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孩長到多大時,會對“我從哪裡來”產生好奇呢?從寶總的成長中,我找到了一些線索。

家裡主臥床頭櫃上放著我的孕照,寶總在一歲左右便喜歡盯著看,我也會順著問:“寶貝,爸爸在哪裡?媽媽在哪裡?大餅哥(我家小貓)在哪裡?”

她會興奮地一個個指出來,最後我會問,“這是我們的全家福,知道你在哪裡嗎?”還不太會講話的寶總用一個委屈的小表情表達了疑惑,我便順勢說:“寶貝,你在媽媽的肚子裡哦。”聽到這個回答,她興奮地在床上滾來滾去。

過了一段時間,18月大的寶總開始常常讓我和她一起讀剛生完孩子,在婦產醫院拍的家庭相簿,相簿裡的她不到10天,長得咪咪小、皺皺巴巴,在水裡游泳的,在爸媽奶奶懷裡的,每一張都能讓她欣賞很久,但最末頁的婦產醫院宣傳頁卻是寶總瀏覽時間最長的。不但自己看,還讓我一字字、一遍遍讀文字的內容。次數多了,寶總便明白這個醫院與她關係密切,是她出生的地方。

“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雖然沒有被語言化呈現,但毫無疑問已經在小孩的心裡盤旋,稍微留意,便會發現。

現在,2歲大的寶總會很自如地走到我的孕照旁邊說:“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大餅哥,小一寶在媽媽肚肚裡吃neinei、困高高(睡覺覺)。“

看上去寶總對在媽媽肚子裡的生活很滿意呢,不是吃奶就是睡覺。看到時機成熟,我便順勢加個料,“寶貝在媽媽肚子裡吃的可不是neinei哦,是更有營養的食物。而且味道也是各式各樣的,有時候媽媽吃了火鍋,食物就是火鍋味的;吃了蛋糕,食物就是甜甜的;吃了臭豆腐,食物就是臭臭的。”

寶總非常驚喜地睜大了眼睛,原來自己的食物和媽媽的食物有這麼大的關係呀,真是太神奇了。

“有時候,寶貝喜歡食物的味道,就會開心地手舞足蹈;有時候,寶貝不喜歡食物的味道,也會拳打腳踢表示抗議。總之,你在媽媽肚子裡就是個小運動員,經常用小胳膊小腿和媽媽聊天”我一邊說一邊用手腳比劃,寶總看得特別興奮,也跟著我比劃。

寶總知道自己曾經居住的地方,知道自己在那個“小房子”裡做什麼,也知道媽媽隨時在關心她的動態,這一系列的知道會讓她感到真實的開心和安心。

恰逢十一,準備到無錫轉轉,這是我的第三故鄉,也是寶總的誕生地,因為過於熟悉,準備隨便走走,所以沒有做任何旅行計劃。但下高鐵時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不如帶小朋友去她出生的地方轉一轉?

“寶貝,你知道嗎?我們現在在無錫,這裡有XX醫院,你還記得這個地方嗎?”

因為看家庭相簿的經歷過於密集和清晰,寶總頓了片刻便一字一句地說“XX醫院,一寶出生的地方!”

孩子的記憶確實不容小覷,一切經歷都不是燕過無痕啊。“那我們明天就去XX醫院,到一寶出生的地方看一看,怎麼樣?”

“好!”小朋友毫不猶豫且異常興奮地應著。

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溜達到了XX醫院,隊友當起了地導,抱著娃到處走走、一一介紹。

“這是媽媽做產檢的地方,這位醫生阿姨一直關心媽媽和寶貝”

“這位醫生是媽媽的產科醫生,他非常厲害,幫了媽媽的大忙”

“這裡是產房大門口,這個大門後面,還有很多小產房,媽媽在其中一個小房子裡生孩子娃,這個小娃娃就是你。爸爸在小房子外面等著我的小寶貝出生”寶總一聽說自己曾經在裡面,撒丫子跑到產房門口想進去。

“這個地方一旦出來就不能進去咯”隊友抱起往門前撲的寶總,娃兒也停了下來。

“你看,產房外面有好多沙發,當時外公外婆和奶奶就坐在這裡等你出生。因為媽媽生你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外公外婆和奶奶也在這裡坐了好久好久,我們都很期待你。”

