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23日,在河南鄭州發生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在一個平衡車比賽現場,一名2歲左右的小女孩被媽媽當眾拍打訓斥,女孩則是不停哭泣,說:“我下次好好跑。”
小女孩的哭聲和媽媽的吼叫聲,立即引來了大批不明就裡的人們的圍觀。
原來,這名媽媽情緒如此激動,僅僅只是因為女兒在2歲組平衡車比賽中,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跑了倒數。
2歲的孩子本就是無憂無慮享受愛的年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參賽就是突破自己,家長何必對孩子有那麼多苛求呢?在比賽結束後,蹲下來抱抱這個勇敢的孩子比指責要重要多了。
很多父母總會不分場合、不分地點隨意發脾氣、指責孩子,他們被自己的情緒奴役著,不曾想過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和影響,更不曾細想過這會造成怎樣嚴重的後果。
古語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是育兒路上,請謹記這一點。
02做情緒穩定的父母,到底多重要?父母情緒失控,孩子人生就可能失控
布朗大學帕拉德(Parade)教授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物件是在父母情緒容易失控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的變化。
這項研究跨時15年,研究結果顯示:兒時父母通過吼叫來管教的孩子成年後與戀人或配偶的關係緊張。就如帕拉德說的“大喊大叫的父母沒教會孩子如何管理情緒。”
在我們小區的遛娃大隊,有一對母女總能引起我的注意。母親年近四十,女兒也馬上十歲,他們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幾乎每次在散步時候女兒都會衝著媽媽叫喊。
不管在什麼場合,只要女兒不高興就當場爆發,絲毫不顧及周圍人的眼光,也不理會媽媽的勸說。有時候在小區遇到她們,她們的交流方式也基本都是吼叫,身為旁觀者我看著都十分不舒服。
這對母女就是典型因為媽媽的情緒容易失控,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潛移默化下影響了孩子的行為,讓孩子也形成了稍不順心就發脾氣的壞習慣。
當眾打擊孩子,後果你可能想不到
宋丹丹和兒子巴圖一起參加《嚮往生活》時,別人是溫馨歡快的時光,而宋丹丹則是變成了對兒子巴圖的“吐槽大會”
“快給我兒子找點活幹,他太胖了。”
“兒子你怎麼吃這麼多?就你不該吃。”
“哎呦喂,哪見過我兒子做家務啊?”
“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跟民政局說一下,我要換兒子。”
......
節目中黃磊都看不下去,曾出聲救場。
巴圖也坦言小時候經常被媽媽說一些壞話,總說他怎麼怎麼不懂事。
其實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中國家長”,在孩子的而成長過程中,出了取笑、挖苦、打擊之外得不到他們一點讚揚和肯定,他們堅信打擊教育就是挫折教育。
03父母情緒失控背後,是不允許失敗的自己不允許孩子失敗,孩子就經不起失敗
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曾在《半月談》教育公益大講堂上,直指中國家長總在意孩子的失敗點,而不關注孩子的成功和努力。
他還舉例:“有個孩子高考考了638分沒有考到北大,後來被家長指責,不到一個星期孩子就精神分裂了。”
而這類家長數不勝數,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他們關心的只是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績,卻從來看不到孩子付出的努力。
某次在育兒群裡看到有個寶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從小不管做什麼都被要求做到最好,養成後來自己爭強好勝的性格,沒有嘗試過失敗的她,在沒有把握做到最好的情況下,她寧願不去做,因為怕失敗。現在的她教育孩子的原則:輸贏不重要,享受過程遠比注重結果重要得多。
這位寶媽的教育方式是很理智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孩子不能失敗,而是孩子經歷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學會信任。
周弘老師有一句名言:“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讚美他,為自己創造生命而自豪!”
那個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的童欣。小時犯錯後,媽媽不曾責備過他一句,而是對驚恐的他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感慨的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教育最重要的是信任,對孩子的信任就是允許孩子失敗,相信孩子可以汲取失敗的經驗教訓,相信孩子能從失敗中走出來。
曾看過一個視訊,讓我記憶深刻,視訊是教父母如何通過簡單的小遊戲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例如:爸爸媽媽和孩子玩枕頭大戰時候,玩三局讓孩子贏一局,不要為了讓孩子開心,而故意每次都讓孩子贏。
孩子表現不錯的時候不要吝予欣賞和讚揚,但是不能一味的給予讚揚和肯定,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自己是無敵的假象,反而會讓孩子更輸不起。
有次到表姐家做客,剛上幼兒園的小侄子哭哭啼啼回家,表姐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次美術老師表揚了其他的小朋友畫畫得好,而這之前被表揚的一直是小侄子。問清原由後,表姐抱了抱侄子,然後安慰他:
“媽媽知道你不開心了對不對?但是以前每次都是你被表揚呀,別的小朋友沒有被表揚,他們也會不開心呀。所以,別的小朋友也需要被表揚,大家輪流開心才好呀!”
