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摘要:1歲以內的寶寶,大腦跟豆腐塊一樣脆弱。被外力搖晃的時候,大腦會因為碰撞發生腦腫脹和腦出血。

但是,60%的成年人搖晃寶寶的方式都不正確!

嬰兒搖晃症最常發生在1年以下的嬰兒中,特別是2~4個月大的寶寶。但如果晃動非常劇烈,5~6歲以下的兒童也可能腦損傷。

又一位寶寶因為腦出血住院了。

蘇州3個月大的寶寶,最近精神變得很差,臉色蒼白,還時不時地發出尖叫。

因為看不出寶寶有什麼病,大人也沒太在意。

最近兩天,孩子的臉色更差了,經常腦袋犟著往後仰,甚至四肢連續抽搐,有時候還會難受的嘔吐。

家裡人這才著急了,趕緊帶到醫院來看。

醫院經過顱內CT檢查,發現孩子的腦內有大量積液(腦腫脹、顱內出血),必須的馬上做血腫清除和引流手術。

3個月大的孩子,這麼小一點,就經歷了一場腦部手術,額頭纏住紗布,躺在病床上。旁邊的爺爺心疼得掉眼淚。

而腦積水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家裡人對孩子過度搖晃,造成了搖晃綜合症。

更讓人痛心的是,給孩子做手術的這家醫院,已經在一個月內收治了5名寶寶,同樣是反覆抽搐、兩眼凝視,同樣是搖晃綜合症。

(央視網,2017年12月31日)

為了寶寶們,我們繼續科學普及吧。

再來說一個武漢寶寶的事例。

武漢有位爸爸,年近40歲才有了孩子。中年得子,夫妻倆喜歡得不得了,每天抱著兒子不撒手。

7個月大的寶寶,幾乎是“抱大”的。孩子哭了不高興了,就抱著在懷裡搖一搖。逗孩子開心的時候,就往上拋再接住。

然而,在嬰幼兒體檢中,4個月大的寶寶查出頭圍較大,已有46釐米,相當於1歲孩童的頭顱大小。當時家人並未在意。

隨後寶寶的頭圍猛增至50釐米,額頭突出、眼睛凹陷,大腦雙側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慢性硬膜下血腫,血腫將孩子的頭部撐大,顱骨骨縫被撐開約1釐米寬,成了“大頭娃娃”。

典型的腦積水。

醫生判斷,寶寶腦部的血腫,應該是父母多次搖晃引起的。如果不醫治的話,孩子可能會造成癲癇,甚至壓迫腦組織,以後可能是“弱智”。

最後,7個月大的寶寶不得不接受微創鑽孔引流手術,把雙側顱內的血引流出來,再假以時日等待大腦慢慢康復。

(武漢晚報)

去年8月,微博上一位媽媽發帖,稱某醫院被人稱為“搖頭爺爺”的庸醫,對自己孩子進行“康復治療”以後,孩子成為了腦癱!

這位寶寶只有一歲2個月,16年的時候,做過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17年出現了肺炎、營養不良、腦發育遲緩等病症,於是媽媽就帶孩子到XX省婦幼保健院治療。

康復理療科醫生李頌江給孩子做了連續9天的治療,聲稱“後面有根筋太緊,搖晃治療可以把它搖鬆”。

在媽媽釋出的視訊裡,“搖頭爺爺”猛烈揉搓著孩子的頭部,就跟搓麻花一樣。

孩子痛苦的哭喊著,但身體被大人固定住了,只能無力的抗拒著。

在這個科室裡,每天都有30多個孩子,這樣接受“治療”。

有的家長雖然覺得驚訝和疑惑,但是“看到科室裡別人的孩子也是這麼治的,心想,忍一忍說不定就治好了。”

發微博的這位媽媽,在等療程結束那天,帶著孩子還沒出醫院,發現孩子突然停止了呼吸,心跳也摸不到,當時整個人都要瘋了。

抱著孩子衝到急症科,一陣搶救,總算把孩子救了回來。但因為搖晃造成的腦損傷,卻不知道還能不能恢復了。

因為搖晃寶寶而致傷的事情,經常見諸報端。

在貴州,有個2月大的寶寶晚上哭鬧,媽媽抱起來哄了很久都沒有停下來,奶奶就抱起孩子用力搖了幾下,孩子就停止了哭聲,慢慢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之後,寶寶不哭不鬧,怎樣逗都沒反應,還很嗜睡。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得了嬰兒搖晃症候群,可能會成為終生植物人。

2012年,不滿一歲的小女孩Cheyenn,因為哭鬧不睡覺,被親爹猛烈搖晃,造成嚴重的腦部傷害,顱內出血,手術了好幾次才撿回一條命。他的父親也因虐待兒童而被判刑。

