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能餓著!”

“孩子要想長得高高的,就得多補充營養,多吃飯。”

…………

這些話題,可以說是很多家長共同的想法了,於是就出現了“填鴨式”餵養。

“填鴨式”餵養

所謂“填鴨式”餵養,通俗來講,就是家長擔心孩子吃得不多,營養不夠,所以像“填鴨”一樣,儘可能地讓孩子多吃,甚至“只要還能吃奶就繼續喂”。

殊不知,這種餵養方式,對於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來說,實際上是一種很大的負擔。

3歲以下的寶寶攝入過多的高能量食物則會導致消化液消耗殆盡,以至於無法消化的食物被迫堆積在胃腸中,使胃腸蠕動減慢,糞便無法快速排出。

長期下去,很有可能導致寶寶脾胃失調,表現出食慾不振、腹脹腹痛、便祕或經常腹瀉、乾嘔等症狀。

進而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我們本意是給寶寶補充營養,卻因為錯誤的餵養方式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很多去兒推店調理脾胃,調理消化不良、積食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的填鴨式餵養所致。

“填鴨式”餵養的危害

1、消化不良、嘔吐

最直接的一點,會使胃的負擔過重,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如果吃得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品質。

2、食慾不振、厭食

老是強行給孩子餵飯、或者逼迫孩子吃飯,會讓寶寶覺得這是一項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對吃飯產生牴觸情緒,並出現厭食,挑食,邊吃邊玩。

3、導致便祕、腹瀉

寶寶如果吃得太飽,超出了自身的消化能力,容易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痛、便祕、腹瀉等問題,久而久之變成厭食。

4、影響身高

俗話說“要讓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這是因為機體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分泌更多生長激素,刺激骨骼生長,家長把孩子喂得太飽,會阻止飢餓狀態下生長激素分泌。

那麼,該如何避免出現“填鴨式”餵養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判斷寶寶是否已經吃飽了。

吃飽了,就不需要再繼續餵了~

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寶寶吸吮時比較有規律,可以聽到吞嚥的聲音,喝飽之後,嘴巴會自然鬆開,全身呈現一種放鬆的狀態。

觀察寶寶吃奶次數,配方奶的話,平均每2到3個小時餵奶一次,一般每天吃奶8~10次,母乳餵養則是按寶寶實際需求來餵養。

觀察寶寶尿量,寶寶吃飽喝足的情況下,每天的尿量一般有六次以上,尿色比較清,顏色比較淺。

觀察寶寶體重增長,寶寶出生一週之內會有生理性的體重下降,但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

一週以後會慢慢恢復出生體重並增長,前兩個月一般每個月增長0.5至1公斤。

“反饋式”餵養?

與“填鴨式”餵養截然相反的方式是“反饋式”餵養。

每個孩子的體質都會有一定的差異,餵養方式自然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整。

而反饋式餵養,就是根據孩子脾胃的接受程度,來觀察反饋,並作出相應調整,也是最適合孩子的餵養方式。

那麼“反饋式”餵養應該怎麼做呢?

我又來舉例了~

某5歲男寶寶的三天飲食記錄

第一天:

大小便、睡眠正常,舌苔略厚,心情還可以,吃了米飯、炸丸子、炸魚乾。

第二天:

大便乾燥臭味大,舌苔厚,睡覺不安穩,小便少且發黃,吃了米飯、小米粥和山藥排骨湯,焦三仙小半碗。

第三天:

大便稍稍有些幹,臭味不大,舌苔略厚,睡覺相對安穩,吃了陳皮粥、米飯、蔬菜、軟麵條、焦三仙。

對比分析:

大便乾硬臭味大,說明孩子有消化不良;

小便少且發黃,代表體內津液耗損比較多;

舌苔是胃氣上蒸所致,舌厚代表食物對脾胃造成的壓力太大,讓脾胃受損。

得出結論:

孩子目前不適合吃或者只能少吃炸丸子、炸魚乾,對於他的脾胃來說,這些食物太過油膩。

及時調整飲食,並用焦三仙后,情況很快就好轉了。

只是這樣簡單地一對比,是不是就看出來“反饋式”餵養的好處了?

其實,只要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多觀察寶寶各個身體部位的狀態,就能及時預防了。

如果擔心太忙會忘記,還可以找個小本本記下來~

積食的調理

在中醫學裡,脾胃被譽為後天之本,孩子的體質好壞都直接由脾胃決定。

反饋式餵養能讓孩子儘可能地避免積食,避免給脾胃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過來說,這就是對脾胃的一種保護。

脾胃好了,孩子體質自然會好,很多由脾胃虛寒、積食帶來的疾病症狀都會消失。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生積了,該如何調理呢?

三個簡單手法:

捏脊(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讓孩子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孩子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面板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

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一組,捏第3次時,每捏3下須將面板向上方提起。

推脾土

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可用拇指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

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操作者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孩子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

操作者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孩子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良好的飲食習慣

1、奶粉餵養應嚴格控制3小時一次的餵奶原則,母乳餵養按寶寶需求來進行。

奶粉相對於母乳來講不容易被消化吸收,餵奶次數多,容易形成乳糖不耐受以及對蛋白質無法消化,導致腹瀉。

2、將孩子傾斜45度角來餵奶,且每次喝完奶之後要將寶寶豎立起拍一拍奶隔,即使拍不出奶隔也要堅持豎著抱半小時。

3、大一點的孩子吃飯也應該有規律的時間,一天三餐,且晚上不要讓孩子吃太多。

4、不要讓孩子邊玩邊吃飯或者邊看動畫片邊吃飯,不要跑著追著孩子餵飯,以免對胃部形成負擔。

5、早上起床後,留出半個小時,緩衝腸胃功能,再吃早餐。

2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闢謠:運動鍛鍊對孩子們還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