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首屆書評創作大賽#

書名:《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首先感謝李永樂先生的講解與輔導。

在教育教學中比較權威的理論,是由瑞士的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展心理學家,他把數學邏輯學和生物學都結合到心理學裡邊,通過詳細的實驗和觀察,總結出他的 “認知發展”理論,這個理論也可以稱之為“建構主義”。讓·皮亞傑的“建構主義”認為,孩子們有一套非常神奇的認識外界的方法,會有所選擇的接受外界的知識營養,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皮亞傑提的“建構主義”框架下孩子們的認知規律。

第一個概念叫做“圖示”。“圖示”是“認知發展”論的核心概念。什麼叫圖示?我們可以認為孩子已經認識的世界,比如新生嬰兒,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件事:喝奶。所以這就叫遺傳“圖示”。後來孩子發現一個人總喂他奶,就建立了一個概念,叫做“媽媽”。媽媽就是總喂他奶的那個人。後來又見到一個人,他整天在眼前晃來晃去,又不餵奶,這個人叫“爸爸”。就形成了爸爸的概念。總而言之,嬰兒會一個建立出不同“圖示”的概念。

第二個概念我們稱之為“同化”。“同化”什麼意思?就是一個孩子已經有了一些“圖示”之後,每當遇到了一些外界的刺激,就會嘗試使用自己的“圖示”去理解外界,他希望把外界納入到原有的“圖示”中,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同化”。比如他已經有一個概念叫做狗,怎麼建立這個的概念?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吉娃娃,媽媽告訴他這東西叫狗,他就知道這就是狗──有四條腿,有尾巴,有毛,會叫。後來又遇到了一個狗,這個狗可能是可卡,長得和吉娃娃不是很一樣──雖然不一樣,但也

是4條腿,也有個尾巴,也可以叫。所以孩子就說這東西是狗。結果媽媽表揚他說對了。他把外界刺激的各個印象逐漸變成了自己原有“圖式”的一部分,所以“狗”的概念就得到了發展和鞏固。所以我們平時教給學生新的概念為什麼會要做讓做練習,就是通過不停的“同化”把“圖示”倉庫建立得越來越完美。民間有句俗語叫“熟能生巧”,說的就是“認知發展”裡的“同化”過程。

第三個概念叫“順應”。什麼叫順應?兒童外界的刺激,不可能總可以用原有的圖式進行解釋。比如有一天小朋友在街上又看到了一個動物,這個動物也是長了四條腿,身上有毛,還會叫。這個小朋友他就和說媽媽說,這個也一定是一條狗。結果媽媽說這個東西不是狗,──你看它的長相和狗不太一樣,走路姿勢和狗也不太一樣,叫的聲調和狗也不一樣;打架的時候狗是嘴,它是用爪子。小朋友很迷惑:不是狗是什麼?他原有的“圖示”開始混亂了。媽媽適時告訴他,這個動物叫貓。於是小朋友就建立了一個新的 “圖示”。人們創立的新“圖示”的過程叫“順應”。“順應”的過程是“先失敗後成功”的過程,民間還有句俗語叫“吃一塹長一智”,其實說的就是“認知發展”論中的“順應”的過程。

皮亞傑認為,人在認識世界的時候,“同化”和 “順應”不斷出現,適時進行。“同化”使原有的“圖示”資訊庫越來越豐富;“順應”不斷建立新的“圖示”資訊庫。這樣,人們就會不停的認知世界,從已知到未知。這就是皮亞傑的建構主義。

我們可以列舉生活中的兩個例子,進一步理解皮亞傑的建構主義認知理念。

例如,小孩子跟在媽媽後邊走在街上不停地說話,俗稱“跟從為什麼”。看見運動員的競賽單車,他就會說“這是單車”。這時候媽媽爸爸就會肯定他說“你說對了,你真棒”。這就是“同化”過程。結果不一會兒,孩子指著一輛摩托車說“這個叫單車好笨啊”。媽媽說“你錯了孩子,這個叫摩托車”。孩子肯定要問:“為什麼這個不叫這個單車?”家長馬上給他解釋:你看那單車輪子都很細,摩托車輪子比較粗,後面還“冒煙”。孩子聽了馬上就會形成心理概念:輪子粗粗的的,跑起來後面還“冒煙”。於是孩子就建立了新的“圖示”,這就叫“順應”。

再如,有個教授在殿堂裡教書,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結果有一天他在家裡被電話裡的騙子騙了好多錢,他就很困惑:難道我的學術理論有問題嗎?教授為什麼困惑,因為他原來的認知庫裡沒有“欺騙”這樣的“圖示”。於是教授的認知碼就要面對現實,自覺建立新的“圖示”━━ “欺騙”或“壞人”,這就是“順應”。

用皮亞傑的建構主義認知理念來界定人的智力,我們就會很輕鬆了:不會“同化”和“順應”,並且速度緩慢的人就是笨拙;相反,能夠自覺“同化”和“順應”,並且速度很快的人就是聰明。當然,“同化”和“順應”是否自覺或速度是否快慢,也不是絕對的,它要伴隨人的一生,所謂“先知先覺”和“大器晚成”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民族教育的祖師爺孔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似乎有些太絕對了。

回到現代教育上來。現在,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認為學生是一個桶,教給他什麼他就應該會什麼━━我今天往裡邊到加減乘除,你就應該會加減乘除;明天往裡邊倒微積分你就應該會微積分;我告訴你什麼你就應該記住什麼、理解什麼。但是我們又發現:你說完上一句酒後馬上說下一句,那學生就又不知道上一句說的是什麼了。這是為什麼?因為學生們不是容器,他們是知識

的“建構者”。當你去講述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是基於你內心中已經“建構”好的的成熟的“圖示”給他講解的,但是學生心中還沒有那個你要講解的“圖示”,他需要充足的“順應”時間,他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建立新的“圖示”,以便於“豐富”和“穩固”認知“圖示”資訊庫。我們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時沒有學生認知的“建構意念”,不給學生新“圖示”的“順應”時間就去對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下結論,這就是多年來我們所說的“違背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

在人的認知實踐中,出現同類“圖示”,人的心理是“平衡”的,就會“同化”認知;出現不同類“圖示”,人的心理是“失衡”的,就會“順應”認知。從“平衡”到“失衡”,這是一個學習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實際是有快有慢的,所以就出現了人的認知上的差異。但是,我們仍然認定這是認知提升的過程,比如學生學會了微分和積分,結果練習的時候還是有快有慢,這都是“同化”過程;無論快慢,都對微積分有一個更好的認識。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科學地根據學生的“圖示”“編碼速率”和“同化、順應”的速度,適當把控教學節奏,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卓有成效。

11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但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