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教育,對一生的發展影響非常大,所以對於多數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這才是孩子未來立足的基礎,也是成為有用人才的關鍵。

家庭教育

一、重視人格教育

名校情結是很多家長都有的,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績很好,考上一個名牌大學,然後再出國留學深造。但如果真做到這樣,家長就滿足了嗎?事實上真的未必。

從事46年的教育,發現了太多孩子在名牌大學畢業、留學歸來後,因為性格扭曲,做出一些令人髮指的事情,讓家長悔不當初,而且這個時候,家長已經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踏入深淵。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麼多的借鑑案例,給我們的啟發是,從小要重視孩子的人格及三觀的培養,要從一些細節入手,切記“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也可以就一些生活場景對孩子提問,比如見到別人提的東西很重,該怎麼辦?如果孩子回答不符合正確的三觀常識,家長一定要做合適的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主動性和自制力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一個團隊,從一些孩子2歲開始跟蹤,直至二十多歲,發現那些發展狀態理想,成長健康的孩子,都具備非常好的主動性和自制力。

所謂的主動性,說的是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主動、積極的去探索、研究,而且過程中充滿愉悅和快樂。

所謂的自制力,說的是孩子做事有底線,遵守規則,知道什麼事不能做。

所以在孩子十歲以前,我們多了解孩子,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為自己的興趣付出努力,去探索更深層次的東西;而在孩子日常行為中,我們又要跟孩子立好規矩,規範孩子的言行,讓孩子明辨是非、養成良好的品格和習慣。需要提醒的是,規矩不能只針對孩子,要能約束所有的家庭成員,而且不能事無鉅細的限制孩子(比如每天穿什麼衣服都立規矩)。

三、做學習型的家長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習慣,也一再向孩子強調,但卻不知道,想要孩子養成這個習慣,關鍵的是家長自身能否做到,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也就是有些人常說的“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裡想要告訴大家,真正的家庭教育的本質,就是家長的自我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比如有一個家長,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尊重別的孩子,然後遇到一個髒兮兮的環衛工人,就罵環衛工人離遠一點,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又怎麼會學會尊重別人呢?

38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該採取什麼態度和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