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坐飛機的旅途中,同座遇見了一位媽媽就聊了起來。
這位媽媽和我“訴苦”:
“平時都是我帶孩子,孩子爸就是晚上、週末的時候陪陪孩子,誰知道就這麼一會兒時間,孩子就成了妥妥的“爸爸粉”。每次都說和爸爸在一起好玩,有時候還非等著和爸爸一起玩遊戲,老母親受到一萬點傷害,深深的被排擠的感覺……”
聽完“訴苦”,我其實有同感。
這看似半開玩笑的話,確實說出了現在育兒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孩子喜歡跟好玩的爸爸一起玩,不喜歡嘮叨的媽媽。
鄧超就是這樣一個好玩的爸爸。
在家和孩子們玩真人版植物大戰殭屍,頭上掛著泡腳桶,找出家裡所有的毛絨玩具,給兩個孩子讓他們扔他,等遊戲結束了,殭屍趴下,兩個孩子一擁而上,開始狂歡,三個人又打成一團……從孫儷的微博文字中,我們能感受到孩子們對這樣的“孩子王”爸爸的喜愛。
孩子喜歡的大人大多都是好玩有趣的,這其實再常見不過。
1
“媽媽我可以玩一會兒再吃飯嗎?”“爸爸快來看我自己弄好的樂高機器人”“我更喜歡科學課/自然課/體育課,因為比英語課好玩啊,所以我很喜歡我的科學課/自然課/體育課老師”……
孩子們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好玩兒。
很多人會說,“我常常想要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不要啊。”而事實是:不是孩子拒絕跟你玩,而是你滿身的無趣味,讓孩子不願意跟你玩。
和孩子繪畫,常常想著讓孩子按照書上的標準方式下筆;
和孩子堆積木,常常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成型的作品;
和孩子看書,常常想和孩子重複書中的道理,讓孩子記住點什麼。
孩子原本是想跟你玩,卻因為你頻繁的“指導”,讓孩子突然覺得,好無聊。
所以無怪他跟你畫不了幾分鐘就不畫了,搭不了幾塊積木就想換其他的玩具了,看不完一本書就想放下了。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遊戲力》 一書中提到:
對父母而言,共情的表達方式和遊戲,是與孩子重建聯結的最佳方式之一。
共情,我們這一代父母大多數已經做得很好了,不會像上一代人簡單粗暴地“小孩子懂什麼,一邊玩去”,會觀察、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
而和孩子一起玩耍,說實話,其實礙於工作忙碌,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做得比較少,也做得不夠好。
電影《哪吒》中,李夫人是一個盡力去陪伴孩子的媽媽。看到哪吒喜歡踢毽子,穿上鎧甲也要和哪吒一起玩,“兒啊,你敞開了玩~”
對於孩子來說,陪伴不是爸爸媽媽陪著玩,帶著玩,而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玩。
2
神經生物學家發現,有足夠玩耍經歷的小老鼠們會在大腦前額葉皮脂層裡分泌一種叫膽鹼能介質(cholinergic transmitters)的化學物質,它可以使大腦的塑性更強,在獲得社會經驗後會更容易在神經元中建立聯絡。
納什在1997年的研究當中甚至得出結論:“遊戲不充分或很少被撫觸的幼兒,他們的大腦比同齡正常兒童的大腦要小20%~30%”。
會和孩子玩才是現在父母最強的教育能力之一。
父母因為“會玩”而被孩子喜歡、崇拜的目光裡,其實藏著非一日養成卻可讓孩子受用終生的好奇心。
像在鄧超這個逗比爸爸的教養下,兒子“等等”充滿了靈氣,會騎腳踏車利用積水畫出規則的花瓣形……
其實玩耍,只是個引子。
所有玩耍其實都是有技巧的,而這個總結技巧、實踐技巧的過程,既是推理能力與觀察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專注力培養的巧妙實現。
玩耍過程中開啟的思路、主動的詢問、自發的探索,才是孩子變優秀的源頭。
之前看到過一個實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Laura Schulz發現,如果你把一個新東西交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他們不僅會花時間玩這個東西,還會以一個結構性的行為去探索這個東西是怎麼作用的。
實驗中,實驗人員把一些珠子放進一個玩具裡,可以使玩具亮燈和唱歌。第一組設定為只有某些珠子才可以讓玩具活動,第二組設定為所有珠子都可以使玩具活動。