聽到爸爸這麼細緻又生動的解讀,寶總真是太開心了,興奮得到處走走看看。在小小的她的心裡,這是她出生的地方,更是與她有很多關聯的地方呀。

1

這些簡單的、碎片化的生活日常像拼圖一樣,構建了我的性教育哲學。

那些曾經在專業書籍,被我反覆勾勒的重點也逐漸落地為一種無意識的慣性動作,滲透到家庭性教育的角角落落。

性教育不止於性,它涉及到養育過程中的方方面面,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孩子形成生命之初的安全感,從而建構穩定清晰的自我,幫助他“成為自己”。

本文溼貨多多,主要想引發大家的思考:當我們在做性教育,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時,究竟在做什麼?

對於“我從哪裡來”這個性教育界的靈魂問題,大多集中在孩子3歲以後與父母的機智小問答或父母的奇葩回憶上:譬如“你充話費送的”、“垃圾桶裡撿的”、“河裡撈的”,當然也有非常專業的回答,最後發現娃只是想知道自己到底從新疆來,還是北京來?

在資訊爆炸且性教育繪本唾手可得的今日,意識層面的解答非常容易,有很多教科書級的回答都可供參考:譬如要對孩子說實話,但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循序漸進地講;譬如在告訴孩子精卵結合等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告訴他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愛;譬如告訴他生命來之不易,同時也告訴他一定要保護自己、愛自己。

2

不過,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對“我從哪裡來”的好奇,從生命之初就開始了。

在最初那無法言說的兩年多時光裡,家人先是通過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料和互動來表達對孩子的愛;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庭中有了更多方式和機會告訴他從哪裡來的,譬如看孕照、看家庭相簿、參觀生產醫院等,而且這種早期融入生活的告訴主要通過身教傳遞,潛移默化、無處不在,能夠作用於人格最根本之處,是“成為自己”的基石。

在家庭性教育中,“我從哪裡來”等性議題知識的知曉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一個過程。通過一次次生活場景的交流,孩子不但知道了自己的出處,更知道自己被這個世界愛著、關心著,這種滿滿的安全感幫助他構建了穩定的“自我”,這才是性教育的最終目的。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疑惑,安全感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的回答是:真的很重要。

我在國內頂尖高校做心理諮詢,接觸的大多是高智商學生,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進諮詢室,根據他們的能力,絕不缺乏解決現實困境的實操方法,但卻久久困在原地、舉步不前,痛苦不堪。

經過深入溝通,我會發現幾乎所有個案都有一個共通的原因:家庭帶給個體的感覺是悽風冷雨,無法為他們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生命個體對於安全感的需求是本能,越早年越容易得到滿足。孩子天然需要父母,父母也能通過家庭養育,為孩子建構安全感掌握主動權。

3

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對於嬰兒早年養育重要性的忽視、父母自身性格、客觀工作等各種原因,錯失了孩子安全感建構的最重要也最容易的時機,從而導致在孩子日後成長的各個階段爆發出看似是學業、交友、擇業的問題,實則是心靈深層次的安全感缺失問題。

問題爆發後再來解決,一方面會讓養育變得非常被動,另一方面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卻常常事倍功半。

所以,當孩子尚未走出家庭,對家人還十分黏著的階段,父母可以主動作為,利用各種家庭場景,一次次地告訴他值得被愛,告訴他這個世界很安全,用一種溫和、愉快又毫不費力的方式從性這個最本質的層面建構孩子的安全感。

這種足夠安全的環境,建構了孩子的性自尊,涵容了孩子的情緒,增加了親子關係的深度,幫助孩子形成穩定的性人格脊椎,這是日後與孩子對談各種生命議題的基礎。

雖然每個家庭都各有面相,但對孩子的關愛卻是相似的。

不妨環顧一下自己的生活,找到那個幫你開啟“我從哪裡來”話匣子的契機,然後讓他知道自己不止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更是從愛中而來。

817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生兒在“孃胎”裡過得如何?從這3點就可以看出,寶媽別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