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一場愛的輪迴和滋養。
——虎媽
作者 | 可樂媽
昨天是孫儷的兒子等等10歲的生日。
字裡行間,真切流露出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感恩和愛。
可細細看下來,孫儷的回答卻讓人淚目:
因為孩子,我們變了,變得比以前更愛學習、更愛思考,更享受那些未知的挑戰。
因為有了他們,這世上多了一個真心誇讚我們、關心我們的人,彌補了我們靈魂的空白。
作為父母,我們總以為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很多。
可仔細想想,自己從孩子那裡得到的更是數不勝數 :
一個全新的身份、從未有過的體驗,自我成長,以及一個純淨靈魂的全心全意的愛。
而正是因為這種毫無條件、毫不保留的愛,才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一場愛的輪迴和滋養。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
你的孩子,遠比你想象中的還要愛你。
今年1月,青海西寧,一位媽媽和她的三個孩子坐上了17路公車。
可誰也沒想到,當他們準備下車的時候,地面突然發生了塌陷。
一瞬間,媽媽和大兒子便一起墜入坑中。
二兒子見狀,立刻抱起8個月大的弟弟放在路邊的安全地帶,轉身就要去救媽媽和哥哥。
周圍人也反應了過來,正當他們準備施以援手的時候,大兒子卻焦急地大喊:
“先不要救我,救媽媽!”
面對危險,每個孩子的反應都是如此一致。
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害怕,而是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無論媽媽是美是醜,是貧窮還是富有,是疾病或是健康,孩子都願意毫無保留地愛她、保護她。
哪怕付出所有,也要護媽媽周全。
大雨天,路人行色匆匆,生怕被淋溼。
可三輪車上坐著的那個孩子,卻不顧淅淅瀝瀝的雨滴,用身體護著面前的座位。
眼看擋不住,男孩又伸出小手,一遍遍地擦拭著雨水。
原來,這個座位是屬於媽媽的。
男孩怕媽媽再次坐下的時候,會弄溼衣服。
這世界有時候真的很壞,對我們也不夠溫柔。
但好在,總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正是這種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成了苦澀生活裡的那一點甜,讓我們擁有繼續前行的勇氣。
兒子第一次上幼兒園。
接他回家的路上,媽媽想幫他背書包,可兒子卻躲開了,只聽小男子漢認真地承諾道:
“媽媽,我不會讓你受苦受累的。”
人人都說為母則剛。
卻不知道,那個我們一直悉心守護的孩子,也早已因為愛生出了盔甲。
自從愛上了媽媽,孩子就獲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讓他們一瞬間從小男孩升級成了無堅不摧的小男子漢。
媽媽過生日,兒子興沖沖地送上一張精心製作的卡片。
可當他看見爸爸的禮物是名牌口紅時,臉上的笑容一瞬間就凝固了。
隨後,兒子一言不發地進了臥室。
等媽媽追過去,正好看見兒子悶悶不樂地蹲在角落裡:
“我覺得我給你的禮物就是破紙片。”
說著說著,兒子委屈地大哭起來。
原來,兒子是覺得自己的禮物不夠好,配不上媽媽。
可他不知道,對媽媽而言,這張“破紙片”背後的愛意就是世界上最無價的禮物。
不愛你的人,生怕你的要求太多,而愛你的人,總是怕給你的還不夠。
很多時候,孩子就是那第二種人。
對他們而言,媽媽就是公主,世界上最昂貴的禮物,最美好的祝願和最真摯的愛都應該屬於媽媽。
萬聖節第二天,媽媽對孩子說:
“昨天我太餓了,就把你的糖全給吃了,很抱歉。”
一開始,孩子不相信:
“你肯定在開玩笑,你不會把我的糖全都給吃了的。”
直到他看到媽媽認真的神情後,終於相信了。
孩子的眼神裡寫滿了委屈,但下一秒,他還是笑著安慰媽媽:“媽媽,我沒有生你的氣,沒事的。”
他喜歡糖果,可他更愛媽媽。
這就是孩子對媽媽的愛:總是能看到她的付出和不容易,也自然願意去包容她偶爾的失誤和壞脾氣。
不捨得責備你,因為你就是我最珍貴的寶貝。
一天晚上,媽媽眼睛紅紅地躺在孩子身旁。
可孩子一下子就感覺到了,皺著眉頭,小心翼翼地問她:
“媽媽,你還好嗎?”
媽媽搖了搖頭:“沒什麼,我就是有點累。”
聽到這裡,孩子小心地將媽媽摟在懷裡,像媽媽以前安慰自己那樣,溫柔地撫摸著媽媽的頭髮。
愛讓孩子學會了感同身受。
儘管他們還小,儘管他們還不懂大人的世界,可他們依舊能準確地捕捉到你的情緒,你的反應。
怕你不開心,更怕你受委屈。
總是時時刻刻都想要照顧你的感受和情緒。
網上有個問題:
“哪個瞬間,讓你感覺到孩子很愛很愛你?”
一位網友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她惹惱了4歲的小女兒,女兒哭得聲嘶力竭。
她試圖安撫女兒:“對不起寶貝,媽媽錯了,但媽媽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
女兒很快平靜下來,但還是止不住地啜泣。
正當她以為女兒還要再氣一會兒的時候,卻聽見小小的人兒說:
“媽媽,我原諒你了。
你知道嗎?在我這裡,你還有三十次機會。哦不對,是三百次。也不對,是九百九十九次機會。”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
我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好。
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我們開始介意他的邋遢、他的磨蹭和他突如其來的壞脾氣,總是對他們大吼大叫,面目猙獰。
可孩子,卻總能無條件地原諒我們,一次又一次。
地鐵上,一位媽媽累得睡著了。
一旁的兒子賣力地抓著吊環,並牢牢抱住媽媽的腦袋,只為媽媽能睡得更舒服一點。
地鐵或許有終點,但是孩子的愛永遠不會結束。
很多時候,愛就住在細節裡,在一磚一瓦間,也在一飯一蔬裡。
歲月細水長流,可孩子對媽媽的愛卻始終赤誠如一。
婉晴今年10歲,她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左前臂缺失。
可現在,小小的她做飯、包餃子、縫衣服,每一樣都能信手拈來。
她經常說:
“正常人會做什麼,我也會做什麼。”
原來,婉晴的媽媽一度因為女兒的殘缺陷入絕望。
婉晴為了讓媽媽寬心,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汗水,終於用行動和笑容向媽媽證明,自己也可以活得漂亮。
總以為孩子還小,總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懂。
可實際上,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情,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擅長。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可實際上,等成為媽媽後我才明白,真正運氣好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對於孩子,我們總是要求得太苛刻,好像一定要聽話,要乖巧,要好,要成績優秀,要多才多藝,要比過身邊其他所有的小朋友,才能獲得我們的喜歡;
殊不知孩子對我們的愛才是無條件的,只因為我們是他唯一的媽媽。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年對於千千萬萬普通的你我而言,真的不容易。
每天都要為了生計奔波,為了家庭操勞,為了明天努力,可即便如此,還是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被誤解,被傷害。
但好在,我們還有最愛的孩子陪在身邊。
很喜歡作家馮塵的一句話: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
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和孩子相處的過程裡,我們收穫了一個個美好的瞬間,和一段段美好的回憶,正是這些瞬間和回憶組成了為人父母生活中的小確幸。
正因有這份愛做後盾,我們才不會因為困境而沉淪,因為拮据而狹隘。
而是擁有了底氣和力量,去奔赴未知的明天。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