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VUCA時代,教育領域什麼在變,什麼不變?

2019年10月17-18日,一場由世外教育集團主辦,上緣(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教育世家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成功舉辦。圍繞“變與不變”的主題,來自海內外家庭教育的引領者深入探討中國家庭教育的重要趨勢、發展理論和現實路徑。

大腦科學能夠對我們的家庭教育帶來哪些啟發?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從腦科學專業領域帶來全新解讀,為家庭教育獻策。

啟示一:“不要以暴躁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許多人都知道,家長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模式。那麼從“腦科學”的角度是如何解釋這一現象的呢?

洪教授舉例:在對於貓單個神經元的研究中發現,8個月大的貓神經突觸極為發達,而老年的貓同樣的神經元突觸數量卻寥寥無幾。這一點充分說明: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創造能力在逐漸消亡,思維模式逐漸被經驗代替。

那麼,當我們的孩子不聽話、學不會,作為家長,是否應該以暴躁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呢?

洪教授說,當我們散發出暴躁的負面情緒,孩子的大腦就會以家長的情緒為經驗。今天父母怎樣對待孩子,明天他的行為模式就是怎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據調查顯示,三歲時每個月被打過一次以上的孩子,五歲時打人的機率會是沒有被打過的孩子的兩倍以上。

人是過去經驗的總和。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家長的行為模式足以構成孩子的“經驗”,刺激著孩子的大腦神經突觸形成固定路徑,從而在他們一生中造成深遠而不可磨滅的影響。洪所長告訴現場,“教不會可以換個方式去教,因為大腦具有‘可塑性’,只要我們不否定孩子的情感,就一直有希望、一定有辦法。”

啟示二:“不要害怕孩子犯錯。”

孩子生下來就有神經元,所以小時候孩子的經驗很重要。

洪教授談到她在芬蘭的幼兒園的一次經歷:一個三歲的孩子要起床和小夥伴們去打雪球,好不容易把衣服穿起來了,卻穿反了,這時候怎麼辦呢?

如果是國內的教師或者家長,一定會讓孩子脫下來重新穿,但是芬蘭的老師卻堅決不允許。老師說,“你叫他脫,他一定很受挫折,他就會哭,下次就不自己穿了”。

果不其然,孩子第一天穿錯,第二天穿錯,第三天就不會穿錯了。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會比較快,而且這個學習一旦學會了,就是一輩子的成長。而如果當孩子好不容易做了一件事,你卻否定他或讓他重新做,其實是在扼殺他動手的意願。

洪教授還分享了一個身邊的小故事,現在的家長總是習慣給孩子餵飯,怕孩子吃得滿臉都是,而她的一個朋友卻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吃。吃到臉上沒有關係,吃完了,去浴室把臉洗乾淨,然後把狗放進來,把地上吃乾淨。

這是一個幽默的做法,也是一個智慧的做法。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不要害怕孩子犯錯,就像“習”這個字繁體字的構成,是一個“羽毛”的“羽”加上“日”,連起來看,“習”的意思其實是“反覆地多次飛翔”。

啟示三:“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另外,洪教授還特別強調,對於家庭教育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一定要被滿足。

有個很好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用猴子做的,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同樣有很好的教育意義。這個小猴子一出生,就跟它的母親分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絨布的媽媽。令人意外的是,這隻小猴子所有的時間都黏在它的絨布媽媽身上,當我們把這個媽媽拿走,給它很多新奇的玩具,它都不要,而是兩個手抱著頭躲在牆角。

兩個手抱著頭是極端沒有安全感的象徵,而縮在牆角是因為後面沒有人來。可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猴子和孩子,其實都很可憐。

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有人愛,被拒絕是他們最害怕的地獄。

由此,洪教授認為,為人父母的,應該盡所能地為孩子製造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孩子眼睛看到的是生長的環境,耳朵聽到的是母語,才能在安全感中成長,才會成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

了解大腦,就是為了用好它,激發它,讓它有更大的潛能,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用積極的眼光欣賞它,給它建設正向迴圈,這便是洪老師分享的核心,是教育的作用,也是這場高峰論壇想要傳遞給每一位家長的啟示之一:對你的孩子,再塑他的大腦,激發他的潛能。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該如何發現發展孩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