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蘇主任和大家分享過傳統育兒方法與科學育兒方法的對比,不少寶媽和蘇主任說太有共鳴了!尤其是當自己正在按照科學育兒方法帶孩子的時候,老一輩就非要用傳統的方法來照料寶寶,確實讓人非常煩惱。
當然,蘇主任並非要說所有的傳統育兒方法都是錯的,很多傳統育兒方法也是非常可取的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而更多的科學育兒觀念正在讓寶寶的成長更健康,所以我們更應該傳統與科學相結合。
但是,有很多育兒老方法是明顯錯誤的,甚至在危害著寶寶的健康成長的!這些錯誤的方法你也許也曾用過,今天蘇主任就來和各位寶媽一起分享哪些嚴重錯誤的育兒方法是應該立刻制止的!
哪些育兒的方法是過時的,哪些是科學的,老一輩的人經常說,過去我們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的長輩也是這樣教我們的,然後就一直留傳下來,再傳給我們的後代。
過時的教養常常會自相矛盾,所以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過時又錯誤的觀念?
01 寶寶是因為沒有打罵,才不聽話?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沒有被打被教育過,所以才不聽話的。於是當孩子頑皮搗蛋的時候就開始對他進行“棍棒教育”,狠狠修理一頓。然而結果不用多說也是沒效果的,孩子不但沒聽話,反而還更調皮,變得更不聽話了。這就奇怪了,以前不打時不聽話,現在打了還是不聽話,到底怎麼辦才對呢?
其實,打就根本就不會有實質的效果,打只會讓孩子學會兩個東西:一是可以打人,以暴制暴,越來越反叛;二是孩子徹底被家長制服了,以後都沒有重新振作的勇氣了。所以,蘇主任不提倡以打代教,你對孩子教育可以嚴肅,但是要建立起規則與界限,讓孩子知道他的做法是錯誤的,其次說話內容要精簡和有重點,說到孩子心裡去。
不要試圖跟孩子講大道理,講大道理只會讓孩子覺得厭煩。不妨試試啟發式提問孩子,觀察孩子對你的提的問題有沒有專心聽、思考並且吸收,這才是教養孩子的好方式。
02 寶寶哭了該不該抱,該不該哄?記得前些時間一直有“磚家”宣傳“哭聲免疫法”,意思就是寶寶哭了千萬不要抱,寶寶不哭了才可以抱。這樣久而久之,寶寶就知道只要自己不哭,才有得抱,那麼就不會哭了,家長也輕鬆了。是的,家長是輕鬆了,可是被這樣培養出來的是一個正常的孩子嗎?說他們在培養殺人機器也不過分。
孩子哭鬧都是有原因的,一種是生理的需求,一種是心理的需求。寶寶排除吃喝拉撒,這些生理需求時,還是哭鬧,那麼就是寶寶心理的訴求了。寶寶脫離母體,脫離子宮溫暖安全的環境,幼小的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本就陌生,環境的改變讓寶寶感到不安。不會表達的寶寶,只能用大聲的啼哭,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尋求母親的溫暖。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需求了,我們成年人不開心也希望找點安慰,更何況是小寶寶呢?
所以寶寶哭鬧時,我們先儘快迴應寶寶,告訴寶寶我在,再問發生什麼事情,即使嬰兒不會說話,但看到身邊有人在,也會特別有安全感,讓寶寶知道他不是一個人,他是時刻有人陪伴的。
03 孩子正餐吃不好,就喝奶補充營養?喝奶是不可以代替正餐營養的,如果正餐裡面的營養,可以用奶來代替正餐的話,我們成年人都光喝奶就可以了,不必吃米飯和菜了。
奶裡面雖然有營養,但孩子長到一定程度後,奶是滿足不了孩子身體所需營養的。反而如果孩子喝奶過度,導致正餐吃不下,造成營養不均衡,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甚至還有研究表明,用奶提點正餐會影響孩子智力與注意力。
吃飯和喝奶的重要性是相等的,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進行哺育的時候,要分清主次,根據孩子身體發育的特點來合理分配比例。
04 寶寶2歲之後還不會講話,長大就會好?同齡寶寶相比,有些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有些則發音不清晰,而有些寶寶卻說話非常流暢。對此不少家長認為,寶寶說話有早有晚,老人們常說“貴人語遲”,沒有必要過分關心。
事實上,寶寶說話的早與晚,的確存在著個體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如果在家長給予了適當的教育和關心後,寶寶的語言能力隨著成長而加強,儘管可能比同齡孩子晚些,也屬正常現象。只要父母每天都要找時間慢慢教孩子說話,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就停止說話練習,每天都要鼓勵孩子說話,時間長了就能見成效了。
05 寶寶發燒要悶汗,或者快速退燒?這個觀念是絕對錯誤的。
第一點,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發燒是不應該強迫退燒,而是要多補充水分。寶寶每一次發燒都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寶寶免疫系統正在對抗身體內的炎症哦,證明寶寶的抵抗力正在一點點的提升。
第二點,兒童感冒藥是可以適當舒緩症狀的,家長不能完全排斥讓孩子吃藥;
第三個,不要強蓋被子悶汗,或者用不正確的退燒方案。如果讓孩子舒服點的方法,那就讓孩子洗個熱水澡,又或者採取物理降溫的辦法。雖然家長很累,但這才是讓孩子正確退燒的方法。
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寶媽的,我們一定要辨別出寶寶的發燒是不是因為腦膜炎或者腦炎引起的發燒。萬一真是腦膜炎或者腦炎引起的發燒,寶寶會有一些特殊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活力不好,一直嘔吐,或者是區域性手腳有問題、抽筋、手腳不能動等狀況出現,你就要注意立即就醫了,一刻都不能耽擱。
結語蘇主任今天分享的這五點,針對育兒觀的不同,我們和長輩們還有哪些衝突點?你是如何應對這些的?歡迎各位寶媽們在評論區告訴蘇主任哦!
下一期蘇主任將繼續和各位列舉另外5個錯誤的育兒方法,敬請各位關注蘇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