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換句話說就是:總是找家長幫忙的孩子,是不是說明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

類似的事情還有做手工、玩玩具,只要遇到困難,孩子就會找媽媽幫忙,媽媽的回答總是這樣:你先自己想想辦法唄。

媽媽的出發點是沒有錯的,她認為需要先給到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直接提供幫助會錯失鍛鍊孩子自主能力的好時機。

然而現實是:總是被逼著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更容易逃避和退縮。

為什麼不能強推著孩子去獨自解決問題

其實在“獨立自主”這個願景和目標上,我們家長和孩子是高度統一的,孩子非常想要獨立自主,家長也非常想讓孩子獨立自主。

但是在實現目標的方法上,家長和孩子的思路是衝突的,孩子的思路是:你得幫我,我才能學會獨立,家長的思路則是:我總幫你,你哪有機會學會獨立。

這個衝突所在的誤區是家長把“獨立解決問題”等同於了“獨自解決問題”

當孩子遇到困難求助的時候,家長會認為應該讓孩子自己單獨去面對困難,先自己動動腦筋想辦法,勇敢嘗試著解決,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最終戰勝困難。

這個觀點乍一聽沒錯,但仔細琢磨就有問題了,倘若這個困難是孩子自己努力一把可以解決的,那我們不出手幫助是合理的,倘若這個困難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我們還要推著他往前衝,讓他去面對,去碰壁,那帶來的結果必然是挫敗和無力。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懼怕此類困難,自己解決不了,也知道不能求助於家長,只好用逃避、發怒來應對了。

更糟糕的是,看到孩子退縮不前、輕言放棄的樣子,家長很容易批評孩子,認為孩子差勁、笨蛋、沒有毅力,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被批評指責的孩子會引發羞愧感和自我懷疑,逐漸喪失自主獨立的能力,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你越逼著孩子獨立,孩子越不能獨立。

這個結果可以用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來解釋

  • 1-3歲兒童早期的主動性對羞怯懷疑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自我意識的萌發下,會去探索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由於自身能力有限,會遇到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此時我們放任其自己面對,不能引導孩子成功解決危機,或者嚴厲批評孩子,就會引發孩子對自主探索結果的羞愧感,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這個時期是堅強、自主等意志力形成的重要階段。

  • 3-6歲學前期的主動對內疚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探索和自主做事的願望更加強烈,孩子需要體驗自主,也要克服失敗帶來的內疚感,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會面臨來自社交、情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困難,大多數困難都是超出自己能力的,因為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面對的人、環境更復雜了,也是更需要家長提供幫助的時候。

如果家長還是用“你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的話術來磨練孩子,不提供實際幫助,孩子會因為自己無能力解決問題而感到內疚,害怕犯錯,迴避風險。

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是家長“幫出來”的,而不是“逼出來”的

何時幫,怎麼幫,才能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堅強意志

埃裡克森給我們解釋了1-6歲的孩子在獲得獨立自主的道路上需要解決的心理衝突,我們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應該是“智慧而有力的幫手”。

什麼時候幫孩子,如何幫孩子,是需要技巧的:

1、讓孩子獲得這樣的安全感:父母始終站在我的背後

充足的安全感給孩子帶來的積極效果是:我可以做這件事情,即使做不到,做不好,我也不會擔心被父母嫌棄、指責,當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會得到迴應,當我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也知道,父母就站在我身後。

如何給孩子提供這樣的安全感呢?很簡單,就一個原則:當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不拒絕,不推脫。

我們可以這麼說:好嘞!我來幫你,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解決;需要幫助就來找我哦。

我們不要這麼說:你要學會自己解決,別一有問題就來找我;我忙著呢,一會再說;或者嘴上說著,好的好的我來幫你,然後半天不過去幫忙。

你若有求,我必有應,這樣的安全感才是孩子獨立自主,展翅高飛的底氣。

2、能夠客觀判斷孩子的能力,以此決定如何幫忙

成人應該關注兒童已經達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潛能,並引導兒童提升到恰恰比他們現在更高一層的水平上,由此可以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兒童心理學》

