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千禧年後,幼兒的教育問題逐漸變得越來越受重視,而到了今天,幼兒園在家長眼中,早已不是隻供寶寶玩樂的地方,更是他們啟蒙時期至關重要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由於寶寶年紀太小,家長少不了要經常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寶寶的情況。但是幼兒園的孩子比較多,老師又年輕,很多家長都遇到溝通不順暢的情況。那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建立穩定聯絡,並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為什麼建議家長要和老師進行優質溝通。

前段時間,有個母親被幼兒園的園長建議退園,理由是家長不信任老師,剪去孩子衣服標籤只為了提防老師,甚至還要孩子帶上錄音筆。老師知道後非常心寒,自己的付出只換來了家長的猜疑,在告知園長後,園長當即找家長理論,最後建議該家長以後不要帶著孩子來幼兒園了。

這位園長認為,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家長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使用這些自以為聰明的小辦法,不僅教育不了孩子,還會寒了老師的心,適得其反。

這件事應該可以給家長們帶來很多警示:不要用錯誤的方法來代替正確的溝通。

那如何才算是優質的溝通呢?

一、及時溝通

很多家長由於忙於工作,時常會忘記及時地找老師溝通孩子的近況。因為小朋友年齡還小,所以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家長應該定期找老師了解。並且,平時多仔細觀察小朋友的情緒,如果發現異常,就要問清楚發生了什麼。

老師也會定期找家長溝通,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地迴應老師。由於家中的瑣事和工作的壓力,很多家長面對老師的溝通,經常會選擇習慣性的拖延,但這樣不僅容易遺忘事情,還會造成問題的堆積。及時地溝通,可以有助於家長時刻了解孩子的狀況。

二、注意表達方式

家長們關心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有時候因為過度心急,很容易忽略了與老師說話時的表達方式。

微博上,有一位陳老師表示,班裡的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表達不清楚,交待老師的事情不一次性說清楚,而是想到一點說一點,甚至時常會遺忘一些重要的事情。還有些家長把幼兒園的老師當成照顧小孩的保姆,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很尊重老師。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並不少,老師都會盡量照顧。但是孩子如果有什麼特殊情況,需要老師幫忙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詳細地和老師說明。家長也要記住,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注意禮貌用語。禮貌地溝通不僅可以打動他人,也可以讓老師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進行肯定,更加喜歡孩子。

三、多換位思考

多從老師的立場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老師的做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李老師喜歡和孩子玩耍,張老師喜歡從小事中啟發孩子,陳老師可能會時常讓孩子做出一些看似奇怪的舉動。但如果家長能多從老師的角度出發,就可以理解老師這樣做的原因,大家也可以相處得更加和諧。

大家都知道,溝通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方式。同樣,在和老師的交流中,優質的的溝通會帶來許多益處,不僅可以與老師構建和諧友善的關係,還可以言傳身教,讓孩子也學習禮貌地溝通。

家長們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們都是用愛來照顧孩子的。如果家長可以友善地和老師溝通,多多換位思考,很多矛盾就不會發酵,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友愛的成長環境。

9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爬來爬去很髒,可是你知道嗎?會爬的寶寶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