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專家育兒經驗,但有很多育兒經驗是非常“不靠譜”的,你有沒有走過這樣的“大坑”呢?

“怎麼能不給孩子穿襪子!”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不管初夏秋冬,總會有人提醒,孩子的小jiojio需要一雙襪子才行,不穿襪子要感冒,不穿襪子寒氣會從腳底入侵等等……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兒,就是不穿襪子和著涼感冒不能劃等號,光著小腳,通過腳丫上的無數神經末梢刺激觸覺神經發育,很好呀。我們為什麼要腳底按摩?不是一樣的道理嗎?孩子可以通過光腳訓練腿部及腳部的力量,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

“孩子人生,多見人多鍛鍊就好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再1-3歲開始和身邊的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逼”他們做社交是最糟糕的方式,尤其是當別人看小孩兒可愛,想要逗逗小孩,如果孩子不願意,最好體諒他,幫他擋了。

孩子的好奇心其實非常強,他會自主去探索世界。如果他是一個外向的孩子,他的自來熟會讓你抓狂,忍不住按住他不讓他和陌生人打招呼;如果他是內向的孩子,你再怎麼努力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家長也不需要著急,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

內向的孩子可能只是沒有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是沒有建立一定的安全感,先和照料的人建立安全依戀關係,他才能有勇氣面對外面的世界。如果你逼他社交,最後得到的結果也只能“適得其反”。

“孩子手冷腳冷,多穿,別凍著!”

當我們摸孩子手的時候,感覺到涼,經常會想要給孩子包個嚴嚴實實,生怕凍著孩子,尤其的老人家,更加的在意這方面,那麼這時候增加衣服怎麼對嗎?

首先孩子不能捂著,孩子的血液迴圈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而手和腳有處於血液迴圈的末端,距離心臟較遠,寶寶的面板也比較薄,手腳摸上去涼涼的是很正常的情況。因此摸孩子的手腳並不能正確判斷他是否真的冷。

正確判斷寶寶是否真的冷的方式是摸後背/後脖頸處,如果:

• 溫溫的,剛剛好;

• 出汗了,穿多了,脫!

• 微發涼,穿少了,加!

“沒吃飽,要多吃!”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的懷疑方向有三點:沒吃飽、尿了、不舒服。而這三點中“沒吃飽”絕對佔首位。孩子吃得多吃得好自然是好事兒,但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可經不起“折騰”!

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如:鬧覺、脹氣、熱了/冷了、尿尿便便不舒服等等。如果孩子是腸絞痛/脹氣,孩子扭動/打挺/哭鬧並不是沒吃飽,如果拼命餵食,只能增加腸胃負擔,更加引起不舒服。

小tips:

如果孩子出現脹氣情況,建議多讓孩子趴著或者趴在大人身上,多做排氣操。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少吃些會引起脹氣的食物(如豆類,花菜西蘭花等),用溼毛巾熱敷肚子,喝完奶及時拍嗝幫助寶寶緩解症狀等。

“她不困啊!”

孩子睡覺對媽媽來說一直是大問題,當孩子晚上不睡覺,很精神一點也不困,特別興奮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採取的解決方法都是等孩子累極了又想睡崩潰大哭大鬧才去哄睡,但其實這時候已經錯過了孩子哄睡的最佳時期。

孩子並不是睡覺困難戶,如果找到規律找到方法, 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好好睡覺的孩子。孩子睡眠是有訊號的,而且這個訊號可能一閃即逝,小月齡寶寶還沒有學會自主入睡時需要大人幫助入睡,如果寶寶一直搖頭、打哈欠、揉眼睛、雙眼無神、眼神發呆、咬手指等都是要睡覺的表現。孩子的睡覺訊號不一樣,要仔細觀察,引導孩子規律作息。

我們可以給孩子建立自己的規律作息時間表,清醒時間和睡眠時間隨著孩子月齡或是年齡的增加不斷調整。

睡前儀式:告訴孩子做完這些就好睡覺了。比如講故事,喝牛奶,換尿布等等。

調整睡姿:想要孩子有一個漂亮的頭型,你需要在睡姿上下功夫了:

①要是孩子不由自主偏向媽媽在的一遍,那麼媽媽要多換左右方向,輪流左右側睡+平躺。等6個月後寶寶會自主翻身後,可以讓寶寶多趴睡。

②及時調整床鈴、玩具的位置等,如果寶寶還沒能給坐起來的時候,可以不停調整逗寶寶玩和跟寶寶說話的方向。

42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孕媽海里遊個泳就把娃生了,網友感嘆:水中分娩也可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