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天早晨對於家長來說,就是和“大戰”一樣的,尤其是家裡有個相差一兩歲的二胎,這樣的早晨對於媽媽們來說真的是“頑童出世”。

一個個等著叫起床,一個個等著收拾,對於別人來說美好的早晨,對於媽媽們來說是一天慌亂的開始,大孩在刷牙,小的還沒起來,整個早上整完這個整那個,然後急匆匆的帶著兩個孩子上學。

孩子進去學校的那一瞬間才覺得世界安靜了,一切恢復平靜,不知道作為媽媽的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呢?

大多數慌亂的早晨都是由來已久的習慣造成的,孩子稍微小的時候,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於是總是親力親為,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或者多休息點,哪怕早上多休息五分鐘也覺得是幫孩子賺到的,捨不得讓孩子提前五分鐘左右起床,等孩子起床之後,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開始了,一切都是媽媽來。

等媽媽弄好了,孩子也就順利地出門去學校了,這樣的生活如果媽媽的觀念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一直維持,那麼久而久之帶給孩子的就是幾乎不會,媽媽全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的壓力也就越大,情緒崩潰的次數也會越多。

那麼,要怎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怎麼讓孩子自己起床呢?

1、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

告訴孩子,媽媽決定幾點出門,在這個時間點如果你沒吃完飯,或者沒整理好書包,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媽媽不會等你,讓孩子自己有緊迫感。所以在訓練這個之前,得先告訴孩子,你幾點需要出門,刷牙洗臉大概的時間,以及吃飯的時間,讓孩子對時間有個基本的概念,然後再訓練每天的時間點,避免孩子對時間概念模糊導致的時間偏差。

2、培養規則和責任意識

如果今天出門的時間延誤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關媽媽的事,遲到了自己承擔責任,自己和老師解釋,而和媽媽沒有關係,讓孩子知道,如果自己遲到了,或者延誤了上學的時間,是因為自己沒安排好,拖拉造成的,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就會有這樣的意識,明天我可能需要稍微地開點,才能趕得上時間。

3、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養成獨立的習慣,從早晨起床開始,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臉,自己吃飯,然後在自己背上書包,這些日常的小事就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助孩子進步,日積月累地幫助孩子,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慢慢地孩子對自己生活或者學習方面都會在不斷地進步,那麼對待學習自然也會更加的上心了,因此建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從身邊的小事開始。

每個孩子就如同一朵花,每朵花綻放的時間不同,所以需要父母有靜待花開的耐心,慢慢地等著花開的時間,也許那一刻,可能會開得更加的燦爛。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做個耐心有愛的父母,不要急躁,不要對孩子實施太大的壓力,儘量地幫助孩子去養成這些習慣,那麼早晨就不再是慌亂,而是井然有序,美好的一天就從早晨開始的。

作為父母,我們只是孩子這一路的引領者,而不是行動者本身,所以需要發揮孩子內驅力,幫助孩子自己意識到自我成長的意識,才能讓孩子在各個方面突破自己,成長自己,幫助孩子不斷地進步。

每天的美好從一天的早晨開始,讓孩子感受一天之計在於晨的含義,讓孩子感受來自自主安排的獨立和改變。

47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長第一顆牙就要注意的事,這一篇文章都說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