治療了3年,Cheyenn還是有嚴重的後遺症,如癲癇,右腿無力等。

2016年,美國一個7個月大的寶寶,家裡專門請了保姆來照顧。

保姆為了讓他快速入眠,不停晃動孩子,造成了寶寶嚴重的腦部創傷。

2017年,澳洲一位爸爸喂完二寶後,把孩子放在了嬰兒搖椅裡,用手搖晃著搖椅哄睡。可能因為有點內急,爸爸搖晃時可能比平時使了更大一點的力氣。

等從廁所回來,爸爸發現寶寶小胳膊和小腿僵硬著,再沒有醒來。

原來,爸爸搖晃的力度過大,導致寶寶迅速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 產生了頭暈、嘔吐等症狀,最後被胃裡返上來的嘔吐物噎住,窒息而亡。

這都是一條條鮮活的小生命!僅僅因為搖晃這個常見的動作,就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後果。

據統計,60%的成年人搖晃寶寶的方式都不正確!

什麼孩子這麼容易被搖壞呢?

這是因為,對於1歲以內的寶Bora說,大腦跟豆腐塊一樣脆弱。

這時候的大腦,顱骨還沒有長全,顱底及內面都還很平滑,連線組織也沒有長好,顱骨對大腦的“鉗定”作用不夠好。

偏偏這個時候的大腦,又大又重,佔了身體的四分之一。

而在寶寶5歲之前,脖子上的肌肉都很弱,韌帶彈性較差,頸椎也未完全骨化,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盪。

當孩子被外力搖晃的時候,大腦在顱骨間大幅晃動,撞擊堅硬的顱骨,容易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大片血塊凝固、視網膜出血等,統稱腦出血。

腦出血之後,顱內壓會急速上升,造成食慾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

後果包括:腦損傷、失明、聽力損失、言語和學習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癲癇發作、頸部和脊髓損傷,甚至死亡。

如果在搖晃以後寶寶出現下面的症狀,就要懷疑是嬰兒搖晃症候群(SBS):

極度煩躁嘔吐食慾不振或不願進食呼吸困難驚厥嗜睡(極度疲勞,運動不足,意識不清)面板蒼白或發紫胳膊或胸部有瘀傷,如抓痕額頭比平時腫大,或者頭上軟的地方凸了一塊無法抬起頭頂抽搐(抖動)眼睛無法聚焦或跟隨運動的物體失去意識昏迷

但是,這些受傷的症狀很多時候並不明顯,很多大人犯了錯誤都不能及時知道。

“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傷害還可能是多次積累而成。

有時候即使搖晃動作不劇烈,但如果長期反覆地施行(比如用同一頻率長期搖晃搖籃),累積數次後,也容易讓寶寶出現這種症狀。

或者,在不支撐寶寶脖子的情況下,直接把寶寶放下去、抱起來,或者背到大人背上,這個過程中大腦晃動厲害,也可能出現這種症狀。

嬰兒搖晃症候群(SBS)最常發生在一年以下的嬰兒中,特別是2~4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2歲以後,通常不會再發生SBS。但如果晃動非常劇烈,那麼五歲或六歲以下的兒童也可能腦損傷。

那能不能搖寶寶呢?

輕搖寶寶是可以的,但記得支撐好脖子,動作要輕微,讓寶寶頭部的移動只有幾釐米,不會隨著動作激烈地左搖右晃,也不要讓身體朝一個方向,而頭卻晃到另一個方向。

比如,你可以這樣搖:

但不能這樣前後搖:

也不能這樣大幅轉動:

也不能這樣上下搖動:

甚至不能這樣顛孩子:

為了認識和不認識的寶寶們,下面非常關鍵,請轉給每一位照顧寶寶的大人:

不要過度依賴搖籃!

不要生氣時大力搖動孩子!

不要用力拍打3月以下的寶寶背部!

不要不支撐脖子就抱寶寶起床或者放下去!

不要不支撐脖子把寶寶背到背上!

不要抓著寶寶肩膀前後左右晃!

不要沒有安全座椅就讓寶寶乘車!

不要抱著寶寶如鞦韆般前後大幅擺動,

以及突然停住!

不要將寶寶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動!

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更不能在空中拋接寶寶!

不要用力將寶寶拋到床上或者沙發上!

不要覺得好玩,抱著寶寶旋轉!

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往後用力翻躺!

永遠、永遠不要搖晃寶寶!

參考文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Bu_OkBmfQ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shaken-baby-syndrome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7578.htm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雙十一要選兒童牙膏的媽媽都要看,這樣做才放心 | 親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