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話題上了知乎熱門:到了睡覺的時間,孩子作業還沒有完成,你會讓孩子熬夜做完作業嗎?選擇作業孩子休息不好,選擇睡眠孩子作業完成不了,第二天還會堆積更多作業!這“一盤死棋”怎麼解?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的新角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開學一個多月,關於老母親陪作業的故事、段子已經滿天飛。孩子依然是那些問題,要麼愛玩,拖延作業;要麼寫起來非常慢,不盯著就做不完;還有的寫起作業就各種名堂,得跟著鬥智鬥勇。
各式各樣的問題,能用的招數都用了,甚至打了罵了,孩子依然老樣子,如何是好?
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心裡有數
你可能會說,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啊。其實,養成好習慣不難的,孩子也不傻,他可以做做表面功夫,每天定點定量學習,但就不往心裡去。
所以,關鍵問題是,怎樣讓孩子對學習真正上心?
我們常說孩子要自覺,自主,說的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管理就是心裡有數,他知道自己的作業有多少,要寫多久,已經完成多少,還需要多久,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會,這就是自主狀態了。
這種情況下,就算不是一放學就寫作業,玩一會兒再寫也沒問題。每天學多久也無需規定,孩子會根據作業和自己的狀況進行評估,自行安排時間。
這時,管理時間只是表象,自我認知和評估是核心。孩子管理的不是他的時間,而是自己的學習狀態。
自我認知是自我管理的基礎
父母要做孩子的“探照燈”
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從很小就開始發展的。父母多疼愛、多鼓勵,同時高要求並堅持執行,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語言對話能讓孩子形成自我概念。
孩子的自我認知需要語言來發展。
孩子認知水平很有限,做一件事自己是個什麼狀態,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都不是很清楚。這就需要我們來當“探照燈”,經常給些提示讓孩子關注到自己的狀態,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把這樣的思維和表達習慣化。
自豪感有助於提升自我管理
父母要多表揚孩子
自我要求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控力。
自我效能感,就是孩子對自己的能力自信、自豪。這是自主性的核心,一個人願意向前走,內驅力就來自“我能行”的體驗。
讓孩子愛學習、堅持學習,就要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我能行,我學得好”,從而讓孩子對自己的成就有自豪和期待。
這需要我們做到“隨時表揚,定期總結”。
這和我們平時“隨時批評,偶爾表揚”的做法正好相反,其實表揚應該多多益善,不要怕重複,逢人就誇。哪怕孩子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不用再說了”,也堅決不要停,孩子心裡還是高興的。
另外,孫子兵法裡說“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用在孩子身上,就是不定時間、不定強度的表揚和獎勵才是最大的刺激。因為定期的刺激,時間長了刺激效果會削弱,所以要隨時表揚,馬上獎勵。
那錯誤呢,不是定期批評,而是定期總結。定期批評時間長了孩子也皮了。所以變換我們的姿態,跟孩子平等的身姿,每星期跟孩子好好談一次話,小結一下。先說近期的優點,然後鄭重其事地指出最近的缺點,跟孩子談好整改目標和方法。
最後,讓孩子把進步、成就歸功於自己。常對孩子說“都是你自己努力呀”,不僅讓孩子感到“我在進步”,而且“進步是因為我自己努力,我會想辦法,我能堅持。”
這便形成了高自尊,有研究發現,一個穩定高自尊的人,會把成功歸因於自身穩定的人格特質。
自此,我們就完成了這樣一系列動作:通過寫作業這件事,利用學習的過程,培養的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堅毅的品質,進而使他擁有了一個更高的內隱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