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中午上學的路上,小傢伙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我像誰?”只見他雙手插著褲袋,走路一副懶散小痞子的樣子,那臉上面無表情,做得特自在。啊,這樣子總覺得像誰,但又想不起來。問他像誰?他說:“像哪吒!”不過看著還真的挺像哪吒,我都以為是他本尊呢!

一會兒他又問:“媽媽你看我再來一個,你看看我像誰?”只見他,雙手叉腰,走起了貓步,一扭一扭的,兩個屁股也要跟腰一起扭來扭去,就像一個小妖精。這樣子怪搞笑的,像誰呢?他說,美女呀!原來模仿是電視上走t臺的模特。

再接著他又來了一個表演,那一個感覺,想不起電視上有誰呢?難道是他自己?我問他:“像誰?”他說:“我自己呀!”哦,怪不得!

小孩子的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其實大人應該重視,這也是體現他觀察力的一種表現,同時也能訓練他的肢體能力。

很多家長都是中規中矩的,看到孩子這樣不正經,總覺得這孩子什麼不學,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我們不能要求小孩子像大人一樣中規中矩,所謂“行如風,站如鬆,坐如鐘,臥如弓”,這些所謂的大道理,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候並不需要嚴謹的去執行,包括用在我們大人身上也未必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去要求小孩呢?

不僅如此,有時候小孩會學大人說話,或者模仿大人的口氣,有時候學大人生氣、搞笑、批評等等口氣,有時可能會比較誇張,他僅僅是為了表演,為了玩,為了逗笑他人。

但是有時候他說話的時候,可能也真的無形之中已經被父母家長的言行所影響,當我們去批評孩子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知道他的行為為什麼會如此?是否我們大人有同樣的行為?如果不是,那麼,是否從外界受到影響?這時需要大人去引導。你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引導,或是批評才更好的奏效。

大人不能盲目的以所謂的大道理跟孩子去計較,然後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教訓孩子,彷彿自己是不可一世。有時就算孩子是錯誤的,我們也必須在寬容的態度下,去教育他,引導他,而不是一種苛刻的態度。

如果將孩子設定一個角色界限,如此,孩子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成長,同樣,他對自己的認知也只侷限於你所設定的範圍內。

要知道,我們大人對自己的潛能,估計也沒有幾個人真正的認識到。何況是一個正在聚集能量、慢慢收集能量、等待發現、等待爆發的一個年輕的生命力。

孩子的潛能和能力,創造力,我們大人不能以自己的認識去設局,否則,孩子很可能被你的誤導而侷限了他的發展和對自己的認識。

能力是需要培養,但同時,也需要興趣。當他的興趣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你再強加的培養對孩子來說也不是壓力,反而是一種動力。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我們的培養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甚至讓他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一個幼小的生命力,是有諸多方向、諸多潛能、諸多能力,可開掘、可發掘、可培養。所以,保持孩子的童真非常重要,保持他的天真也很重要,維持他的好奇,快樂都是很重要的。

很多家長的目標性太強,他們將孩子設定某一個人生方向,當然,並不是說不好,但是在設定的時候,同時還要有鬆緊度,不能將你的設定視為唯一,否則孩子對其他方面的認知認識,會如白紙一樣。

你所設定的也未必是正確的,縱使你設定的方向是正確的,但你所引導的方法和培養的方法和方式,也未必是孩子所能接受的,如果你執意一個方法,如果日後發現問題,想要糾正的時候,可能就為時已晚了。

我們大人的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對孩子來說他們的可能性會更多,會有更多未知,需要更多的探索。這些不僅是他自己對學習對成長的探索,也是我們家長對教育孩子和為孩子鋪路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探索、摸索,否則就可能成為一意孤行的孤獨者了。

你可以應試,但你不可以應付生活。否則,應付生活一定會讓你過得很累。如果真正的面對、迎接生活的種種可能,才會讓你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快樂。

從古至今,應試是一種教育手段,但它不是決定人生的唯一手段。高考亦如此,大學考試,職業面試也是如此。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很努力去尊重孩子,為何他還是不能很好適應學校?尊重也是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