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和早晨諮詢公司曾開展調查:
子女年齡在18-28歲之間的父母,有四分之三選擇為孩子預約看病或理髮。
許多父母就此得出結論:現在的孩子啊,成年未成人,哪像以前的孩子,早早就當了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電影《出·路》為人們展示了一個十二歲女孩子的“出路”。
2009年,馬百娟12歲,是野鵲溝小學二年級的學生。
馬百娟的爸爸說:“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因此,馬百娟一直在家呆到了10歲,最後校長出面,這個孩子才得以進入小學的課堂。
在不上學的日子,馬百娟擔負起了家中的許多勞務。
上山打柴。
用小小的身體和倔強的驢較勁,希望驢能夠配合自己。
竭盡全力的打水,哪怕幾乎被水桶帶倒。
哪怕是這樣,馬百娟也會對讀書抱有嚮往:
買到新自動鉛筆後,開心得甚至走起了正步。
拿著新自動鉛筆和同學們一起,畫著想象中的一切。
課本上《我的家鄉真好》中描述,足球場外邊,樓房林立,鱗次櫛比。馬百娟的家鄉沒有這些,但她不曾質疑課本中的東西,她在作文中寫道:“長大後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每個月掙1000塊,給家裡買面,因為面不夠吃,還要挖水窖,因為沒水吃。”
2009年時,馬百娟對未來充滿希望。
電影放映後,豆X上有人感慨孩子們的不易,有人看著《出·路》這個電影名字,感慨孩子們的焦慮,有人則表示,父母不努力,孩子們看不到出路,比如馬百娟。
然而,有些父母,卻在教育上,努力得過了頭。
2009年時,《Time》於11月30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這幾個例子:
美國康涅狄格,一位主婦要求市長派人砍掉她附近的三顆山胡桃樹,因為她新建的游泳池有許多孩子前來游泳,有些孩子對堅果過敏。
德克薩斯州,一所學校拍賣了使用殘疾人車道的權利,方便接送孩子的家長將車開到教學樓前。
一位女經理,在兒子四歲生日時,連續給12位鈴木老師打電話,因為兒子終於夠資格上鈴木的音樂課了。
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家長,藝術老師誇孩子真有創意,是個“天才藝術家”,並表示這個孩子的畫作可以作為其他孩子的榜樣。這位家長立刻登上Google,搜尋藝術教師的名字,並向兒子表示,要為其請一個專業老師指導孩子畫畫。
這篇文章的本意在控訴過度養育、直升機育兒,這也意味著,十年前,美國人逐漸意識到過度育兒的問題,但許多人都已經開始了這樣的育兒方式,驟然改變,唯恐孩子們“跟不上進度”,“不得已之下”,他們繼續。
然而,在十年後的今天,2019年,直升機育兒,被中國父母奉為上上策。
2019年,中國的家長們這樣做:
上海,在一家國際小學中,有個孩子特別調皮,紀律對他而言,毫無意義,上課時,這個孩子搗亂,下課時,這個孩子時常和同學發生衝突,幼兒園許多家長聯名,希望校長開除這個孩子,以此來保護自家孩子。
杭州,一傢俬立小學,教室例食堂僅僅五分鐘步程,然而,為了不讓孩子們日晒雨淋,學校為孩子們配備帶雨篷的Golf車,往返於這五分鐘步程的路段。
北京西城區,一個小學,孩子們在老師的教導下背會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家長群里約著一起為孩子報國學大師的課,2000元一節課,地點在城東,有幾個家長嫌貴,路程也遠,稍微猶豫了點時間,等想好後去報名,被告知名額已滿。
深圳,一家著名機構舉辦留學講座,座無虛席,每個父母表情凝重,細問之下,近一半的父母,孩子才剛上幼兒園。
美國將這些過度育兒的父母,稱為“直升機式父母”,時時刻刻呆在孩子頭上,以保護和教育為名,將孩子的未來牢牢看住。
十年前,美國父母試圖摒棄這一育兒方式,現在,中國父母貫徹到底。
2014年,馬百娟的父母拒絕拍攝。
鄭瓊和她的攝製組,與這位父親多次交涉,最後,這位父親說:“兩萬塊,繼續拍。”
孩子的父親,是馬百娟的表哥,父親親指的婚姻。
對於被貫徹直升機式育兒的孩子們來說,與馬百娟的區別,大概就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一樣。
於馬百娟的父親而言,女兒的出路是嫁人,靠女婿。
對於直升機式父母而言,孩子的出路也許更好,卻也是由父母蓋棺定論。
有人意識到問題,明白直升機式育兒不太靠譜,想要抽手,卻發現孩子好像結了婚都離不開自己。於是父母們抱怨,孩子怎麼成年了孩子沒成人呢?別人窮人家的孩子十幾歲就能幹農活了,怎麼我家孩子都當爹媽了,還總依靠著父母呢?
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許多人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城裡孩子金貴。可許多人忘了,窮人家的孩子,父母忙於生計,顧不上教育孩子,顧不上照顧孩子,孩子們真的金貴不起,只能早早獨立。
馬百娟不做家務,家務可能就得落在父母頭上,父母卻要忙於生計,於是不管抗不抗得起柴,不管提不提的動水,不管拉不拉的動驢,馬百娟都得頂上。
當馬百娟嫁人後,即將成為母親,一切家務,以及生孩子的所有準備,所有問題,同樣只能落在馬百娟頭上,因為丈夫要上班,父母認為“女娃娃是別人家的人”,不管一個16歲的女孩子適不適合,馬百娟都要撐起一個母親的角色。
郭德綱曾說:“我小時候,家裡窮,那時候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站在教室裡等傘,可我知道我家裡沒傘啊,所以我就頂著雨往家裡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
孩子的拼命奔跑,是在“沒有”的基礎上。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你恨不得把孩子送到教室門口。可過幾天后,也許你就能發現,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就已經足夠。隨著他的成長,你最後也許只需在他出門前叮囑一句:“注意安全。”
而這一切,其實是因為你覺得他不需要了,而不是他告訴你,他不需要了。
但不管是什麼因素所致,最後的結果是,孩子真的不需要了,真的自己獨自一人搭乘公交、走過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獨自一人,安全的抵達學校。
沒有父母事事親為,面面俱到,孩子便只能憑藉自己的努力達成目的。
沒有父母時刻準備援助,孩子便只有不斷的開動自己的大腦,思考需要怎麼做。
沒有父母嚴苛的安排人生,孩子才能在不斷的成長中,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麼,需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當然,這並非要求父母都丟下孩子不管,更不是不教育孩子,而是希望父母能夠在合適的時候放手,不去做一個“直升機式父母”,不用自己的思維,將孩子的一切包辦、安排,最後再來抱怨一句:孩子成年未成人。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漸漸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