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清早送兒子上幼兒園後,在小學門口買早餐,剛好遇見了一對母子和一對母女也在買早餐,孩子應該都是四年級左右。
我看到母子的情景是這樣的:兒子站在媽媽的前面,一邊用手指著一個一個菜,一邊說:“我要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媽媽緊跟其後按照兒子的要求給兒子夾菜。
我看到的母女情景則是這樣的:女兒給媽媽說:“媽媽就讓我給你夾菜吧、就讓我給你夾嗎?”媽媽說:“你每次夾菜都夾的太少了!”
看到這樣的情景引發了我對於當下的一些家庭教育的思考:
當下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為什麼一些男孩越來越沒有男子氣概,越來越沒有擔當,不能獨立。“偽娘”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於男孩過於嬌慣、溺愛和包辦,就像我看到的母子情景一樣。
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完全具備自己動手夾菜的能力,自己想吃啥,便夾什麼,但卻被媽媽硬生生的給代替了。久而久之反倒會讓孩子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媽媽只要稍微沒有滿足自己要求的,還會抱怨媽媽,更不懂感恩。
孩子最重要的其中三個品質就是:獨立、擔當和感恩。
培養孩子獨立和擔當,就要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做錯了,也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這樣孩子的“我”才能慢慢的立起來。
在母女的情景中,原本女兒想表現一下,給媽媽夾菜,可能也是要感謝一下媽媽。但媽媽卻因為女兒夾菜少,把女兒硬生生給拒絕了,女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打擊了。
這位媽媽沒有懂得向孩子示弱。如果父母總是能把每件事情做的又快又好,那麼孩子就沒有機會插手幫忙了,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被動的接受,理所當然的就認為什麼事情都應該是先滿足於他,而爸爸媽媽很強不需要幫助,這樣便不能培養孩子感恩。
培養孩子學會感恩,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主動地幫助家長做事情,而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誰都有第一次,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而作為家長,就要大膽地用孩子、讓孩子幫助自己,承擔家務、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拎東西,讓孩子為父母倒水、端飯菜,讓孩子給長輩們挑選禮物等等,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家庭教育在生活的每一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