然後實驗人員給了兩組4歲小朋友一整串粘在一起的珠子。
第一組小朋友會仔細把珠子掰開來,一個個塞進玩具裡看哪個可以使玩具活動。第二組小朋友則直接把所有粘在一起的珠子往玩具裡塞。
我們可以看到,玩玩具的過程可以讓孩子主動進行探索和思考,而如果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探索,和孩子玩在一起,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在玩中學習。
3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的故事。
侯唯唯,19位樂高全球專業認證大師(LEGO Certificated Professionals)中唯一的女性,當了4年全職媽媽。兒子喜歡打遊戲,她就一起打,女兒喜歡做手工、畫畫、看視訊,她也跟著一起做。
在侯唯唯看來,“陪”孩子玩的說法是錯誤的,而是要“和”孩子一起玩。
她覺得“說孩子該玩什麼不該玩什麼,其實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在這些玩樂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和思考。而家長只有跟著一起玩,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喜好和天賦所在。
我深以為然。
湖南一個二年級的男娃郭而且(看名字就有個會玩的爹),愛玩洛克王國遊戲,他爸爸和他一起玩的過程中,發現他玩的時候總是充滿幻想(這是一個能看到孩子優點的爹)。
於是,他爸爸就鼓勵他在起點註冊賬號寫小說,孩子居然邊玩遊戲邊寫了一部10萬字的小說,在起點閱讀量已近2萬……
侯唯唯說:
“我常對孩子們說,如果你今後能找到一件事,可以讓你玩一輩子,還能生存下去,那麼這就是你們的福氣。”我們一直覺得“遊戲人生”是一種對人生不負責的態度,但其實有點武斷的偏見了,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能玩得好,能將喜好的玩樂變成手藝,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4
可能有爸媽說,不會和孩子一起玩,所以,最省力的方式就是帶孩子去各種遊樂場,孩子開心,家長也省心。
但其實父母們不必給自己太多壓力,和孩子一起玩並不是多麼難的事,只要用心。
就像豆瓣9.1分的《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一書中說的:
不會創作藝術,也可以一起欣賞藝術;酷愛閱讀,就肩並肩坐在一起,於Sunny晴好的午後沉靜地與文字背後的靈魂對話;愛好美食,可以在週末閒暇時一起做飯,邊準備食材邊聊聊天;愛好遠足,可以在路上尋覓風景,看見更大的世界與更多的美……所有這些形式各異的“享受”裡,最重要的,是陪他們認真觀看、耐心體會,從中撿起那些散落的珍珠,無論是一本故事書,還是一部本以為幼稚的動畫片;
是傾聽他們的認知,引導他們梳理思路,像聊天那樣談感想,無論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是思考後的收穫;
是我們努力不留說教痕跡,但的確是刻意引導的分享;是那些對美的挖掘,是那些對真與善永恆不變的追求。
關鍵是,我們用心和孩子一起玩過。
另外,和孩子一起玩,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他在什麼階段了,遇到什麼困難,不管是鋼琴還是樂高,而不是直接指責孩子這麼簡單都不會。
虎媽蔡美兒有時一回到家,就拿出為女兒記的筆記開始陪女兒練琴。她說:
“跟著索菲婭的老師,我得以惡補了許多音樂的理論和相關的歷史知識。”“因為我的陪伴,索菲婭每天至少練琴90分鐘,週末也不間斷。在那些上課的日子裡,我們練習的時間就會翻倍。我幫助索菲婭記住了她學過的所有東西。”這是這種感同身受式的教育,讓女兒索菲婭感覺自己不是有了一個教練,而是有了一個朝夕相伴的戰友。
人跳進游泳池,面板接觸到的那層水,不可能託得起來我們,托起我們的是整個游泳池水域形成的大浮力。
願我們能一起努力,讓孩子童年時期的玩耍,能在未來的人海中蓄力足夠的浮力前行。
文/暖暖媽: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班在讀。原創分享了大量科學育兒、親子教育,旅行攻略、女性成長的研究文章,深受百萬媽媽的厚愛,著有《高效能養育》、《哪有女人天生會當媽:0-3歲科學育兒指南》等書。