我們要不要幫助孩子,以及如何幫助是要建立在我們對孩子的客觀能力的認識之上,判斷這個困難有沒有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

孩子的能力不是我們腦海裡的“期望要求”,而是孩子的“事實表現”。

舉個例子,一個內向的孩子是很難做到主動加入遊戲,或者勇敢要回被搶走的玩具的,那我們就不能要求孩子快速學會融入團隊以及保護自己不被欺負,更不能讓他獨自去解決這些困難,孩子可能需要我們十幾次、幾十次或者更長久的幫助。

相反,一個外向的孩子是一回生二回熟的風格,那我們可能只需要提供一次幫助,他就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了。

所以,要通過客觀的觀察來判斷自己孩子的能力,然後再製定幫不幫、如何幫的策略:

  • 倘若這個困難是孩子以前戰勝過的,或者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孩子依然開口求助,我們可以先給予“語言幫助”,用鼓勵性、支持性的語言來引導孩子,“我之前看到過你成功解決過類似的困難,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你可以先試試,如果還不行,我隨時會幫助你。”

  • 倘若這個困難確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我們就不能只是語言幫助了,還要及時給予“技術支持”。

3、善於拆解困難,引導孩子逐個擊破

技術支持方面需要我們“善於拆解步驟”:我們需要從細節入手,把一個大動作拆分成多個小動作,把小動作逐個熟練以後,再連起來成為一個大動作

很多困難在我們成人看來簡單的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非常複雜的,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用勺子吃飯,簡單吧,握著勺子舀起飯再放到嘴裡,閉著眼睛都能做到,但是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不到一歲的嬰兒來說,就是一個大挑戰!

他們做不到兩手指捏著勺子柄,不會用勺子舀起食物,更不能精確地把食物送進嘴巴里,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發育得不完善,決定了吃飯這個事情的困難程度是超過孩子能力範圍的。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呢?是直接自己上手餵飯麼?當然不能了,這樣做不利於孩子自主進食能力的發展,正確的做法是拆解步驟,降低困難:

  • 首先,給孩子提供有弧度彎曲的勺子,這樣可以降低輔食從勺子上斜著滑落的幾率,在孩子不吃飯的時候,裝一碗豆子、米粒讓孩子用勺子舀著玩,玩著玩著,“舀”這個精細動作就熟練了,等到吃飯的時候,正好用上,避免出現吃不到飯,乾著急扔掉勺子的情況。

  • 緊接著,從輔食形態上降低難度,麵條、面片這些不好舀,容易滑落,那就切小,做得稠一些,孩子一舀一大勺,滿滿的成就感。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拍球、跳繩、剪紙、拼圖、穿脫衣服、擦屁股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家長運用“拆解步驟”來引導的,而不是直接讓孩子上手就做,很多孩子一開始就失敗,失敗,再失敗,然後放棄。

那些既不願意求助家長,又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孩子,不是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願做,懶得做,而是實實在在地遇到了困難。

4、懂得進退自如,此消彼長,和孩子打配合

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這樣一個清醒狀態:當孩子乾得很好的時候,我們就該減少幫助,降低對這一過程的干涉。

我們幫助的程度要隨著孩子的能力水平不斷調整,孩子前進了,我們就後退,孩子後退了,我們就前進。

家長擁有進退自如的覺察力,是為了避免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 過度幫助,過度代勞,完全不給孩子挑戰、嘗試的機會,總認為孩子做不到,沒有大人的幫助他們就搞不定。

  • 完全不幫,只灌雞湯,不論困難大小,總讓孩子獨自面對,美其名曰:你長大了,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哦。

比如,孩子早已學會了穿鞋,那我們就應該明白,在穿鞋這個事情上,我們要“退後”,別再慈愛地蹲下為他穿鞋,孩子搗鼓了半天也沒把衣服釦子送進釦眼裡,急得直跺腳,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前進”了,耐心地蹲下來,把係扣子拆解為找釦眼、捏釦子、送釦子等小任務。

在通往自主獨立的這條路上,孩子的這雙小手,還是需要我們的大手拉上那麼一段距離才能徹底放開的。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少喝一頓酒,也要栽種此果樹,果味甘甜,好養易活,適合現在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