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新手媽媽時期,最怕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娃的哭鬧了。

很多生娃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媽媽表示,沒想到有一天會被寶寶的哭聲治得死死的。

而對於木有什麼實戰經驗的新手媽媽來講,解決孩子哭的唯一方式,大概就是抱。

可每每遇到“抱”這個問題,家裡就成為了辯論現場。

正方辯友(新手媽媽):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哭聲,看著可憐兮兮的,怎麼忍心看TA哭而放任不管,娃的安全感豈不是要破壞掉了?反方辯友(過來人):一哭就抱?以後可有你受的,現在7、8斤,你抱著是沒壓力,20斤的時候你再試試?臭毛病一旦慣出來,到時候你想放都放不下了。

聽起來都對,所以!到底要怎樣?

前段時間看到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其實1歲以前的寶寶,是不會被寵壞的,孩子的每次哭泣都值得被擁抱!

親吻和擁抱孩子,這些活動會在大腦中引起特定的神經化學反應,並促進相對應大腦區域組織的發育。

在生命的前3年,大腦會發育到成熟狀態的90%,很多人覺得大腦的發育代表的就是智力的開發。但其實,並不只是智力開發,而是全方位開發,包括智力、情感、並且影響孩子的餘生的情緒控制、行為、社交和生理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三歲看老,看的不僅僅是智力發育,也包括,情感、情緒控制能力、社交能力、生理功能。

“事實上,當你擁抱寶寶時,會讓他感到安全,就像他的需求得到滿足一樣,這反過來會增加他的獨立性和自信心。”研究人員補充道。

而前6個月,是嬰兒與看護人建立特殊聯絡的最重要時期之一。

“在這個階段,我們絕對鼓勵寶寶的看護者,無論任何時候只要寶寶在哭、在尋找幫助他們的人時,都要及時作出迴應。”

6個月前的寶寶,每一聲啼哭都是簡單明了地在向你表達“一個訴求”。

嬰幼兒心理專家S·弗雷伯格在《魔法歲月》裡這樣描述:“要學會用哭來控制父母,小寶寶必須要有思想、有感知客觀世界的能力、能理解因果關係。”

但是至少在6個月之前,寶寶是不具備這項能力的。

這個階段,應及時迴應並滿足他的需求,給寶寶傳達的資訊就是:你需要我,我就在你身邊。

而你的及時迴應,孩子會逐漸意識到:我是最重要的,身邊有人照顧我。

慢慢得孩子的哭鬧會越來越少,越容易安撫,因為他覺得是安全可靠的,這是寶寶建立安全感的初級階段。

但是,對於這個觀點,很多過來人恐怕不能苟同,因為他們看到過無數個因為“一哭就抱”最終被寵壞的娃——抱著抱著,某天你就突然發現,自己放不下了、離不開了。

對於因為睏倦而哭的娃,一哭就抱很容易養成抱睡的習慣,不利於他們培養自我安撫的技能。到後期僅是抱著都不能滿足,逐步發展為抱著輕晃、抱著輕晃著溜達、抱著輕晃著快走......對於因為無聊而鬧的娃,一哭就抱也不利於培養他們獨立玩耍的能力。當別的孩子越來越能夠獨立時,他依然還是個時時刻刻都必須有人陪在身邊才能安心的黏人寶寶。

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6個月之後隨著寶寶智商情商的發展,“一哭就抱”或者“一哭就滿足”確實很容易讓寶寶出現依賴心理。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差、獨立入睡的能力差、獨立玩耍的專注力差”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父母早期的干預過多了!