這樣一番安慰,似懂非懂的侄子止住哭聲,又開心的拿出畫本開始畫畫。
孩子不能接受失敗是很正常,父母要做好正確的引導,認可孩子情緒的同時,也要教會他換位思考,教他去體會別人的感受。
馬友友的母親說:她從來沒有因為兒子的大提琴拉的不好而打他或者責罵他,因為打了他,他就會對拉琴產生恐懼,那麼他就不會再去拉琴。正因為馬友友母親的不比較,成就了一個畢業於哈佛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大提琴演奏者。
有多少孩子是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的?這種對比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父母。長期生活在“別人家孩子”陰影之下的父母很難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曾細心觀察過蹣跚學步的孩子,你會發現:孩子剛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孩子都是向前走幾步,然後,回頭用目光尋找著爸爸媽媽。當看到父母面帶微笑看著他的時候,孩子也會笑。
無論他是繼續往前走,還是回來抱著父母。他都知道他剛剛的探索,得到了父母的欣賞和肯定。他體驗到了來自父母欣賞和肯定。
教育孩子,不要吝予欣賞和讚美,積極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就孩子做的具體事情,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孩子能從你的這個行為裡知道你對他的期待,也能明白自己怎樣做才能較之前有所進步。
04懂得控制情緒,是父母最基本的能力做為父母,最該學的就是控制自己。
要在自己情緒要失控時候,及時抽身冷靜情緒。
例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很生氣,我需要冷靜”然後離開那個環境,去做一些其他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在恢復理智後,在和繼續和孩子溝通。
不在孩子面前宣洩“負能量”。
允許孩子表達不開心,也可以允許自己在孩子面前流露沮喪。但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損貶別人,更不要讓抱怨成為習慣,因為孩子有可能會被你傳染。
1992年,義大利帕爾馬大學裡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教授的“映象神經元”實驗研究表明:大腦中的那特定位置的神經元被啟用,大腦分辨不出“是自己實際在做”和“看到別人在做”之間的區別。所以,我們看到面露恐懼的人,也會感到恐懼;看到歡樂的笑容,自己也會心情愉快。
你說,工作累;他會說,學習苦;
你說,別人的升職加薪是靠拍馬屁;他會說,別人的高分是靠作弊;
你說,老闆不好;他會說,老師不行......
負面情緒是極具傳染性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儘量積極向上,不怨聲載道傳播負能量。
任何時候,都要留有餘地。
曾經看過一個泰國小短片《先別急著罵孩子》,短片中,在幼兒園門口等孩子放學的媽媽們,看到孩子滿身汙泥朝自己走來的時候,立刻炸開了鍋,紛紛開啟“嘮叨”模式,指責起了孩子。
後來才發現原來孩子們滿身的泥巴是因為幫助滿載花盆,推著獨輪車摔在泥巴里的老爺爺,孩子們也因助人為樂,上了學校電視的小視訊“今日好學生”。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可不分青紅皁白開口就罵,而是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出這個行動的原因後,在針對孩子的行為和後果給孩子分析總結經驗教訓。
05教育的根本是,允許孩子做自己《遇見幸福》中蕭晴和蕭春泥是一對相愛相殺的母女,蕭晴因自身經歷,一直想要給蕭春泥安排最好的人生,她讓女兒學習金融,可是蕭春泥卻一直想唱歌,在媽媽不知情的情況下退學北漂。
母女關係在蕭晴偷偷賣掉女兒吉他那一刻徹底激化,當蕭春泥衝著蕭晴喊出:
“你知不知道,你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折磨我,讓我痛苦。我為什麼會有你這樣的媽。”的時候,蕭晴呆若木雞,滿臉不可置信。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蕭晴一樣呢?因為自己沒過成想象中的樣子,便拼命要求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自己普通,就要求孩子要出色;因為自己失敗過,就希望孩子戰無不勝?一步一步把一個獨立的個體變成自己意志的延續?
愛,從來不是掌控,而是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哈佛素質教育經典叢書《讓孩子自己做主》中有個故事:
4歲的戴爾不小心撒了自己一身果汁,母親很生氣但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對戴爾說:“來,親愛的,我們洗一洗去,換身衣服。”等母親放好水後,戴爾卻改變了主意,躲來躲去,不洗也不換。
講道理無用後母親抓住戴爾放進澡盆,戴爾不停掙扎哭鬧,母親就想盡一切辦法馴服他,戴爾的胳膊也被抓出一條紅印。等一切弄好之後戴爾哭著把自己關進房間,彷彿受到莫大傷害。母親也一肚子氣。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選擇,但是父母可以做好備選,並時刻注意提醒孩子界限在哪。孩子擁有了選擇主導權會令他很開心且充滿自信。
昨天在育兒群裡,有個全職媽媽傾訴了最近讓她煩心的事情:
前幾天她和孩子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原因是放學回來的孩子發現媽媽正在偷偷的翻看自己的日記。她覺得這沒有什麼,
“你都是我生的,我看看你的日記怎麼了?”
“你如果心裡沒鬼,怎麼會不讓我看呢?”
孩子則被氣得嚎啕大哭。
但是這位媽媽卻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
她覺得自己是在關心孩子,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生命的獨立性,不僅要和孩子個體分離還要做好心理隔離。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養成健康而獨立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越過親子界限萬事包辦。孩孩子需要成長,父母也一樣需要成長。
看過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
有一對父母,因為自己的孩子比較安靜, 喜歡一個人待著, 內心也比較敏感。 覺得孩子的性格過於內向,需要鍛鍊和培養,於是他們給孩子報了各種演講班、表演課, 參加各種舞臺劇活動。
但是孩子內心十分排斥, 每天都痛苦焦慮萬分,父母卻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必須讓他接觸更多的人群。 如果孩子做不好就要對爸媽滿臉的失望,別人的嘲笑, 自己內心的自責。久而久之,他無法忍受這種心理壓力開始自殘、離家出走。
李開復先生曾在《做最好的自己》中說:那些追逐自己的興趣、愛好,善於發現併發掘自身潛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財富和名利的眷顧,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所以他們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他們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取財富和名利,也會得到終生的快樂和幸福。
有個觀點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育兒本就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更無法一蹴而就。
而在這段親密關係中,作為父母給孩子愛和溫暖、教給孩子正確的三觀、必要時候加以引導,做好為人父母該做的就足夠了。至於孩子,把他人生的選擇權和主導權交還給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