,在媽媽們眼中,就是頭等大事。

研究娃的“粑粑”可並不是當媽的“惡趣味”,從孩子的“粑粑”中,媽媽們能知道很多關於孩子的信息。

所以,很多寶媽期盼著,等孩子會自己大小便了,她們也就不用再受“粑粑”臭氣之苦。誰知道,迎接她們的還有令人“噁心”的肛欲期。

在“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兒子浩浩拉扯到2歲大,教會孩子自主如廁之後,寶媽倩倩有了一種從所未有的輕鬆感。

她原以為孩子懂得自己大小便之後,自己就輕鬆了,可以不用再處理糊滿屁股的“粑粑”。但是孩子的轉變卻令她始料未及。

浩浩已經是個2週歲多的大寶寶了,早就掌握自主如廁技能的他,最近令一家人都頭疼不已。

浩浩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養成了一個“憋屎憋尿”的壞習慣,每次都要急得不行,控制不住才開始找自己的小馬桶,沒等走到馬桶邊上,浩浩就拉在褲子上了。

寶媽倩倩萬萬沒想到,自己還得為2歲多的娃洗被“粑粑”沾滿的褲子。

倩倩一邊洗著泛著臭味的“粑粑褲”,一邊在納悶:自己兒子早就會自主大小便,為何最近這種能力開始“退化”了?

經過一番研究,倩倩得出一個結論:浩浩一定是在淘氣,故意憋著大小便,真是個“熊孩子”。倩倩下定決心,等下一次浩浩“故伎重演”,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教訓”他一頓。

沒過多久,浩浩又尿溼了褲子,還在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排洩物”。這讓剛洗完褲子的倩倩氣不打一處來,對著浩浩的屁股一通打,對著他大聲怒斥道:“你再故意拉身上試試!看我不揍你!”

原本還在研究自己排洩物的浩浩,面對媽媽的一頓打罵,“哇”地一聲放聲大哭起來。原以為經過這一番教訓,浩浩會收斂許多,令寶媽倩倩沒想到的是,浩浩如廁能力更退化了,退化到一看見小馬桶就產生牴觸心理,死活都不肯在小馬桶上大小便。這下,寶媽倩倩是徹底沒轍了,連忙向已經有二胎經驗的閨蜜請教。

和閨蜜“吐槽”了一通自家娃的行為之後,閨蜜告訴了倩倩一個新詞“肛欲期”,很好地解釋了倩倩兒子最近的表現。

原來,孩子出現總是喜歡憋屎憋尿,總是拉“粑粑”在身上,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著名的心理學家稱這一時期為“肛欲期”。

孩子的這一行為,和用嘴巴來探索世界,“萬物皆可啃”的口欲期一樣,看似噁心的“肛欲期”其實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必經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內,孩子會通過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也就是憋屎憋尿,來體會一種感受。

孩子能否順利度過“肛欲期”,不僅關乎寶媽寶爸洗幾條“粑粑褲”,更重要的是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做好這幾點,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不可打斷孩子的憋大小便行為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憋大便漲紅了臉會非常著急,連忙提醒孩子找馬桶。有些家長甚至會直接把孩子抱到小馬桶上,強迫孩子大小便。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排便系統發展的規律,不可隨意地打斷孩子正在憋大小便的行為。

如果粗暴地對待孩子,那麼無疑會打斷孩子“肛欲期”的體驗,沒能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的孩子,在人格上面可能會出現問題。

例如發展成為肛欲期排洩型人格:邋遢、無序、放肆,又或者發展成肛欲期便秘型人格:謹小慎微,潔癖,吝嗇。

※不要將孩子的“肛欲期”表現當成病

有些家長非常看重孩子的“拉粑粑”情況,甚至要求孩子在每天的特定時間一定要完成排便。

進入“肛欲期”後的孩子,會自己形成一套獨特的排便規律,他可能不會像從前那樣,能在爸爸媽媽們的期許下,在固定的時間排便。

有些家長會過度重視孩子這一時期的變化,將孩子“肛欲期”的表現當成一種疾病來治療。

曾經有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媽媽觀察到孩子憋大便的行為,就自作主張地認為孩子有便秘的問題,強行使用開塞露為孩子通便,這種行為對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危害,不僅破壞了孩子自主排便的系統,影響孩子“肛欲期”的體驗,還可能會讓孩子依賴開塞露來排便。

※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尿褲子”行為

當孩子出現尿褲子的行為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責備孩子,認為孩子“不懂事”給自己增加了工作量。

事實上,這不是孩子故意的。家長如果想讓孩子順利地度過“肛欲期”,那麼,在面對孩子反覆尿褲子的行為時,一定要學會忍,要用一種平靜、平和的心態面對。

寫在最後

和孩子的健全人格相比較,爸爸媽媽們多洗幾條“粑粑褲”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而想要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父母的態度才是關鍵所在。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家裡有院子和陽臺的,不妨養上一棵樹狀月季吧,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