所以,研究結果提醒,養孩子不能單靠一腔熱血,平衡這個界限需要正確的技巧,如果處理不好確實是會養成壞習慣的。

一哭就抱的方式,眼下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其實長遠看,很容易讓養育者偷懶,不去發現背後的問題,而是不管因為啥哭都用抱來解決。(是的,雖然我們體力上付出了更多、身體更累,但心理上其實是輕鬆的。)

而很多人做不到理性的處理這件事,是因為面對哭鬧無從下手。

事實上,除了抱或者不抱這種非黑即白的選擇之外,還有更科學、也更恰當的迴應方式。

《嬰語的祕密》的作者育嬰師特蕾西•霍格憑藉她25年護理的經驗提出S.L.O.W技巧,幫助新手父母讀懂並適時適當的滿足嬰兒需求。

S.L.O.W技巧每一個字母都有各自的含義:

S(STOP):停一停

聽到哭聲後先等待幾秒鐘,平復思緒,不要一聽到嬰兒哭聲就立即把他抱起來,停下來認真聽一聽並學著辨識不同的哭聲。

L(Listen):聽一聽

聽一聽寶寶正在對你說什麼。

最初,寶寶的哭聲表達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假如每次寶寶哭鬧時媽媽都立刻抱起、就會無意間扼殺他們用不同哭聲表達的需求的能力。

O(Observe):看一看

看一看,寶寶的肢體語言在向你表達什麼?周圍發生了什麼?

是寶寶困了?還是剛剛有一個奇怪的噪音,嚇到了?

動用所有的感覺器官來解讀寶寶的哭聲、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

小技巧:解讀寶寶哭泣的最常見原因

“我很無聊”:哭聲抑揚頓挫,不刺耳,聲音響亮平和,節奏感強,無淚液流出。哭時還會頭部左右不停的扭動。

“我餓了”:哭聲是有節奏的、重複的、短而低沉,由小變大,通常嬰兒會做出吸吮嘴巴的動作併發出聲音或者吸吮手指或拳頭。

“我吃多了”:哭聲比較尖銳,兩腿亂蹬,吐奶。

“我累了,想睡覺”:連續哭鬧,鼻音很重,一聲聲不耐煩的嚎叫。還會伴有揉眼睛,打哈欠,拽耳朵。

“我尿尿了”:哭聲強度較輕,無眼淚流出,可能聞到尿液或者便便的氣味。

“我要打嗝”:會發出“e”的聲音,可能會有大幅度的蜷腿或踢腿的動作。

“我出牙了”: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開始出牙,寶寶的哭鬧次數肯定會增加。會伴有過度流口水和啃咬任何觸手可及的東西。

如果你不試著分析寶寶的哭聲,那這些原本存在差異的哭聲,最後就會同化為一種高音量的警告式啼哭。

W(What's up):出什麼事了

整合所見所聞推斷嬰兒的表達,用正確的方式來回應他的需求。

迴應的方式有很多種,抱只是其中一種。

很多時候,輕拍、撫摸、低聲說話,孩子就可以被安慰了,這個時候,就不需要再抱起。

堅持過一段S.L.O.W,之後真的發現:

寶寶絕對不是一哭就要吃了!寶寶睡夢中醒來哭了,不需要你馬上衝過去抱起!寶寶在玩的時候叫喚了一下,絕對不是累了要你抱了!

為什麼美國兒科學會說,“當寶寶哭泣時,及時迴應他們的哭聲並不會寵壞他,這也不是溺愛。”

為什麼李玫瑾教授在“家庭的心理撫養”演講中提到:“一歲前你的撫養方式會決定孩子成年的修養,一個暴脾氣的人一定是早年家庭撫養他的那一階段很不如意,這個階段充分地關注他,有恩於他。”

因為,迴應孩子的哭鬧,在任何時候都是必須的,這點無需糾結。

你真正需要學習的是應對“需求性啼哭”的正確技巧,把握界限,適時適當地滿足寶寶的需求,也適當地留給孩子一些自我成長的空間。

否則沒有任何底線的一哭就抱,真的有可能成養出一個獨立性差的黏人寶寶哦。

17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1招學會良性溝通,媽媽再也不怕孩子叛逆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